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诸多儿女面临困境,身在北京王府的载沣怎么样了?

至1939年从天津回到北京后,载沣便一直待在了北京,虽说期间溥仪等人考虑到时局的动荡,担心载沣待在北京并不安全,也有意让他去安全的地区避避风头,不过载沣却不为所动。这时候的载沣已经五六十岁,实在是不愿意再折腾,自始自终,他都希望能够安然的待在自己家,而并非他乡为客。事实上,因为有着溥仪这层关系,在载沣回到北京后,醇亲王府的安全境况相对来说较好,而载沣也在王府之内过了几年相对清闲的日子。

抗战胜利后,诸多儿女面临困境,身在北京王府的载沣怎么样了?

当然,在这段日子有喜亦有悲,喜的是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日本儿媳妇,并且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块尽享天伦,可谓是家庭之大幸。而悲的是,在1942年,载沣的侧福晋邓佳氏久病不愈,最终离开了人世。很明显,相比于正妻瓜尔佳氏的刁蛮任性,邓佳氏更得载沣之心,并且瓜尔佳氏早年去世,一直以来都是邓佳氏陪在载沣身边,为载沣处理着一些繁杂琐事,俨然是众人眼中的贤妻良母。所以,邓佳氏的离去,对于载沣的心理打击甚大,恰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的那般:“侧福晋邓佳氏逝世,衰感弥深,悲恸不已”。

然而,随着中日之间的战争拉锯,日本逐渐陷入长久而焦灼的泥潭之中,一时难以自拔,展现出疲态之势。这时候载沣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日本失败是迟早的事,只不过这时候载沣内心难免会有着常人难有的复杂情绪。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从来不希望中国为日本所侵占,并且长久以来都拒绝同日本人合作。而另一方面,他的儿子女儿们却处于日本人的控制之中,如果日本人失败,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说日本人会如何对待他的孩子们,就算是国人们恐怕也很难容的下他们。故而,载沣不禁绷紧了心弦,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介了解到战争及政治局势,以这种方式来默默的关心着子女们的安危。

抗战胜利后,诸多儿女面临困境,身在北京王府的载沣怎么样了?

果不其然,1945年七月七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抗战战局面已转守为攻,自此日本军队在战争中频频失利。八月,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后投下原子弹,而苏联也正式对日本宣战,日本陷入多国包抄的局面,惟有投降一途。而在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也宣告覆亡。既然局势已豁然开朗,那么载沣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于公则喜,于私则悲。

很明显,在抗战胜利后,全国都在欢欣鼓舞,而载沣此时最大的关注点却在东北。随着日本的投降,伪满洲国自然也土崩瓦解,而作为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却不知路在何方。其实不仅仅是溥仪,载沣的二儿子溥杰、韫龢、韫颖等四个女儿,婉容、嵯峨浩等人都下落不明。可以说,载沣的绝大部分儿女们,在此时此刻都陷入了困境之中,尤其是身处北京的载沣难以得到儿女们的音讯,只能心里干着急。

正是因为心中有牵挂却难以释怀,故而载沣的身体情况也受到影响,已然不能够长时间的站立,这样的日子又过了许久。直到日本儿媳妇嵯峨浩的再次到来,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成群结队,而仅仅是嵯峨浩只身一人,也并无先前的热闹非凡,却倒是增添了一丝冷清。嵯峨浩此行是被逮捕去上海,途经北京,获得允许探望亲人。不过虽说时间短暂,但是载沣却也颇为满足的,至少能够稍微得知儿女们的近况。

抗战胜利后,诸多儿女面临困境,身在北京王府的载沣怎么样了?

从嵯峨浩口中得知,溥仪、溥杰等人都还活着,只不过需要接受法律的审判,难以归来。其实嵯峨浩是出于好意不忍告诉载沣具体的真相,实际上在溥仪溥杰等人都被苏联人俘虏,而末代皇后婉容更是死无其所,总之,时至如今,载沣的儿女们大多颇为落寞。而如今载沣能够做的,就是守在王府,盼望着儿女能能够平安无恙的归来。

不久过后,二女儿韫龢一家与三女儿韫颖一家都回到北京的醇亲王府,正值时局大变之期,她们的身份也从皇妹变成了普通人,可是因为并没有普通人的生计,故而过的倒是颇为艰辛,只能回到北京来投靠父亲。而对于女儿们的回归,载沣也颇为高兴,长久同儿女们失了音讯,见到女儿们平安无事,作为一个父亲,要比任何都更满足。此时载沣庆幸的是,无论儿女们在外如何艰辛,在这里总归还算是有一个家,这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