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撰文 | 江珊

来源 | 选址960

本文2897字,阅读约需5分钟

在美国城市代顿,中国福耀玻璃工厂已经盈利了,但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巨额投资却再传变数。

10月28日,国内媒体援引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富士康在当地的5座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喊停;与此同时,号称100亿美金投资的LCD面板厂也没有显著进展。随着郭台铭挥起金铲为工厂奠基已过去一年多,投资和就业承诺却未如期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要黄的信号越来越强烈。

而在上海,特斯拉工厂正式生产指日可待,第一期的预计周产量将达到3000辆,这距离马斯克在临港开发区街头吃煎饼不过10个月,「上海的超级工厂非常让人震撼」,马斯克在双马论坛上说。在特斯拉Q3财报上,这座工厂被寄予厚望。

三座明星工厂,三种不同命运。制造业的落地生根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

花式缩水

在远离城区的各类工业园中,总有工厂破土动工亦或关门撤场。但因为工厂常居幕后、并不时髦,所以很少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台前露脸。

但福耀美国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富士康美国工厂却活成了网红。这3家工厂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都隶属于明星企业、都有一位卓越企业家、其选址都曾引发争议、都创下了所在地的最大投资纪录记录。

不同于特斯拉的花式公关秀,也异于曹德旺同意将工厂曝光在纪录片中,富士康美国工厂似乎并不喜欢被关注的感觉。

「这就像是在一个玻璃鱼缸里,我们就是这鱼缸里唯一的金鱼」富士康特别助理胡国辉在一段视频中说道。富士康以前的工厂并不需要对公众和媒体挑明,在哪里建厂、要建什么、要建多大以及在什么时候招多少人,「富士康以前从未以这种方式运营过」。

但这座工厂不一样,承载着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厚望,作为美国史上最大绿地投资项目,它的起点决定了它必将受到瞩目。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工厂开工奠基仪式

在美国强推「制造业回流」的背景下,富士康2017年宣布落址,2018正式动工,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出席了开工仪式,并盛赞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按照最初的计划,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厂投资额100亿美元,占地约3000英亩,用于生产10.5代液晶面板,工厂将于2020年落成,为美国带来1.3万个就业岗位,岗位年薪53000美元。作为回报,美国给出了约4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相应激励措施。

但该工厂之后的发展并没有兑现最初的约定,这些变化包括:10.5代工厂调整为6代工厂,所需投资额大幅缩减到25亿美元;放弃用人工生产75英寸电视机,转而建设一个名为「AI 8K+5G」的生态系统,将多数制造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完成;不建工厂了,而是建造规模小得多的科技中心;被曝将生产自动咖啡机……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富士康将在工厂生产自动咖啡机

传言纷纷,直到今年2月份,鸿海集团召开了年度大会,郭台铭亲口表示要将该工厂「调整到往研究发展领域前进」。这显然与美国要吸纳制造业的想法相距甚远,特朗普随后紧急约谈了郭台铭。当天晚些时候,反转来了,富士康发表声明表示,「集团将在威谷科技园区按计划打造第六代面板厂」。

但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工厂的实质进展并不显著。

据威斯康辛州公共广播电台(Wisconsin Public Radio)10月23日报道,富士康18个月前在密尔沃基买下第一座工厂的土地后,建厂计划并没有按原计划进行,另外 5个创新中心也出现停摆迹象,而按照此前宣布,这类创新中心平均可雇佣100人至200人从事高技术工作。

骑虎难下

富士康要继续推进工厂面临重重挑战。

合格产业工人的缺乏是一大障碍。在今年 2 月份总统通话中,郭台铭巧妙得向特朗普解释了项目为什么迟迟不动:「总统先生,威斯康辛州的失业率,从你上任以来,已经从 5~6%降到 2.9%,也就是说,我现在根本找不到(工)人」。

根据协议,要获得2018年度95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富士康必须雇佣260名员工,然而富士康去年仅仅雇了178名全职员工,这使富士康失去了获得第一年税收优惠的资格。而要想获得2019年的补贴,富士康必须在今年完成招聘1080名员工。

即便将招聘对象从制造工人转向更高技能的工程师,这也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任务。此间还有新闻曝出,招不到人的富士康甚至计划从中国引进工程师。

相较于劳动力的匮乏,构建产业链是更大的麻烦。

经过多年全球产业转移,液晶面板基本上集中在中日韩等地。因此,这些基板玻璃生产企业的工厂,也集中在这些地区。富士康美国工厂要购买这些基板玻璃,只能去这些地区进口,而一旦进口,总成本就要上涨。

按照胡国辉的说法,与其在美国生产液晶显示面板,不如先在大中华地区和日本生产,运往墨西哥进行最终组装,再将成品进口到美国,这样利润会更高,而且这种供应链也符合富士康当前「流畅、良好的商业模式」。据媒体报道,为了就近获得玻璃,富士康还曾动员康宁公司在附近建一座玻璃面板工厂,但后者要求政府给予建厂成本2/3的补贴,新的州长拒绝给出这一优惠。

其实,早在苹果将手机生产转移到亚洲的时候,供应链的威力就已经被证明过。「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劳动力成本相对于购买组件和管理供应链而言极小,因为后者汇集了数百家公司的组件和服务商供应链管理的费用。」

而迅速变化的面板市场,也为富士康美国工厂的前景打上了问号。

在等待工厂投产的过程中,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正在持续发酵。据最近消息,全球最大液晶企业韩国 LG Display 2019 年 7 月至 9 月出现营业亏损,这是 8 年来首次。继日本和中国台湾企业之后,LG Display 在投资竞争中掉队的可能性已经出现。有评论认为,LG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陆企业的增产导致液晶面板价格的下降。

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便最终能如期投产,美国制造的液晶面板也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绞杀。

锁定胜局

相较于富士康的进退两难,曹德旺在美国收获了阶段性的成功。

随着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国工厂引发热议,这部历时四年多的纪录片讲述了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开办工厂的历程。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纪录片《美国工厂》

福耀美国2013年成立,2014年花费1500万美元买下通用旧工厂,工厂于2016年正式投产,当年亏损4161万美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经过运转,到2019年上半年,美国公司实现净利润1.48亿元。

同样是在美国投资,福耀为什么能赚钱?

成本二字是关键玻璃具有自己的市场特性,其利润不高但运输成本高,企业越贴近客户,越能降低成本。

曹德旺早年对媒体算过一笔账:在中国做一片玻璃,工资成本1.2美元,在美国做一片要7美元多,但在福建做完运到美国需5.6美元运费和约1.2美元关税,几乎相当于在美国增加的工资。所以,接近汽车制造厂进行布局能够节省成本,福耀国内工厂也基本遵这一规律。而且,福耀美国还是美国境内唯一一家生产汽车售后玻璃的厂家,这使其在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福耀代顿工厂附近的汽车制造厂(不完全统计) 来源:上观数据

而曹德旺的管理智慧更是该工厂能够克服迥异的文化和制度差异进而生存下来的关键。现在,福耀代顿工厂雇佣员工2400多名,加上供应商带动当地超过6000人就业,已实现盈利。

与曹德旺在压力和挑战中「逆袭」相比,马斯克要轻松得多。

作为上海史上最大的外商制造业投资,这座工厂享受了包括银行贷款、土地供给在内的强大配套支持。

2019年1月特斯拉临港工厂正式落锤,其后便是一路绿灯。比如,资本助力,浦发银行、工商银行等组成的财团慷慨解囊,批出20亿美元利率3.9%的低息贷款;牌照放行,由于按照规定在一家新能源车企产能达产前,上海不能兴建第二家工厂,蔚来自建工厂被放弃。

在进博会上,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说,上海工厂的建造成本比美国建厂成本大幅度降低。

坐拥最有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最具效率的汽车制造能力,特斯拉上海工厂几乎已经锁定了胜局。

郭台铭、曹德旺和马斯克的「工厂风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