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拉薩布達拉宮

城市概況

拉薩又稱“日光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首府,西藏第一大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首府,長期以來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是一座具有1300年曆史的古城。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地理座標為東經91°06′,北緯29°36′海拔3650多米。東鄰林芝地區,南與山南地區交界,西連日喀則地區,北接那曲地區。南北最大縱距202千米,東西最大橫距277千米。總面積29518平方千米。總人口57.61萬人。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薩城進入了新的時代。1960年,國務院正式批准拉薩為地級市,1982年又將其定為首批公佈的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拉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遷到拉薩。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暢遊中國100城等榮譽稱號。

2017年,拉薩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拉薩名列其中。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歷史沿革

拉薩史稱“邏些”,是我國曆史文化的名城。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遷到拉薩,後歷經千年發展,逐步形成了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0年1月,設立拉薩市;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拉薩市成為自治區首府。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

拉薩城始建於公元7世紀,之前這裡叫臥馬塘,是蘇毗部落管轄的放牧場。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轉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王朝,並修築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達拉宮等寺廟宮殿。傳說松贊干布驅使山羊背土填塘修建大昭寺,人們便以“惹(山羊)薩(沙土)”作為這一城市的名稱,在漢文古籍中稱“邏些”。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前來朝佛的人日益增加,於是圍繞大昭寺逐步建立旅館、商店、民宅、官府,形成了一條環形的八廓街。因為佛教的興盛,藏族人民把這個城市視為“聖城”,於是“拉薩”(意為聖地或佛地)之名便取代了原有的名稱。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崩潰,伴隨公元11世紀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興起,拉薩成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納入統一版圖,元、明中央政府先後在西藏地方扶持薩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轉移至日喀則的薩迦和山南地區。13世紀中葉,前藏十三萬戶長之一的蔡巴,在拉薩東面修建蔡巴寺、貢唐寺,此後歷代蔡巴戶長組織力量疏通拉薩河道和加固河堤。14世紀中葉,帕木竹巴地方政權取代薩迦地方政權後,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薩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強化了拉薩的宗教“聖城”地位。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冊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以拉薩為政權的中心,拉薩城市有了新的發展。著名寺院在這一時期都有較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擴建,對拉薩的城市佈局產生了影響。布達拉宮的重建及其以後的增修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規模。七世達賴喇嘛時期,在布達拉宮以西約2公里處建起了羅布林卡,以後迭經擴建,成為佔地36萬平方米的大園林。由此形成以布達拉宮為中心,輻射八廓街、羅布林卡周圍約3平方公里的拉薩古城。

195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拉薩,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2011年拉薩市人口更是達到了57萬人。

歷史文化


節慶

藏曆新年:藏族人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拉薩民從藏曆十二月份就作過年準備,農曆初一,是藏曆新年的第一天,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家派人到河邊揹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吉祥水,從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彼此走訪,拜年祝賀,此活動持續三五天,藏曆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莊舞、弦子舞,在六絃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

牛王會:牛王會從農曆八月十五日開始,一般延續十多天,有時甚至歷時一個月之久。人數常達千人以上。在牛王會期間,人們請黑叭唸經、吹犛牛角、宰殺數十頭犛牛或上百隻羊。由於牛王會耗資巨大,所以近百年來這種大規模的牛王會僅舉行過一次。參加牛王會的成員都具有共同的血緣關係,它還屬於祖先崇拜的文化節日之列。

傳昭大法會:是西藏最大的宗教節日。屆時拉薩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薩大昭寺。此法會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於1409年在拉薩舉行的祈禱大會而延續下來的,此後,規模不斷地擴大和豐富,使祈願大會成一個固定的宗教節日,其規模不亞於剛創立之時。

酥油花燈節:藏曆元月十五日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白天,人們到各寺朝佛祈禱;夜晚,拉薩八廓街舉行酥油花燈會,滿街搭起各種花架,上面擺滿有五顏六色的各種神仙、人物鳥獸和花木形象,還有木偶表演。夜間,郊區農人進行載歌載舞,對歌比賽,有時延還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薩噶達瓦節:藏曆四月十五日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及圓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藏曆這一天,藏族男女身著節日盛裝,按照他們的傳統習俗,成群結隊地彙集在雄偉的布達拉宮背後的龍王潭舉行這聖大的節日。

沐浴節:是藏族人民具有一種傳統的節日,沐浴節要進行五六天,節日期間,無論城鎮還是鄉村,農村還是牧區,人們攜帶帳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

雪頓節:雪頓節是西藏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雪頓”的意思就是酸奶,雪頓節在十七世紀以前是一種純宗教的節日活動,按藏傳佛教格魯的規定,每年的藏曆六月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準外出,以免踏傷小蟲,到藏曆七月一日解禁的日子,他們紛紛下山,這時農牧民要拿出準備好的酸奶敬獻。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節日期間,藏族人民三五成群,男女老少相攜,揹著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有的還搭起帳篷,地上鋪上卡墊、地毯,擺上青稞、菜餚等節日食品湧入羅布林卡內,自治區各機關單位還將大型的文藝活動,學術研討,經貿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期間,使場面更加熱鬧非凡。

賽馬節:賽馬是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閒暇之餘集合、交流農牧業 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間傳承流播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賽馬不僅以母題形式在節日中顯現,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對馬濃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民族傳統的“賽馬節”,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您久的歷史。

望果節:“望果”節是藏族人民一年一 度祝農業豐收的節日。每年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節日盛裝,有的打著彩旗,有的抬著青稞、麥穗紮成的豐收塔,豐收塔上繫著潔白的“哈達”,舉著標語,有的敲鑼打鼓,唱著歌曲和藏戲,有的抬著毛主席像,繞地頭轉圈,繞圈後,人們攜帶帳篷,青稞酒,一邊說古道今,一邊狂歡暢飲,有的還舉辦傳統的賽馬、射箭、賽犛牛、騎馬拾哈達和歌舞、藏戲比賽。

地名由來

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拉薩”,藏語翻譯為口頭語言“是”,做事只需敬順佛聖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確,不容置疑與改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是通“寺”與“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薩市。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

風俗民情

以布達拉宮和八廓街為中心的拉薩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龍德慶縣。縱目眺望拉薩城,郵電大樓、新聞大樓、拉薩飯店、西藏賓館及各色建築物星羅棋佈,互為參錯,連連綿綿,一片新輝。站在布達拉宮頂上俯瞰拉薩全城,整個拉薩市區到處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廓街一帶飄揚著經幡,盪漾著桑煙。在這裡,密佈著頗具民族風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著來自藏區各地的人們,他們中許多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傳統服裝,那彷彿從不離手的轉經筒和念珠顯然表明佛教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注意事項

1、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殺生,受戒的佛教徒在這方面更是嚴格。雖吃牛羊肉,但他們不親手宰殺。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2、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3、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信仰苯教的則從右邊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4、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5、進寺廟時,忌諱戴帽子、吸菸、摸佛像、翻經書、敲鐘鼓。對於喇嘛隨身佩帶的護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動手撫摸;在寺廟內要肅靜,就座時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忌在寺院附近大聲喧譁、打獵和隨便殺生。

6、忌用有藏文的紙當手紙或擦東西。

7、走入鄉村,藏族家裡有病人或婦女生育時,門前都做了標記,有的在門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門口插上樹枝或貼這一條紅布。外人見到此標記,切勿進入。

風景名勝


拉薩有許多古蹟遺址,布達拉宮、大昭寺和羅布林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旅遊景點有哲蚌寺、色拉寺、小昭寺、宗角祿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薩清真寺、曲貢遺址、西藏博物館、藥王山、直貢噶舉派寺廟群等,主要商業區有八廓街、宇拓路步行街、拉薩百貨大樓等。周圍具有經濟價值和醫療作用的地熱溫泉遍地,堆龍德慶縣的曲桑溫泉、墨竹工卡縣的德中溫泉享譽整個藏區。

拉薩市主要景點:
  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位於拉薩市的中心的紅山上,最高處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從山腳入口處到頂端,一共有900多級石階。布達拉宮由紅宮、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居中,白宮橫貫兩翼,紅白相間,群樓重疊,是集宮殿、城堡、陵塔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布達拉宮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大昭寺,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佈局規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大昭寺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大昭寺

大昭寺羅布林卡,羅布林卡位於西藏拉薩西郊,始建於十八世紀,建築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蹟最多的園林。內有拉薩唯一的動物園。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閣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後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於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它的北側設有噶廈的辦公室和會議室。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羅布林卡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納木錯,納木錯湖面海拔4718米,東西長70千米,南北寬30千米,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中國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納木措湖濱廣闊、水草豐美,是全年均可放牧的天然大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野犛牛、巖牛等眾多野生動物也經常出現。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納木錯湖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納木錯湖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哲蚌寺,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寺廟規模宏大,有經殿6座,僧院4座,並擁有大量珍貴文物。在每年藏曆六月三十日拉薩雪頓節這天,人們齊聚哲蚌寺,以此為中心展開盛大的慶祝活動,曬佛、藏戲等節目,非常熱鬧!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哲蚌寺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哲蚌寺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哲蚌寺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哲蚌寺


哲蚌寺藥王山,藥王山與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咫尺相對,兩山之間有市內的一條主要幹道穿過。過去,兩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層是門洞,是拉薩城的門戶。60年代拉薩擴建,拆掉了佛塔,幾十米寬的柏油路拉開了兩山的距離。有人認為斷了神脈,曾想法用經幡將兩山連接起來。每年藏曆年來臨時,虔誠的信徒都要來此將新幡掛上。現已重新以塔相連。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拉薩藥王山米拉山,米拉山途經墨竹工卡縣。米拉山高達5013米,聳立在拉薩之東,米拉山對於西藏高原的千山萬仞來說,雖然不過是一座小小的山體,但它卻和南部的布達拉山構成了一條南北向的分水嶺,橫於東西向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之中,成為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米拉山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米拉山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米拉山


歷史文化名城——拉薩

米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