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出臺意見 到2022年建成山地民族特色體育旅遊強省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為加快推進貴州省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貴州省創建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依託我省山地旅遊和多民族文化資源,在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的基礎上,以提升山地戶外運動品質為著力點,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為載體,以打造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為突破口,積極開發高橋極限、洞穴探險、路跑健身、山地騎行、戶外拓展、水上運動、冰雪運動、低空運動、攀巖、徒步等特色業態。通過體制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創建以亞高原山地戶外運動為特色的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將體育旅遊培育成為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將貴州打造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體育旅遊目的地。

贵州出台意见 到2022年建成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强省

圖為六盤水牂牁江國際滑翔傘邀請賽

《意見》明確,到2022年,按照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的各項要求,建成山地民族特色體育旅遊強省。重點建設30個城鎮體育旅遊示範基地、30個景區體育旅遊示範基地、10個省級體育特色小鎮;重點推出10條特色體育旅遊黃金線路;重點打造10項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品牌賽事;培育10傢俱有全國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體育旅遊企業;全省創建一批體育旅遊示範縣,體育旅遊人數快速增長,消費規模顯著擴大。

《意見》提出以下十五項重點任務:

編制體育旅遊示範區規劃。各市(州)、貴安新區根據《貴州省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總體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編制本級體育旅遊發展規劃,指導有條件的縣(市、區、特區)於2020年前編制縣級體育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發展規劃要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等上位規劃,適應大生態、大健康、大旅遊時代要求,落實多規合一,突出優勢資源,把體育賽事、全域旅遊、民族文化、生態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起來。

打造文體旅特色走廊。充分利用旅遊資源普查成果,開發培育貴州特色文化體育旅遊產品,重點打造“長征之路”“霞客之路”“陽明之路”“茶馬古道”等特色走廊。通過在現有步道和通村通組路基礎上進行新建、改造、提升,以及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等多種方式,各市(州)每年至少建成100公里健身綠色步道(登山步道、森林步道、步行道和騎行道等),貴安新區每年至少建成20公里。

打造城鎮體育旅遊基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各地利用城市大型商場、產業園區閒置空間、體育場館、連片美麗鄉村等現有條件,引入戶外運動、水上運動、冰雪運動、汽車摩托車運動、健身氣功、體育醫療等體育元素,打造城鎮體育旅遊基地。各市(州)、貴安新區每年規劃建設1個以上城鎮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到2022年,全省重點培育30個城鎮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打造景區體育旅遊基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具備條件的景區,建設完善房車營地、航空營地、戶外拓展營地、水上樂園、冰雪樂園等體育業態。支持景區舉辦體育賽事,開展“體育旅遊體驗季”系列活動。實施100個生態體育公園建設計劃,推動生態體育公園升級評定為景區體育旅遊基地或A級旅遊景區。各市(州)、貴安新區每年規劃建設1個以上景區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到2022年,全省重點培育30個景區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打造體育特色小鎮。以國家推動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突出足球、攀巖、騎行、露營、探洞、低空飛行、水上項目、冰雪項目等特色,結合全省名城、名鎮、名村建設,重點打造一批體育特徵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體育特色小鎮。到2022年,各市(州)規劃建設2個體育特色小鎮,貴安新區規劃建設1個體育特色小鎮,全省重點支持和培育10個省級體育特色小鎮。

推出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組織開展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評選,支持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建設,鼓勵和引導開發體育旅遊產品,經營體育旅遊線路,推動實施精品體育旅遊活動。各市(州)每年推出3條以上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貴安新區每年推出1條以上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到2022年,全省重點推出10條特色體育旅遊黃金線路。

打造自主品牌賽事或活動。打造“多彩貴州”“全景貴州”“奔跑貴州”“探秘貴州”“悅動貴州”“水韻貴州”等系列賽事。依託貴州世界級的橋樑和洞穴資源,重點發展高橋極限運動和洞穴探險等標誌性體育旅遊產品,大力發展馬拉松、自行車、徒步、漂流、攀巖等消費引領性體育旅遊活動,鼓勵引進帆船、帆板、漿板、摩托艇等新興性體育旅遊項目,把體育活動打造成“流動的景點”“移動的景區”。各市(州)、貴安新區重點培育和打造5至10項特色體育賽事活動。到2022年,全省重點支持和培育10項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品牌賽事或活動。

開發民族特色文化體育表演項目。充分挖掘貴州民族民間文化體育旅遊資源,扶持和推廣龍舟、舞龍、鬥牛、獨竹漂、射弩、武術、藤球、鞭陀、鬥角、鞦韆、打花棍、踩鼓舞、丟花包、背鑼球、擺手舞等傳統體育活動,提升參與性、觀賞性和娛樂性,促進產業化發展。

發揮體育旅遊社會組織作用。鼓勵成立體育旅遊組織,組建省級體育旅遊協會。加強分類管理和業務指導,鼓勵各類社會組織承接政府公共體育旅遊服務職能。支持建設體育旅遊智庫平臺機構,組建跨學科、專業化的省級體育產業和體育旅遊專家人才庫。鼓勵和引導專業戶外運動組織、優秀賽事活動企業、研學團隊到我省開展戶外拓展、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

培育和壯大體育旅遊龍頭企業。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體育旅遊企業做大做強。引進或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體育旅遊龍頭企業。到2022年,各市(州)、貴安新區培育1至2家體育旅遊龍頭企業,全省培育10傢俱有全國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體育旅遊企業。

促進體育+多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國際性、區域性民族特色體育旅遊品牌項目。推進傳統體育項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引導我省民族醫藥、特色食品、天然飲用水等產業助力特色體育旅遊品牌項目發展。提高健康運動在大健康產業中的比重,加強產業協同發展。

創新體育旅遊扶貧工作機制。將體育旅遊扶貧納入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和工作體系,實施體育旅遊扶貧工程。發揮體育旅遊綜合帶動效應助力脫貧。提高體育旅遊扶貧的精準度,增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機會,發揮體育旅遊在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推動體育旅遊大數據運用。以“互聯網+”為支撐,建立體育旅遊統計監測體系,推動體育旅遊快速發展。整合建設體育旅遊大數據平臺,分析體育旅遊發展需求,支持大數據在體育旅遊客流監控、線路規劃、安全監管、實時定位、行程智能引導、消費權益保障、網絡預訂服務等方面的應用。

完善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發起組建促進體育旅遊發展的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有序進入體育旅遊領域。探索體育旅遊開發PPP模式。鼓勵體育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

健全體育旅遊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推動我省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建設。支持高校開設體育旅遊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鼓勵體育旅遊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實訓基地。引導相關院校或科研機構設立體育旅遊研究基地。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導遊從業人員的體育旅遊專項業務培訓,完善考核機制,整合人力資源,暢通人才流通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