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成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何淼(前排左三)檢查十八灣村相關工作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十八灣村的家庭農場主通過手機可以實時查看視頻監控情況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老書記鄉情話苑”人民調解室竭力化解鄰里矛盾糾紛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十八灣村的鄉鄰空間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十八灣村組建綜治巡邏隊保障轄區平安

村容村貌優美 鄰里關係和諧 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紀實


十八灣村環境優美

郭華 本報全媒體記者 夏菲妮 文/圖

如果說“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新農村建設的“大理想”,那麼產業振興、挖掘特色、打造屬於自己的“名片”,就是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的“小目標”。有了這個“小目標”,十八灣村將全面依法治理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凝聚各方力量擼起袖子加油幹。短短几年時間,十八灣村一舉成為省先進黨組織、省十佳產業興旺村、全省百強名村乃至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如今的十八灣村村容村貌優美、鄰里關係和諧、社會治安穩定。

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十八灣村,因境內毛家河蜿蜒貫穿,曲折多灣而得名。近年來,在青白江區委政法委的具體指導下,十八灣村全力完善以三治為核心的基層治理機制,在治安狀況、法治宣傳、鄰里關係等方面找措施、下功夫、做文章,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鼓動群眾共創共建,特別是結合“平安社區工程百日攻堅行動”“市級平安示範村(社區)”“三美新村”“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六無”村(社區)的創建,為廣大村民努力打造一個村容村貌優美、鄰里關係和諧、社會治安穩定的良好村落。近年來,十八灣村先後斬獲多項全國性、省級大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四川省先進黨組織”“四川省百強名村”“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省級四好村”“四川省十佳產業興旺村”、四川省一村一品示範村等稱號。

培育特色產業實現村民增收

城鎮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標誌。如今,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探索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十八灣村正是其中之一。“我們村該怎樣發展產業?”“怎樣把人留在村裡,打工掙錢和照顧家庭兩不誤?”曾經,這些問題困擾全村村民。後來,十八灣村黨委引領全體黨員承諾踐諾,將“我是黨員我帶頭”服務品牌融入產業發展,以黨小組為單位,通過召開院落壩壩會、民情懇談會等方式廣泛收集村民和轄區企業意見建議。村兩委班子經過四處走訪、反覆討論,結合鎮上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指導意見,逐步完善、細化產業規劃,最終確定“2+1”產業佈局,即“兩基地一園區”(1000畝鮮花蔬菜養蝦養蛙基地、1000畝特色食用菌種植基地、1000畝特色食用菌加工園區)。

不僅如此,該村黨委還發動黨員帶頭招商引資,先後引進宜家、康祖等1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其中,省級龍頭農業企業3家);發動黨員帶頭創業,培育“成都田源山珍菌業合作社”“青白江紅地球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6家,其中,“成都田源山珍菌業合作社”已吸納成員100餘戶,並榮獲“國家級示範合作社”稱號。

10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十八灣村的成都宜家食品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換上工作制服,經過嚴格消毒後來到加工車間風味包生產部。記者看到,由於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每個工作臺僅需2至3名工人操作,一袋袋即食型風味包快速從流水線上傳輸出來,經新型包裝機自動打包成箱,整個過程高效、整潔、衛生。據瞭解,該公司非常注重味感和品質,依託專業院所數十位專家的技術支持,聘用韓國專業人士共同研發,產品橫跨泡菜和調味品兩大類,秘製出數十種特色產品,與“康師傅”袋裝調味品的供應商、“鄉村基”食品連鎖店和國內外一些食品加工企業形成了長期的、良好的合作關係,解決就業200餘人。

而在十八灣村特色食用菌園區,如今,這裡已逐步形成以食用菌育種、制袋、種植、產品加工、文化展覽、餐飲、休閒娛樂等一條龍的生產加工企業鏈條。依託成都鐵路港,企業產品遠銷海外,年產值達7.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1300餘名十八灣村富餘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就業村民實現人均年增收26000元。

開展綜治巡邏確保一方平安

在農村,由於村民多為散居,“天網”看不到的地方還是需要“人防”。十八灣村有21個組、近30個較大院落,安保巡邏、清掃保潔等公益性崗位需求至少要三四十個,如何花小錢辦好事呢?“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由村民代表大會和議事會討論一切重大的公共事務。”十八灣村黨委書記萬孝成介紹,村民討論通過了“組建村義務巡邏隊”的提議,以自願報名和推選的方式招聘了15名隊員,白天,公益性崗位的3名專職巡邏隊員負責全村的治安巡邏,每月,12名報名的兼職巡邏隊員都將集中參加兩到三次夜間集中巡邏,每次巡邏時間不得低於3小時,每名隊員每參加一次夜間巡邏可獲得一定的補助。同時,依靠社會捐贈和贊助,十八灣村村委會購買了8輛電瓶巡邏車和30部對講機,增強了巡邏力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自輪流巡邏和集中巡邏制度落實後,村民們的防範意識大大加強,形成了相互看家和詢問來訪者的習慣,全村治安形勢大為好轉。據巡邏隊隊長萬孝剛介紹,隊員在巡邏時,還會對村民進行提醒,例如用廣播提醒村民“防火防盜,注意安全”等。

去年2月,在十八灣村五組與六組的交界處,村民張某醉酒後騎自行車回家,不慎摔倒在路邊,幸好被夜間巡邏隊員發現,及時展開救助,張某最終化險為夷。

據記者瞭解,自從巡邏工作持續開展後,十八灣村入室盜竊、電瓶車被盜等現象大幅度減少。更可喜的是,電信公司“慧眼工程”剛剛在村裡安裝了戶外監控設施,小偷小盜行為更是無所遁形。村民陳家宜經營的小賣部曾經發生過被盜事件,當時,被盜的手機、電腦和香菸價值超過了1萬元。如今,他配合電信公司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小賣部再沒有出現過財物被盜的事情。

目前,全村已有30餘戶村民自願在房前屋後加裝視頻監控攝像頭,村民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監控視頻。

在村委會辦公室,電腦接入農村“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後,可以實時顯示各主要路口、食用菌加工園區、村民廣場等公共區域的監控視頻,實實在在減輕了巡邏隊員的工作壓力,治安情況變得越來越好。

打造秀美環境構建文明生活

十八灣村的劉家巷是遠近出名的老院子,“劉家巷”之名自清朝延用至今。過去,一到雨天,劉家巷的路變得泥濘不堪,給左鄰右舍帶去了諸多不便。幾年前,成都市啟動百村容貌整治工作,在全市選取100個村容村貌薄弱村進行試點,十八灣村位列其中。村兩委不等不靠,廣泛宣傳,收集民意,聽取建議。同時,充分發揮黨員、村組幹部及議事會、監事會成員的示範帶頭作用,切實做到“一個村幹部、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積極引導群眾主動投身到村容村貌整治行動當中。

老林盤、小水塘怎麼打造?大家集思廣益,建議先清理,再用竹籬笆相圍。全村統一購買6000多元的金竹條,花錢不多,既有美化功能,也有安防作用。如今,爛水塘填成了宣教小廣場,村道路與住戶之間由彩磚堆砌,舊土牆換了新顏,張貼了有關法治建設、精神文明、孝道文化、村務公開等內容的宣傳畫。

村民羅登瓊家門口有兩塊菜地,旁邊就是剛修建的戶戶通小路,在路與菜地之間建起了兩塊竹籬笆後,戶外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初秋,軟槳子等藤蔓農作物爬上籬笆,田邊的三角梅開得正豔,非常漂亮。“裝上竹籬笆後,狗和雞不會跑到菜地裡去亂竄,心裡踏實多了。”羅登瓊說,如今,種菜和種花兩不務,院壩外也顯得更好看,這樣才有田園風光的味道。

村民鍾子文家屋後有一個小藕塘,周圍也裝上了竹籬笆。鍾子文告訴記者,以前,到了夏天荷花盛開之時,大人來觀賞,小孩來玩耍,自己時常提心吊膽,生怕有人落入藕塘。自從裝上了竹籬笆後,自己心裡便踏實了,不僅可以防止小孩子掉入水中,還防止不法人員翻牆入室。除此之外,竹籬笆還是一道生態圍欄,絲瓜、豇豆、南瓜等農作物的莖葉爬滿籬笆後,形成了天然的綠色屏障。

做好人民調解促進鄉鄰和諧

人民調解被譽為“東方一枝花”,它的作用惠及千家萬戶,“調解出和諧”越來越被社會認可。

十八灣村六組住著一名從鄉鎮機關退休回鄉的老幹部劉義坤,因有多年基層工作經歷,既處事公道,又懂政策,在群眾中威望較高。

當被村幹部邀請作人民調解員時,劉義坤欣然接受了。“在職時,能為大家出力辦事,是職責所在;退休後,組織能相信我,更是對我的信任,我當然要當好人民調解員。”劉義坤笑著說道。

談起調解經驗,劉義坤告訴記者,當好人民調解員,不僅要辦事公道,更要為群眾說話,切實爭取和保護好老百姓的合法利益。

此前,在以六組劉家巷為中心打造平安建設、精神文明等示範點建設時,形成了一個相對集中的宣教小廣場。為美化環境,村廣場一角還需補種幾棵大樹。一名村民怕影響他的出入,堅決反對栽植大樹,並聲稱:“你們栽了,我也要拔掉!”而其他村民認為,環境打造好了,大家都受益。就在幾方僵持不下時,老書記劉義坤立即前往調解。他一邊向反對栽樹的村民作思想工作,告訴村民要支持公共建設;一邊又向建設方提出建議,指出兩棵樹之間,一定要留出一定的距離,確保機動車可以出入……幾番努力後,反對栽樹的村民終於和建設方達成一致,矛盾順利化解,綠化也搞好了。

如今,德高望重、為人公正、處事公道的劉義坤被院落百姓稱為“劉諸葛”,村民一旦遇到矛盾,都習慣性先找劉義坤擺一擺,心裡豁然開朗。劉義坤感言:“我是一名老黨員,老百姓信得過我,願意和我交流,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排憂解難,爭取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

有了老書記的影響力,十八灣村借力“柳街經驗”,建立了化解矛盾糾紛的“老書記鄉情話苑”,創新了人民調解室打造,積極渲染“鄰里篇、夫妻歌”等“和為貴”的法治理念,形成了就近就快解決鄰里糾紛、夫妻矛盾的調解新模式。同時,在村民集中居住區成立院落管理委員會,不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壩壩會”,民主決策院落內大小事務,制定院落自治村規民約,實現院落依法民主自治。還以創建法治示範點為切入點,整體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美”創建活動,重點推進林盤整治項目,突出村落改造提升,促使法治環境、人居環境得到雙提升。

萬孝成說:“一邊發展產業,增收富家;一邊搞好平安創建,平安穩家;一邊搞好民主法治,和諧大家。”短短几年時間,十八灣村在村容村貌、村域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園區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帶動了周邊村企業的互相合作與發展,村民收入穩步增加。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將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植根於最基礎的細胞單元,將人民的需求和感受作為檢驗和評判社區發展治理的基本標準,抓住和激發社區關鍵群體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引領帶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