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百面战旗背后的故事之七:

导语: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高锐将军是我的老领导,我曾经问他,“你任37师师长时,你下属的109团,在济南战役中,打得不错呀,有人说,甚至比攻城东集团的9纵第73团还先打入济南内城,怎么73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而109团被授予‘济南第二团?’”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高锐将军微微一笑说,“革命队伍里还分什么第一、第二?打下济南城都是第一,牺牲的烈士谁还知道身后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要争第一,到战场上去争,在评功受奖时,就不要争了。要多看兄弟部队的长处,多找自己的不足。109团虽然先于73团打入内城,但又被敌人反冲锋打回来了,再次组织进攻才成功。被授予‘济南第二团’我们知足,光荣!”这就是革命军人的胸怀。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类似的问题强渡大渡河的突击营长孙继先的儿子孙东宁,也曾经问过他的父亲,“你是率领突击队强渡大渡河的功臣,为什么‘强渡大渡河’17勇士名单里没有你?”孙继先将军是这样回答的:“强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我的回忆录中已经阐述清楚,至于自己算不算勇士,没有必要争论。革命战争中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些同志牺牲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如果再去争什么勇士,就太没意思了,我会感到很羞耻!”

都说共产党的军队能过打败国民党的军队,是因为共产党员“见困难就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共产党员“见荣誉就让”。这同样是别的军队难以企及的。这种品质同样能生成战斗力。

——罗援

“济南第二团”的由来

“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是全团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1948年9月,时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13纵队37师第109团,在兵团司令许世友、纵队司令周志坚、师长高锐和团长田世兴的领导指挥下,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战役。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9月21日纵队下达攻城命令,109团作为攻城西集团的一把利剑,浴血奋战4昼夜,连破3道城防,与攻城东集团的9纵第73团一道,向心攻击,直捣济南府。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9月23日,攻城部队东西集团同时强攻内城。内城高10余米,城上布满子母堡,城墙还布有三层火力点,护城河两岸还有复杂的地面防御设施。我山炮与野炮等一齐轰击城墙工事,突击队则抱着炸药过河向城墙实施爆破。

109团在当晚曾率先突破内城,但遭到国民党守军反扑。内城城墙又高又厚,国民党军火力密集,向城下扔集束手榴弹甚至燃烧弹,使我军的突击进展较为迟缓。直到午夜,部队还在为打开登城突破口战斗,伤亡较为惨重。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到深夜,部队再次接到攻击的命令,继续组织爆破、轰击。多门火炮齐发,用延期信管爆破弹轰击突破口,以求降低突破口城墙的高度与坡度,减小登城难度。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同时,着重加强步兵与炮兵之间的协同。经过一番激战,109团突击成功,突击队向纵深、两翼展开。东西集团先后攻入内城,全歼守敌。

24日战斗结束当天,山东兵团致电中央军委并华东军区、华野总部,为率先突破济南内城的9纵73团、13纵109团请功,中央军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签发复电,两团分获“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其颁授速度之快、等级之高,在我军历史上是罕见的。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该团成为全军三个在解放战争中直接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团队之一。“济南第二团”从此跨入野战王牌主力团的行列。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1949年2月,109团改番号为陆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第二七一团,1985年8月,改番号为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第九十一师第二七一团,1998年8月,改编为摩步第九十一师装甲团。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使命无上荣光,责任重于泰山。“济南第二团”一代代官兵忠诚使命,顽强拼搏,先后参加多次重大演习以及国庆50、60、70周年大阅兵和“9.3”大阅兵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先后涌现出“管理教育模范连”"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兰洪贵等先进典范,他们用这支部队独有的忠诚担当,呈现了根脉部队的铁血、智慧与荣光。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致敬, 光荣的“济南第二团”!

致敬,心中永不磨灭的番号!

致敬,永远高高飘扬的战旗!

罗援将军:在革命队伍里第二未必逊于第一——记济南第二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