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舉行 多個城市介紹各自的創新做法和經驗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19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昨天(28日)舉行,多個城市介紹了各自的創新做法和經驗。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於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用顯著、意義重大。未來還將抓實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各項工作,推動全國範圍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激發市場活力

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的總體排名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這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以來中國的最好名次,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林念修介紹,近年來,中國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圍繞減審批、降成本、壓時限,持續向市場主體放權讓利。截至目前,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超40%,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以上,取消、停徵、減免中央和審計政府行政事業性收費超1000項,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等事項辦理時間壓縮50%以上。

林念修說:“這幾年的實踐表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對於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用顯著、意義重大。”

北京率先推行開辦企業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許多地方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認真探索,積極行動,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並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北京率先推行開辦企業一站式服務,以“一窗通”平臺為基礎,將營業執照、申請公章刻制、發票領取、五險一金登記等七個環節精簡為一個,辦理時間由24天壓縮到一天。北京市副市長王紅說:“獲得電力率先實行小微企業低壓接電‘三零’服務,將辦理環節由六個壓縮兩個,成為全球辦電環節最少的城市;獲得信貸率先實行動產擔保統一登記,實現市場主體在一個平臺上辦理動產和權利擔保。”

上海全面實施證照分離

上海借鑑對標改革經驗,系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證照分離,國務院批覆的兩批163項改革任務,和浦東新區35項自主改革試點全面實施。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介紹:“出臺了首個告知承諾的地方政府立法,在浦東新區探索實施一頁一證的改革,試點行業總體實現審批事項壓縮76%,時限壓縮88%,材料壓縮67%,填表要素壓減60%。”

深圳搭建“一窗通”平臺 開公司只要1天

深圳開辦企業方面,搭建了“一窗通”平臺。目前,深圳商事主體總數已經達到317萬戶,民營經濟佔比超過97.5%,創業密度穩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說:“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一天。在已實現個體戶登記秒批的基礎上,9月19日率先在前海、寶安、光明等區試點推出內資自然人有限公司秒批,全程無人工干預,壓縮企業設立審批時限至幾十秒,同步建立秒批質檢系統和登管聯動機制。”

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各項工作需加快推進

林念修強調,當前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成效還只是初步的。從工作理念看,站位全局、統籌謀劃的思維還有待提升;從工作機制看,職責明確、協調配合的機制還不夠健全;從工作效果看,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還有待提高。下一步,還需堅持統籌協調、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深化改革,推動全國範圍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林念修表示:“要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做法,消除各類顯性或者隱性門檻,保障各類企業合法權益和公平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