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兵聖吳起像

中國歷史上堪稱“兵聖”者僅有四人,即姜子牙、孫武、吳起與韓信。

其中姜子牙輔助姬發,以弱周(國)而滅強商(朝),輔佐執政周公旦鎮壓叛亂,建立成康之治,《淮南子》“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可以理解為,姜太公以東夷兵鉗制商軍主力,助周國牧野之戰突然襲擊,最終定鼎中原,使其建立東方強藩齊(姜氏)國。

孫武著《孫子兵法》,“佐吳伯(闔閭)助伍員(伍子胥),破郢都,幾滅強楚”吳楚柏舉之戰,吳國僅三萬兵力,戰勝楚國十餘萬精銳,進兵佔領南疆霸主楚國郢都,是以《尉繚子》高度讚揚其神武,“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標點為方便閱讀自行添加)

蕭何月下追韓信,挽留韓信這員戰將,韓信加入劉邦陣營後,挽救漢軍頹勢,東征滅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十面埋伏,烏江逼死項羽,為漢朝建立首功,被稱之為“國士無雙”,其與漢高祖劉邦探討軍事,自言用兵“多多益善”,為其引來殺身之禍。

吳起據其自己寫的書《吳子·圖國》“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這樣的功績當得起兵聖之稱,但問題是其巔峰代表,秦魏河西陰晉之戰,於後世竟然沒有明確記載,且除河西以外,北為趙國(盟友未開戰),東為齊國(打卻並未奪土地),南向楚國(無領兵征伐的記載),因此其闢土四面也成為槽點,堪稱兵聖爭議最大之人。

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周武王伐紂

古人常說四戰之地,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附近必定有資源,有利可圖才會拼得頭破血流,否則西伯利亞為何沒有人爭?河西便是如此,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又是交通要衝,所以佔據河西就有糧食,也就引發秦國與晉國交戰百年。

筆者查過資料,很多時候都是秦國主動挑釁,畢竟秦國地狹民貧,對糧食的需求更急迫,而晉國向中原擴張,比之河西還要富庶,因此對河西以防禦為主,不丟城失地保全顏面就好,否則以晉國巨無霸級別,想要收拾日漸衰弱的秦國,那是易如反掌的事。

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正式准許韓虔、趙籍、魏斯三家(大夫)晉級為諸侯,便是“三家分晉”,也預示著春秋時代落幕,戰國時代混戰開始,在此之前魏斯(文侯)便攻打秦國河西,沒辦法,魏國的封地,日後的都城在安邑(今山西運城),必須將秦國打服,增加西線的防禦縱深,才能騰出手去爭奪中原霸權

秦穆公以勳貴百人殉葬,令中原賢者再也不敢踏足效命,反饋到軍事領域便是,與晉國爭河西百年敗多勝少,反饋到文化領域便是,秦國春秋時期史料缺失嚴重

,諸如《戰國策》毫無記載,連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也只介紹吳起,卻沒提及河西之戰。

原本寄予厚望的《史記》,依然沒有記載,傳聞中陰晉決戰,雙方近60萬兵馬,太史公連鄭國伐許都有記載,且漢朝都城長安就位於關中平原,考證相對比較容易,究竟是視而不見,還是未有其事?筆者猜測很有可能被儒家刪減了。

吳起人生很重要的汙點是“母亡不奔喪,殺妻以求將”,即在魯國求學期間,母親病故卻不奔喪,也不守孝,為了能夠擔任將領反擊齊國,殺死田氏宗女妻子,被儒家倫理所不容,被驅逐出儒家,史記成書之時,漢武帝已經推行“獨尊儒術”,如同很多書籍,被刪減再正常不過。

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秦魏河西地形圖

通常認可秦始皇時期,中國人口總數近三千萬,戰國初年約為兩千萬左右,然後據此推測,晉國晉悼公時率先達到萬乘的天子之勢,至晉國鼎盛的晉平公時達到25個軍,保守估算晉國末期有兩萬乘兵力,才能夠同時對齊國、楚國、秦國進行打擊。

而每乘所配備的士卒有很大不同,四匹馬為一乘,因此擁有戰車數量,與戰馬存欄量有著巨大的關聯,文獻記載楚國每乘戰車,輔助步兵高達100人,晉國為每乘輔助70人,但根據陝西兵馬俑2號坑的出土,戰車80輛對應兵馬俑2300比例為30倍,晉國與秦國相鄰近,比例應該近似,筆者暫時以實物為依據。

文獻與實物的差異很好理解,兵馬俑坑並未出現奴隸俑,春秋戰國是奴隸制走向封建制的節點,奴隸(勞役)並不計算在兵員,但也出現在戰場協助,因此兩萬乘兵力,通常是指高達60萬作戰兵力,及相輔助60萬雜役,以此計算總計120萬兵卒,依此估算,符合晉國千萬人口規模。

三家分晉以魏斯為首,魏氏自晉獻公起數百年未出變故,不似趙氏孤兒慘劇,也不似韓氏崛起時間短,因此魏氏佔據最富饒的區域和最多的人口,保守估計(不計算雜役)總兵力超過25萬,除去邊境駐軍及預備役,可調動兵員就減少到10萬左右,因此魏國採用步步蠶食,成功遏制住秦國對魏國的威脅。

秦國經變法奪河西,佔巴蜀,滅義渠,伐楚國,至長平之戰時,秦國總人口約600萬,趙國總人口約440萬,然後我們做減法,減去擴張佔領區,再減去總人口比例,得出推斷,陰晉之戰時秦國總人口,應不超過200萬。

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陝西兵馬俑坑

如果人口推測接近,秦國所擁有兵力也就不會超過30萬,加上秦國也需要駐守及後勤,所以能夠調動20萬兵力已經是極限,如果50萬是農民起義般拖家帶口,則戰鬥力必然受到影響,如果只是如曹操虛張聲勢,以7萬號稱80萬,也不值得吹噓。

但筆者願意相信,秦國所發為傾國精銳30萬,畢竟河西是關中的門戶,除去糧食補給的因素,失去河西將無法抵禦魏國的進攻,比荊州對東吳還要重要,因此放手一搏,集全國精銳還是很有可能,畢竟周邊部族可以用收買的手段安撫,即便丟失土地能奪回河西也是值得。

陰晉之戰吳起能夠取勝,並非依靠戰國最強重裝步兵“魏武卒”,而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民兵中,挑選5萬人為主力,由魏武侯增派戰車500乘,以及騎兵3000人(出自《吳子勵士》),之前計算過每乘約30人,因此實際調撥為18000人,合計約為7萬人,

《尉繚子》對此也有所評論“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尉繚子據傳是魏惠王時期的隱士,若傳言屬實,佐證陰晉之戰雙方的軍事對比,極有可能便是這場,決定秦國與魏國走向的陰晉之戰,此戰後秦國衰落,而魏國則稱霸中原。

吳起能夠取勝,首先便是取信於民,無數史籍都記載過,吳起與士卒同甘共苦的事蹟,使其獲得河西百姓的擁戴,並提高軍功者待遇,使民眾聽到戰事爆發竟歡呼雀躍,獎勵耕戰的手段被商鞅全盤複製,最終打造成威震天下的“秦銳士”。

其次陰晉之戰,被稱為魏國反擊,也就是說秦國初期取得勝利,但這個勝利很可能是吳起下的圈套,吳起時刻關注秦軍動向,在秦軍攻勢稍止並有退縮之意,吳起抓住時機全線反擊,而給與新兵建立功勳的機會,為魏國打造“魏武卒”奠定良好基礎。

再者吳起能夠因勢利導,民兵未經訓練,很難進行統一的調度指揮,若是強行指派戰術,相互間難以配合反成掣肘,所以吳起在勝局已定時,令步兵,車兵,騎兵全線出擊,諸軍為富貴榮華奮力殺敵,戰果比統一指揮更為輝煌,此戰過後,吳起橫掃關中平原,秦國則陷入動亂。

兵聖吳起,爭議最大的“秦魏之陰晉決戰”

魏武卒

其實,吳起能夠‘選擇’以新兵出擊,也就說明魏武侯手中,還掌握著經驗更豐富,戰力更強的老兵,有可能便是最新編練的魏武卒,所以,陰晉之戰只是吳起的練兵之戰,即便受挫,最終的勝利依然屬於根基深厚的魏國。

陰晉之戰,充分展現了吳起“審時”與“度勢”的能力,沒有侷限於單場戰爭的勝負,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誘使秦國深入河西,既分散其兵力,又洩其銳氣,最終一鼓作氣將其擊敗。

在保證最終勝利的情況下,充分給予士卒實戰鍛鍊的機會,擇其精銳編入赫赫威名的魏武卒,其餘則通過實戰,加強對戰爭的理解,拉攏河西軍民對魏國的擁戴,強化對河西的守備能力。

所以古代先賢,總結中國的四位兵聖,皆不侷限於戰術,更能夠宏觀統籌戰略,而吳起在陰晉之戰,還是之後的協助楚悼王變法,都證明吳起武聖之名,當之無愧。

《尉繚子》《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