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各种越南“粮票”:特殊时期的计划经济,衣食住行用各种票


几十年前越南的经济也曾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生活依靠各种票,当时,商品是由越南国家在票证系统下按需分配的,尚未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也不允许人们将商品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出售,不然就是投机倒把。越南从吃到行,都需要使用各种票。

越南的票证时代,粮票对于家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那时,即使是有钱人也可能没有买过它。

那个时代对于需要照顾的人群,会给一定的帮助。如1970年,越南赋予每个妇女生育时以分发1升鱼露,2公斤糖和3公斤肉的优先权。但是,在孩子出生后的每个月,只给他们提供规定量的食物。对于1970年的普通农村居民,他们只得到1升鱼露和2公斤糖。

票证时代,为每个地区的人们提供食品券。而各类票券都需要登记记录,防止多拿损害他人权益。

越南的票证时代从1954年到1986年都在越南北部施行,1975年到1986年在南越施行,但在一些落后省份票证使用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

在票证时代,现金被限制使用,取而代之只能用票。图为做衣服要使用的布票,最少单位是十厘米的布,如果当时的人要穿新衣服就需要购买布票,让裁缝制作。

那个时代各种票中粮票是硬通货,可以将粮票换成不同的食品,例如:大米,木薯,玉米,土豆,小麦籽……等价于粮票上上标明的重量。

那时候如果大件用品需要维修也需要用到票,如自行车和摩托车维修以及摩托车加油,都有专门的票。图为专门维修自行车的自行车零件用票。

那个年代和各种票有关的记录本非常重要,因为记录各种票证的使用分配。图为官员购买食物的登记册。里面记载他每月仅为13.5公斤粮食,当时越南人非常重视这个,有句话提醒人们“如果丢失的饭册谁都会感到悲伤”,因为丢失一本饭册比丢失钱更严重,因为钱不能买米,甚至不能买稻谷和沙粒!

当时如果一个人要离开自己登记的居住地,或出差,必须开证明,把自己的口粮份额也一起带走,以便到新地方能够有人提供必要的食物。票证时代见证越南计划经济体制,也见证了越南的近现代发展史,现代越南人基本对此不怎么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