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八廓街的風情

在很多人眼裡,西藏是一個與天最近的都城,更是身心與神靈最接近的地方。當我站在拉薩八廓街,我發了條短信給我所有的朋友:“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藍;不到拉薩,不知道空氣有多新鮮;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誠;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

在拉薩,八廓街(又稱八角街)是一定要去的。八廓街位於拉薩市中心,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其歷史幾乎與大昭寺一樣久遠,松贊干布在七世紀定都拉薩,自從修建了大昭寺,就形成了八廓街。八廓街早已成為拉薩的城市標誌,就像王府井之於北京,勸業場之於天津,南京路之於上海一樣。

其實,八廓街並不大,如果不買東西,一個小時就可以轉完。但她卻讓所有在這條街住過的人終生夢繞魂牽,讓所有到過這裡的人留下一個深刻奇特的印象。來到八廓街,人們一眼便可以發覺,街上所有的人都在圍繞著大昭寺以順時針方向旋轉,如同無數顆星星都圍繞著月亮旋轉一般。那時,即使你是初到這條街的遠方遊客,也會情不自禁地隨著這股人流按順時針方向逛街。據說在拉薩,基本有三條轉經的聖道,第一圈是圍大昭寺供奉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的大殿外的廊道,第二圈就是八廓街了,稱“轉八廓”,第三圈可就是繞拉薩市內的大圈了,拉薩人稱之為“轉林廓”。

過去,八廓街兩邊的房子都是帶天井的藏式樓房。現在看到的都是經過改造的新式樓房,樓層不高,一樓為門面,經營工藝品、藏藥和珠寶首飾等。街道中央有統一修建的開放式攤棚,滿是各種瑪瑙、骨質、木質、銀和藏銀做的項鍊、手鍊、戒指、手鐲等,還有法號、香爐、藏刀等。步入八廓街,實際就是進入了一條商業街,街道兩邊的商店、攤位,分明就是藏族工藝品的博覽會。

被八廓街環繞的大昭寺金頂上那閃爍的金色法輪和臥鹿,在陽光中透露著些神秘。傳說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嫁入西藏時,大昭寺所在地周圍是一片沼澤,沼澤中心有一湖泊,置於拉薩城中有如一巨大的魔女仰天而臥。文成公主占卜後確認在此處建寺便可降魔,於是利用眾多的山羊開始馱土建寺。藏語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紀念建寺,佛殿初名“惹薩”,後又名“祖拉康”,是經堂的意思;“大昭”藏語為“覺地”,意為“釋迦牟尼的佛堂”,後來城市的名字也演化為“拉薩”。

大昭寺原是松贊干布為供奉其尼泊爾妻子赤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所建。而北面的小昭寺乃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銅塑鎏金身像。金城公主嫁入西藏後,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移至大昭寺。釋迦牟尼神殿是信徒心中的聖地,也是松贊干布倡導佛法及漢藏會盟的重要見證。我們方開始明白為何這一處地方的寺院門廊有不遠萬里前來朝拜的信徒,有永不停歇的五體投地的磕長頭……

不經意間,我們在拉薩八角街的一個角上被一幢黃色的兩層小樓吸引,只見門上方掛著一幅木製畫,上面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和“瑪吉阿米”四個大字。在西藏,黃色代表著神聖的宗教色,只有寺廟或高僧居住的建築才可以使用,而普通的屋子大都是白色的外牆。那麼這幢黃色的小樓一定有她的傳奇。一打聽,果然讓我們收穫頗多:原來因為它與西藏曆史和西藏文學上一個不同凡響的名字——倉央嘉措有聯繫。倉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達賴喇嘛,他不僅是西藏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宗教領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常走出寺廟深宮,深入民間體驗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並且留下大量的情詩。現在有很多專家認為,這些情詩其實蘊涵著佛法和禪機。

拉薩八廓街的風情

拉薩八廓街的風情

酒館一本遊客留言簿的扉頁上記載著一個浪漫的故事:“瑪吉阿米”是流傳在藏區的一個美麗的傳說。大約300年前,月色星空下,坐落在古城拉薩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館來了一位神秘客人。恰巧,一個月亮般純美的少女“瑪吉阿米”也不期而至,她的容顏和神情深深印刻在這位神秘人物的心裡,從此,他常常光顧此地,期待著與少女的重逢,可少女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位神秘的客人就是倉央嘉措,而他那首美麗的《瑪吉阿米》被藏人遠遠傳唱——“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每當升起那明月皎顏,瑪吉阿米醉人的笑臉,會冉冉浮現在我心田……”

當初他們相見的地方,就是如今的黃房子。我被這個美麗的傳說深深打動了。當時我暗想,如果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體會這浪漫,那便是真的到天堂了。

我們坐在靠窗戶的位置,太陽光不太大,曬在身上暖洋洋地感到舒服。耳邊不時會傳來樓下做買賣的聲音和孩童的嬉鬧聲。這樣的場景可以讓你忘記置身於哪裡,一幅祥和的畫面。

拉薩需要慢慢體味,慢慢了解。一面品嚐著美味的藏餐和特別的拉薩啤酒,一面欣賞著各類的留言,體味著天堂的浪漫……突然我有些頓悟,旅遊是個什麼過程?不就是在發現、探索、驚訝、後悔的同時,品味與頓悟,把古老、現代或者時尚、奇特的文化沉積於心嗎?

漫步八廓街頭,人們不僅感受到西藏最古老城區的古樸,同時也感受到今日的繁榮和文明。雖然外來旅遊觀光的人越來越多,給它的古老風貌添了些現代生活的色彩,可這裡還是體會拉薩傳統、風情和生活習俗最好的地方。最滑稽而自豪地招搖過市的還是金髮碧眼的洋人。他們戴滿各種西藏民間首飾,有時甚至拉上一個喇嘛和他們一起合影。他們一邊滿臉微笑地和人們“哈羅”打招呼,一邊眉飛色舞地到處拍照。大家驚喜地發現,在拉薩能買到幾乎所有的時髦用品,還能吃到花樣繁多的佳餚和時令蔬菜、海鮮;這裡有寬帶網絡,還可到溫泉泳池盡情暢遊。

那天,我們在位於八廓街出入口的大昭寺廣場留影,凝望那頗為神奇的大昭寺的紅白神宮的時候,我猛然間被取景框裡的五星紅旗所觸動。在八廓街,很多屋頂都飄揚著五星紅旗,那五星紅旗在湛藍的天際下顯得那樣的鮮紅奪目,自然,它上面滾動著共和國的波濤風雲,也折射著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的繁榮進步。它迎風飄揚,彷彿時時刻刻在詮釋著民族團結,引領著華夏兒女為追求自由、幸福和富強而奮進不止,這也成為青藏高原一道美麗的風景……

八廓街遊覽提示

1、方向:轉八廓街要順時針方向,如果想買轉經筒留作紀念,也要順時針轉,沿佛殿、靈塔等朝聖時,也要順著時針方向走。

2、時間:逛八廓街別太晚。因為晚上6點之後八廓街一般就變成集貿市場,以賣小日用品為主了。而且街內的小巷子岔道多,晚上很昏暗,容易迷路。

3、舊貨:由於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在八廓街上的攤主們堅信舊的東西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出來。所以他們經常會拿著嶄新的東西說:這是舊東西。其實這只是對於價值的一種肯定,並不表明他們的判斷力有任何的問題。

4、砍價:在八廓街購物,一定要學會和攤主砍價。同樣的一件物品,不同攤主的開價經常能相差10倍。買時多問幾家,別急。不同的東西水分也不一樣,要價最離譜的東西一般就是天珠,買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5、特別優惠:根據古老的習俗,藏族攤主會對自己每天第一位買主和收攤前的最後一位買主比較優惠,並會從第一位買主那兒賺來的錢在貨攤的商品上拍打幾下,以示招財進寶。

鏈接

在藏區特別需要注意的禁忌

1、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屈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座,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2、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受戒的佛教徒在這方面更是嚴格。雖吃牛羊肉,但他們不親手宰殺。藏族人絕對禁吃驢肉、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3、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4、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5、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

6、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信仰苯教的則從右邊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7、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8、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9、進寺廟時,忌諱吸菸、摸佛像、翻經書、敲鐘鼓。對於喇嘛隨身佩帶的護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動手撫摸;在寺廟內要肅靜,就座時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聲喧譁、打獵和隨便殺生。

10、忌用單手接遞物品。主人倒茶時,客人須用雙手把茶碗向前傾出,以表敬意。

11、忌在拴牛、拴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

12、忌用有藏文的紙當手紙或擦東西。

13、進入藏胞的帳房後,男的坐左邊,女的坐右邊,不得混雜而坐。

14、忌將骨頭扔於火中。

15、藏族家裡病人或婦女生育時,門前都做了標記,有的在門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門口插上樹枝或貼一紅布條。外人見到此標記,切勿進入。

16、藏族一般不吃魚蝦、雞肉和雞蛋,不要勉強勸食。但現在這類飲食習慣已有很大改變。

17、每人均有凶日和吉日。凶日中,一切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在家裡唸經或出去朝佛。人們相信藏曆的每一個地支終了、第二個地支開始時是一個凶年,如每個人的13歲、25歲、37歲、49歲(以此類推),都是凶年或“年關”,要特別小心,只有多唸經、放佈施才能避免災難。

餐飲介紹

拉薩是整個西藏食宿條件最好的地方。飯店中,主要以藏菜、川菜為主,幾家旅店內的餐廳同時也供應尼泊爾和印度菜。每間菜館的價錢相若,惟川菜價格比內地貴。凱拉斯飯店旁水餃店裡的水餃和林廓東路上全味大碗麵的川菜都不錯。

西式餐廳大都集中於遊客比較多的北京路,幾乎每間旅店的餐廳都供應西餐。其中八廊學旅館餐廳所供應的西餐,水準不俗,值得一試;雪域旅館的餐廳懷舊氣氛甚好。雪域旅館斜對面,面向大昭寺廣場的剛吉餐廳,供應藏菜為主,雖然這裡的犛牛牛排奇韌無比,不過這個二樓餐廳的無敵街景,的確值得一坐,一壺紅茶,一瓶啤酒,再加一份藏式水餃,大昭寺眾生相,足夠讓人看上半天。

部分旅店附設藏式餐館,要是捨得掏腰包的話,位於北京中路,在布達拉宮前面的“雪神宮”乃上乘選擇,吃一頓正宗藏餐要百多元,這裡的生牛肉可分拌汁和風乾兩種吃法。也可嘗一下當地的酥油茶,在布達拉宮西側有許多茶攤,但不要喝甜的,那是哄老外的。宇拓路藏醫院旁邊的宮廷藏餐,牛舌、咖喱飯都很地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