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

谢欣桐


嘉庆站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之上,这个历史节点嘉庆皇帝无论怎么样去挽救,都非常难,除非将整个封建社会体制直接改革,很显然做不到。

风雨飘摇

乾隆皇帝禅让嘉庆,但是让位不让权,三年之后也就是1799年乾隆去世,嘉庆开才是亲政,这时候他已经40岁。上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和珅这个贪官,和珅多贪相信大家都了解,查抄的家财顶上10年的税收。

和珅容易解决,和珅造成的影响可是没那么简单去处理。和珅巨贪的影响之下,很多当朝官员也开始敛财腐败,重上到下开始出现歪风邪气。无止境的贪财的时候这个祸根就已经埋下,到了嘉庆时期直接爆发,当时土地兼并的情况十分严重,乾隆初年官方耕地只有百分之6,到了嘉庆飙升至百分之11,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人卖身为奴,只为一口饭。官员腐败不断,民不聊生。

很大程度在于乾隆过渡的宠信和珅。和珅的直接影响就是加重制度的剥削,十亿的家财,可想而知和珅是怎么贪,如何去贪,不让他贪的人下场怎么样。


社会动乱

乾隆执政的后期,人口的增长迅速,土地兼并的严重,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开始出现灾民,开始逃离生长的地方,寻找生活。很多流亡到在川楚边境的地方雇于木厢厂、铁厂、纸厂,获取微薄工钱。不仅要收到地主的压迫,还要收到差役。

这时候白莲教就孕育而起,在1796年,在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发生了以白莲教为首的武装叛乱。白莲教的反动势力也不是一时间能够解决,直到1840年才结束。

鸦片的输入

嘉庆在位二十一年,继承期间刚刚处理和珅的事情,白莲教还没镇压完成,恶魔鸦片又来临。初广州十三行是对外最大的通商口岸,十三行独揽外贸长达85年,让全球的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外国为了让这种情况逆转回来,开始向清朝输送鸦片,嘉庆十五年开始禁止鸦片进入北京。

可以说这两件大事都是为了乾隆填窟窿,在位期间尽心尽力的处理各种遗留问题,但是老百姓可不会理你那么多,管你想怎么样,早就忍无可忍了。


个人危机

当皇帝也并不是十分安全,嘉庆在位期间遇到4次刺杀,第一次是在嘉庆六年,身为孟明家的厨师,经常出入紫禁城,陈德因喝酒闹事,被孟明辞退。同年,陈德在紫禁城门口行刺嘉庆帝。

第二次被一个和尚带着戒刀闯进皇宫,第三次是一个叫刘士兴的人扛着铁抢,揣着一把杀猪刀闯进皇宫。这两次连人都没见到。

第四次是嘉庆出去打猎,天理教大约一百来号人进攻紫禁城,还好嘉庆不在宫中。

嘉庆四次遇害,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但是在最后一个离奇的死因上也是疑点重重,有人说这是第五次刺杀,也有人说是意外死亡。因为当时嘉庆木兰围场打猎,到达承德避暑山庄的第二天就意外身亡,记载的是被雷劈死。很大原因是肥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猝死,据说嘉庆是清朝皇帝中最胖的皇帝。


天命如此

在这个时候的世界上清朝已经被当时西方列强甩开,英国在1765年就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这次革命直接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带动了很多西方国家也开始发生工业革命,这个工业革命的爆发是整个社会的催化剂。

到1789-1799年发生法国大革命,在工业化的催动之下广大人民发生革命,封建社会的君主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这是一场关于社会变革的革命,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不仅仅是要让旧的制度消失,还要改变目前存在的机构制度,消灭旧势力,更新风气。

而1765-1799年依旧是乾隆主宰的封建社会,到嘉庆年间对方已经进行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埋下的隐患已经开始爆发,这次带来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火炮轰鸣。

嘉庆的无奈

嘉庆真的很无能吗,其实不然。嘉庆从小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直是一朵温室里的花,对于外界的干扰非常少。但是嘉庆上台之后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局面,不管和珅的能力多强,一样弄下台。整理朝政,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可惜前一代人留下的漏洞太多,靠着不足以靠一个人能够改变格局的魄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扭转局面,还没来得及填上人就没了。

嘉庆是清朝的一个转折点,封建社会中都是王侯贵族有着极大的权力,从清朝建立到嘉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这帮王侯贵族一直在享受,整过国祚一直在被透支。这个时间节点和历史上的朝代一样,由盛转衰的局面,不是一个皇帝就能够扭转。加上当时陆地时代结束,航海时代的到来,而清朝固步自封,雪上加霜。


点个关注,一起研究分享历史,为创作不易点个赞


空梦历史


一、嘉庆是一个悲催的皇二代

嘉庆的老子乾隆,是一个长寿皇帝,活了80十多岁,当了60年的皇帝。这对于皇位继承人来说,这个皇帝爹活的太久。而且他登基后,乾隆当了太上皇依旧把持朝政,嘉庆根本没有话语权。这让嘉庆很憋屈。当继承人,等了好久,才当上皇上。当上皇上,还是一个傀儡。直到乾隆身体日渐不好时,嘉庆才终于掌权。

二、嘉庆继位时清朝很穷

作为一个皇二代,继承的不应该只是权力,还有财富。但是,他的皇帝爹太会玩了,一生游山玩水,六下江南,玩得都是钱。乾隆继位时,雍正给他留下了一大批财富。嘉庆继位时,乾隆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好在乾隆给他留下了一个和绅,靠抄人家的家才勉强发了点财。

三、嘉庆年间发生了白莲教起义

清朝入关后,基本上没怎么太平过,除了康熙年间的吴三桂造反外,大的起义几乎没有。而嘉庆上台后,竟然发起了农民起义,而且还让人杀进了皇宫。这个脸丢的非常大,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清朝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四、嘉庆死的比较冤

据说嘉庆是被雷劈死的,清朝的皇帝除了同治得了花柳病而死,光绪被下毒而死,就属他死的最悲惨了。


枕史润智


嘉庆皇帝不管怎么说,都算不上清朝最悲剧的皇帝,他再悲剧比得上光绪皇帝悲剧,比得上末代皇帝宣统吗?只能说和之前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比起来要悲剧很多。

嘉庆皇帝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他老爹在位六十年,乾隆皇帝退位的时候,嘉庆皇帝三十五岁,在这个岁数当皇帝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嘉庆这皇帝当得挺憋屈的,主要是他老爹命长啊,命长也不算啥,毕竟乾隆皇帝承诺过,自己在位时间不会比康熙皇帝长,乾隆皇帝许下这承诺时,估计也没想过自己能活那么久。

嘉庆皇帝画像

所以转眼之间,乾隆皇帝就在位六十年了,满朝文武都盯着他呢,乾隆皇帝是当得非常顺利的一位皇帝,怎么愿意就这样放弃手中的权利呢?但是承诺就在那,所以他只能选择退位不放权,嘉庆皇帝就这样登基了,但是嘉庆登基后,却是个傀儡皇帝,就连在和珅面前都要谨言慎行,事事都要请示,过得多憋屈呢?

不止如此,如果我们要说清朝的顶峰时期,那么一定是乾隆皇帝统治的中前期,之后清朝开始不断落后,特别是乾隆晚期,开始贪图享乐,生活十分的奢侈,朝政腐败,清朝的吏治也越来越不堪,在乾隆执政晚期,国库空虚,民变四起,尤其是白莲教闹得最凶。

乾隆下江南图

最初的四年嘉庆皇帝没实权,很多事情根本放不开手干,好不容易等到了乾隆皇帝驾崩,这个时候乾隆皇帝留给嘉庆皇帝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国库里面根本没什么钱,还好乾隆皇帝也不是什么都没给嘉庆皇帝留下来,至少留了个ATM机和珅,另外一个就是嘉庆皇帝因为和珅这档事,很痛恨贪官,他励志要整顿吏治,但是在乾隆晚期开始,朝政已经非常腐败了,而官员薪酬又很低,所以嘉庆皇帝一朝都在整顿吏治,整了一朝也没整好。

和珅画像

而嘉庆初期白莲教起义,中期又是川、楚、陕农民大起义,后面又是蔡牵起义军,接着又是天理教起义,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基本上内乱就没有断过,可以说嘉庆皇帝一直在四处救火,到了嘉庆晚期,英国人已经来了,边患不断,另外就是鸦片开始盛行,嘉庆皇帝又开始忙着禁烟,清朝也就是从嘉庆皇帝这一朝开始逐渐衰落下去了。

但是要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明显是不合适的,咸丰皇帝被英法联军赶出过北京城,同治皇帝太短命,光绪皇帝没实权,最后还被幽禁致死,溥仪的皇帝当得一点存在感都没有,都比嘉庆皇帝更悲剧,只能说嘉庆皇帝的能力很平庸罢了。

白莲教起义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最悲剧,这有点夸大其词了。嘉庆皇帝再怎么悲剧,他能比得上玄孙光绪被毒死悲剧?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嘉庆确实很悲剧。因为他确实想当一个“别人夸他好”的皇帝,并且他也确实是按照历朝贤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为的就是希望别人能夸他是好皇帝。

但是时势不在,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定律注定了嘉庆一切的努力注定都是白费。


关于嘉庆努力想当好皇帝,举几个例子。

①:嘉庆亲政后,他对乾隆后期各级官员惰政的现象非常不满,于是他就以身作则,带头搞勤政运动。比如有次嘉庆主持完祭祀仪式,军机处怕他累,就把原定的召见官员谈话的工作安排在了第二天。嘉庆知道后大发雷霆,狠狠地数落了相关责任人。他认为自己懒惰,下面的人就会一样懒惰,这会误了很多军国大事。

②:嘉庆亲政后,对老爹乾隆时常呵斥官员的行为很不满,于是他就想以一个仁君的形象见人。比如他有次在夏天召见官员,他见汇报工作的大臣汗如雨下,却又不能扇扇风凉快(有礼制规定),他就也不让近侍给自己扇风,表示与臣下同甘共苦。后来他同情年迈官员每天上朝很累,就下旨允许年迈体弱的官员,可以乘轿到紫禁城中。这算是破了例了。

③:嘉庆亲政后,对乾隆搞文字狱的行为很不齿。他认为毫无意义的滥用文字狱,把文字狱名声搞臭了,他想沽名钓誉。于是就下旨废了粘杆处,等于是自己戳瞎了眼睛,不搞文字狱了。


综合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嘉庆确实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不想做庸君、昏君,他希望做一个“别人都夸他是贤君圣主”的皇帝。比如,像他太爷爷康熙帝那样的皇帝。

然而,尽管嘉庆有这个上进心,但当时的时势和封建王朝兴衰的周期规律,却给不了他这个机会了。

所谓的“封建王朝兴衰周期”,实际上指的就是“土地所有权”的兼并周期。

在古代,土地是命根子。无论是地主还是普通小农,土地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夸张的说,只要社会不存在土地问题,封建王朝就不会乱。

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土地资源,其在古代却是私有的,是可以买卖的。

私有土地+可以买卖,这会造成什么结果?

对的,就是土地兼并问题。

古代生产力低,穷人生个病,或者碰到个灾荒年,就会破产,继而会卖掉土地。当穷人卖掉土地后,富人买进,就变成了地主。

其后,有地的人,土地越来越多,而没地的穷人,只能给地主打工。

假设,社会上的土地都被少部分人兼并了,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很显然,就是社会暮气沉沉,完全没有早期那副朝气蓬勃的景象。

以上的叙述可能很多人看了头晕,我把清朝入关后至道光时期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按照王朝兴衰周期规律分段描述,就好理解了。

开国阶段——顺治,康熙前期。

刚开国的时候,大量土地废弃,清王朝经济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只要顺治、康熙稍微鼓励发展生产,那就是经济得到大恢复,人口迅速增长。有赖于人口的增长,国力肯定是有提升的。所以这个时候的顺治帝和康熙帝,政绩簿上的成绩肯定也是特别的好看。

比如说,康熙能成了圣君,就是因为他沾了身处于王朝初创阶段,百废待兴,只要不作死,就能创造盛世的光。

用马云的话说,这叫站在风口浪尖,猪都能飞起来。



守业阶段——康熙后期,雍正,乾隆前期。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田地进一步得到普遍开垦。仰赖于基本盘的扩大,清王朝的财政盈余极多,粮食储备丰富,国力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皇帝就有开疆扩土的资本了。

不过由于社会开始出现土地兼并现象,所以社会阶级矛盾随之也出现了。

比如说,康熙为什么能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还不就是因为国力提升,国库有足够的银子支持他打仗嘛。

而雍正之所以要搞新政改革,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康熙后期存在的阶级矛盾,他需要调整利益结构,缓和社会阶级矛盾。(通过雍正的调整,清朝没有像宋朝和明朝那样,开国仅七十年就早早堕入了衰落阶段。而是通过改革,再创盛世,没让乾隆继位就成昏君或者庸君)


衰落阶段——乾隆后期、嘉庆、道光时期。

到了朝代中期,开局的发展红利没了,财政盈余也没这么多了,这个时候国家发展的就比较平凡了。作为君主,又能怎么办?

可不就只能守成了嘛,成了守成之君。

比如说乾隆后期,乾隆把雍正改革的红利吃完了,他又没能力再一次改革。清朝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腐败横行,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出现亏空。整个国家暮气沉沉。

作为这一个时期继位的嘉庆皇帝,他当时就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学爷爷雍正,再次搞得罪人的改革,扭转颓势;二是不作为,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干脆就不上朝了,让王朝自身自灭算了。

嘉庆不想被别人骂庸君,所以他选择了中间道路——他勤政,但他不敢改革,只是以古代贤君的治国理念为模板对清王朝的问题小修小补。

于是他就成了庸君,悲剧了。


总的来说,如果以王朝兴衰周期规律看,嘉庆确实是一个悲剧。他确有贤君之心,但所处的时期却是帝国的中后期,导致他的“有为之举”到头来都是无谓的作为。

这里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让嘉庆坐上康熙的位置,他能达到什么高度?我想,即便他不如康熙,想必也不会比老爹乾隆差吧。


Mer86


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共有12个皇帝,嘉庆皇帝后面的基本上一个比一个悲剧,也正好了验证了清朝未落,那为什么要说嘉庆皇帝是最悲剧的皇帝呢?



嘉庆的悲剧在于他有一个会玩的老爹,关键这还没得选。嘉庆其实是真的想做一位好皇帝的,他自我要求严格,生活用度也一切从简,不办奢华的酒宴,但无奈的是嘉庆帝上位时期,他爹把钱都给花光了,国库没有多少余钱。当年康熙把皇位传给雍正时,国库里仅仅只有800万银两。等到雍正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国库已经有了6000万两白银,乾隆皇帝的一生之中活得潇洒,前后总共六次下江南,这其中的每一次都是花销不菲。还有四次东巡,还曾去避暑山庄七七四十九次。乾隆皇帝给嘉庆帝留下的是国库亏空的烂摊子,他在位期间只有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位穷皇帝,直到后来把和珅抄家后,国库才稍微宽裕一点。



可以说,乾隆给嘉庆留下了一个即将灭亡的清朝,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不管嘉庆怎么努力,都已经没有办法遏制清朝灭亡的局面了,清朝灭亡已是历史的必然。

嘉庆的第二个悲剧在于死非常蹊跷,有传闻嘉庆是被雷劈死的。说是嘉庆皇帝在热河行宫正在处理政事,突然雷雨大作,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嘉庆皇帝行宫被击中,寝宫数人在场,但唯独劈死了嘉庆皇帝,好悲催啊!



当然这种说法过于滑稽了,被雷劈死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嘉庆皇试图收拾老爹乾隆的烂摊子,忧虑政事,疲于应对,终于因长期劳累导致心脏衰竭,忽然离世。

从这二点上来说,嘉庆皇帝虽然有点悲剧,但说他是最悲剧的一个,我还是有点不认同的,总体而言,他虽然能力一般,但也不失为一个勤勉的皇帝。


寂寂无人


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有没有考虑过光绪皇帝的感受,这样的说法让他情何以堪。但不可否认嘉庆帝也是大清的悲剧皇帝之一,他的悲剧更多的体现在生不逢时的倒霉命运上,生前、死后皆是如此。

如果要选出清朝名列前三的悲剧皇帝的话,我想应该非光绪、嘉庆、道光莫属。嘉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三十六岁登极,六十一岁驾崩,在位共二十五年,亲政二十一年。嘉庆可谓是一个志大才疏的皇帝。

若论执政能力,嘉庆自然比不上父亲乾隆皇帝及爷爷雍正,康熙就更不用说。嘉庆与雍正一样勤勤恳恳,但他的执政更为宽仁,使清朝从此广开言路。尽管他的工作效率貌似并不高,但却是一个爱民的勤政皇帝。

说到嘉庆悲剧的方面,可能会有很多。比如当了四年有名无实的皇帝,遇上第二波白莲教起义,首次被厨子陈德公开刺杀,二次被天理教的林清攻入紫禁城,鸦片大量流入而屡禁不止,及驾崩后连棺材都没有等。

嘉庆皇帝也曾针对自己的执政进行过总结,还写了一篇《罪己诏》。嘉庆认为自己执政期间没有进行改革,还是在老路上原地踏步,但他确信自己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百姓的事情,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出现。

公元1796年,85岁的乾隆无奈的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永琰,是为嘉庆皇帝。大清国的实权还是掌握在年迈的乾隆手中,虽然地方都在使用“嘉庆”年号,但紫禁城中仍然用“乾隆”的年号,这种情况持续了四年。

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隐忍了四年的嘉庆才真正掌权。嘉庆首先将目光投向和珅,这位纵横乾隆朝二十多年的宠臣,没有想到结局来的如此之快。嘉庆很快将和珅处死并抄没家产,弥补一下父亲留下空国库。

嘉庆此举要想向朝臣及天下百姓表明,面对江河日下的帝业,他要大力整饬吏治,惩治贪污,来弥补日益空虚的国库。和珅集团的倒台,缓解了嘉庆面临的财政压力。于是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朝廷内部困难重重,外部同样不安生。白莲教起义死灰复燃,倒霉的嘉庆在登基的当年就遇上了白莲教的二次起义。嘉庆的剿灭行动屡次被白莲教化解,恩威兼施的用了九年时间才将不算劲敌的白莲教起义剿灭。

这场剿灭不仅旷日持续,还耗费了嘉庆四年的国库收入,此后嘉庆与大清都失去了精神气。屋漏偏逢连夜雨,白莲教还没彻底消停,厨子陈德就想要嘉庆的命。1803年,曾在皇宫中当过差的厨子陈德失业了。

再加上妻子的不幸亡故,让陈德连生存也成了问题。悲愤的陈德就想着怎么都是死,还不如去刺杀皇帝。于是,行刺事件爆发,在侄子绵恩的奋力救驾下,嘉庆有惊无险。最后陈德被凌迟处死,两个儿子被绞死。

就这样,嘉庆成了大清十二帝中,唯一遇到刺杀的皇帝。十年后,同样的刺杀事件再次发生。但庆幸的是,在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后,嘉庆正好在承德避暑山庄。最终天理教被剿灭,林清被凌迟,其家人也被处死。

这一事件对嘉庆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在念叨。嘉庆后期的鸦片泛滥,每年约有4000多箱流入中国。嘉庆先后三次禁烟,但效果都不佳。鸦片的大量流入,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嘉庆却只能束手无策。

嘉庆皇帝共有五子九女,其中皇长子早夭,皇四子二十岁病逝,九个女儿全部先嘉庆而去,其家庭也可以说是很悲剧。1820年,在承德避暑山庄居住的嘉庆皇帝突然病逝。他的死因也因此成为清宫几大疑案之一。

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其死因,有的文献上记载说,嘉庆皇帝是遭雷击而死,也有的说是中暑而死。最为悲剧的是,嘉庆驾崩后没有现成的棺材来装殓。嘉庆生前没有准备自己的棺木,当时正值盛夏,尸体极易腐烂。

三天后,宫中才传来消息说,内务府存有一幅乾隆年间的金丝楠木材板,正好能给嘉庆使用。七天后,嘉庆的尸身才得以大殓。二十多天后,嘉庆的梓宫被近八千名杠夫抬回了乾清宫。半年后葬入清西陵的昌陵。

由此看来,嘉庆的一生确实与悲剧一直相伴,从登基开始直至驾崩。嘉庆执政可用平庸二字来总结,但这种平庸并非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一直历史必然,是清朝社会矛盾积累近两百年的结果,悲剧也是注定的。


野史也是史


嘉庆是个悲催的皇帝,原因有三。

1.有个“坑儿子”的长寿爹。都说儿子坑爹,可是悲催的嘉庆皇帝却有一个“坑儿子”的爹。最主要的是,我的天,这爹(乾隆皇帝)还挺长寿。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爱玩的主,花钱如流水一般。不说别的,六下江南,就极劳命伤财。乾隆皇帝在位60年,把父亲及祖父好不容易留下的钱钱,都花的七七八八,最后才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悲催的嘉庆皇帝。

2.遭多次刺杀,还写了罪己诏。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做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件,但也没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呀,怎么会这么多人刺杀他呢?无名大汉、和尚、杀猪人士还有农民。唉,想不通。这不,虽然嘉庆皇帝毫无头绪,但也只能悲催的写下了罪己诏。

3.想力挽狂澜,可惜成效不大。嘉庆皇帝可是个勤政爱民的主,他严惩贪官、肃清吏治。但是有可能严惩的力度还是不够大的原因,贪官不仅没有少,反而更多了。

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可谓内忧为患。白莲教四处生事,漕运又出现问题,最可恶的是鸦片在这时传入了中国。

综上所述,嘉庆皇帝是个悲催的皇帝。不过,清朝最悲催的皇帝,我认为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最后连“回家”看看,都要买票啊!





历史小八卦迷


为什么说嘉庆皇帝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先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认为嘉庆虽然是大清的悲剧皇帝,但称不上一个“最”字,大清最悲剧的皇帝是同治跟光绪这哥俩!


嘉庆是大清朝第七位皇帝,他也是乾隆帝的第十五个儿子,按理说嘉庆能在乾隆那么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是件很幸运的事,然而正因为他是乾隆的儿子,所以才说他是个悲剧的皇帝!

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8岁当了60年皇帝,然而他这一长寿不要紧却苦了他的儿子们,“个个都盼望着当皇帝,却怎么也等不来”。

就在乾隆执政第60年这一年,他宣布让位给嘉庆,自己当上了太上皇,然而权力却还在他手里,嘉庆成了傀儡皇帝。就这样嘉庆苦熬着,三年后,乾隆驾崩,嘉庆终于能自己亲政了,没想到的是乾隆却给了嘉庆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清,一个空虚的大清国库,虽然后来嘉庆杀了大贪官和珅来补充国库,用自己的勤奋来挽救走下坡路的大清,然而一切都是无济于事!



在嘉庆执政期间,天理教横行,他们曾组织教众攻打紫禁城,并攻进了紫禁城,虽然最终叛军被镇压了下来,但是嘉庆也成了大清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个让叛军攻进紫禁城的皇帝。

至于嘉庆的死因也有很大争议,据说嘉庆到承德避暑山庄去狩猎时,住在自己寝宫时竟然被雷电击中身亡,于是嘉庆皇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雷劈死的皇帝!也有记载嘉庆是由于积劳成疾,最终猝死的!


嘉庆帝的是一生相当悲剧的,福都让他爹乾隆帝享了,自己资质平庸却要收拾一堆烂摊子。相比于被慈禧掌控一辈子的同治和光绪,嘉庆算幸运多了!


唐古看今


嘉庆皇帝



嘉庆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的爹。1796年登基,1820年驾崩,在位24年,享年60岁。在位前三年,父亲乾隆还活着,他小心伺候即可,父亲去世后,他打倒和珅,掌握了全部最高权力。

道光皇帝



嘉庆在位期间,国内虽然阶级矛盾激化,白莲教还杀进了皇宫,但是毕竟是小打小闹。鸦片战争还没有发生,太平天国也还没有起义,祖宗把疆土的问题算是都解决了,此时的日子对于嘉庆皇帝来说,真是不错的好日子。

光绪皇帝

嘉靖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能当上皇帝确实是偶然,哥哥们死的死蠢的蠢,所以才轮到他。这个人性格温和,做事中规中矩,要说过的憋屈,那是有点过分了,这么好的环境,没有什么事好担忧的。要说过的憋屈,他的孙子咸丰皇帝算一个,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肯定属于第一憋屈的清朝皇帝。


坐看东南了


为什么说嘉庆皇帝是晚清最悲剧的皇帝?我认为,说成最悲剧有点过头了。但是不是悲剧皇帝,我确的也是恰如其份。

嘉庆是雍正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的爹爹。一七九六年登基,一八二0年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享年六十岁。

嘉庆在位其间,也算多事之秋,白连教杀进皇宫。虽说是小打小闹也着势吓了一跳。从这件事后,嘉庆期间却是太平起来了。那时,鸦片战争还没发生,太平天国还没起事,整个朝代还是处于一个风平浪静时。

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他的哥们不是疯的疯死的死蠢的蠢,也轮不到他十五阿哥。嘉庆一生中规中矩,性格温和,要说过得憋屈,那是有些过分了。这么好的环境,没有什么事值得担心与操劳的。要说过得憋屈窝囊,他的孙子咸丰皇帝算一个,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也算一个。只能说,他们遇到了生不逢时上,算自己的命运有此一劫吧了。命中注定,不管嘉庆怎么努力勤奋,封建皇朝周期兴衰定律注定了嘉庆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劲。

首先嘉庆皇帝的处境就尴尬,头有有个太上皇把握权柄,身旁有个老奸巨猾的权臣颐指点使,已过不惑之年的嘉庆,也只得认命。忍气吞声,府首甘当摆设。直到乾隆驾崩后,嘉庆才敢龙颜一怒。如果这份天威早降十五年,可能清朝的历史又要重彩一笔。

嘉庆一心想做个好皇帝,在他的任期内只想有所建树,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父皇乾隆一贯的教悟。但要以儒家保守的思想来治国,不顺应时代朝流,注定是要失败的。接连发生的白连教杀进皇宫,花了两亿两真金白银才平息了白连教闹事。却又来了个夺门弑君事件在紫禁城暴发,差点成了刀下之鬼。

从此,社会矛盾日益上升,嘉庆技穷途末路,治理无能为力,穷于奔命,连局面都难以维持,不得己下罪已诏来掩饰低劣无能的统治局面。朝政结党营私,贪腐成风,嘉庆身边没有一个可信得过的官员,民也不拥官。其实,这是嘉庆的悲催,不得不说,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