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拿地後為什麼喜歡高層、低層共同開發著賣?這種樓盤買高層還是低層?

木西文武


這主要是容積率的限定,容積率2.0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容積率可以規劃成高層+小高層+多層、小高層+多層、高層+多層的形式,前面兩種情況增加建築棟數,而採用高層+多層的形式,減少了建築棟數,加大樓間距,樓間距越大,提升了居住品質,採光、通風、綠化景觀面積都會好,像這種情況,有的樓間距可以達到100多米,有的也稱為“低密度高層”。

從銷售上,採用高層+多層的排列形式,提升了項目品質,有利於銷售,相對來說,多層有稀缺性,好賣一些,價格也要高一些。

至於買高層還是多層,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考慮,從宜居性上來說,多層要好一些。


駿策論


我作為開發商企業內的一員,也曾經參與過幾個新地塊的開發,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不是開發商喜歡高層、低層共同開發,而是開發商不得已而為之。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容積率的問題。我們知道開發商要要拿地,而拿地的時候,該地塊是已經有了各種規劃條件的,而容積率就是最主要的一項指標了,所以對於該地塊的開發密度是鎖定的,要就是說這塊地裡面能蓋多少面積的房子是固定的,那麼在房企設計規劃的時候,就只能在這個容積率指標內進行裝面積了。

如果純蓋高層的話,樓位太多,密度太大,不被允許;純蓋低層的話,容積率裝不滿,造成浪費,所以只能結合兩種產品一起做,這樣剛好能按照要求的容積率指標把整個地塊的建築面積填滿,僅此而已。所以說,不是開發商喜歡不喜歡的問題,二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樓盤買高層還是低層?

那麼現如今的市場上,一般的開發商都會做幾棟高層,然後做一定的洋房產品或者疊拼別墅,這樣既能形成價格差,洋房及疊拼又能賣高價,對於企業獲利是最有利的。高層主要還是圍繞剛需來做一些小戶型產品,就是為了跑量的,而底層的洋房或者疊拼來說才是開發商獲利的產品,所以一般的小區在規劃設計的時候,就把高層設計在沿街或者靠北,這些相對價值點比較低的位置上,把中心部位或者靠南這些給洋房,主要還是考慮到日照。採光、舒適、安靜等這些方面考慮的。

對於個人該如何選擇,這就要看自己的需求和經濟實力了。如果你是剛需,我建議還是先買高層吧,畢竟高層的價格和洋房的價格相比還是較低的,而洋房產品一般面積較大,總價較高,所以一般的剛需是難以承受的,這種產品更適合於剛改或者再改客戶。


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或私信我,我們一起探討。

超哥說房產


開發商高層低層共同開發,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容積率、增加小區視覺層次感以及豐富商品房種類面向更多人群!

作為建築設計師,從業八年多來,獨立規劃設計了許多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之前,首要的是對接開發商,所以,對於從拿地開發,到設計完成的過程是非常瞭解的!




從一個拿地塊到完成方案圖、施工圖,最終形成能銷售的商品房,各階段都有很多人在參與。其中決定最終商品房佈局的最直接指導因素就是規劃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方案的形成,有很多制約因素。最主要的有以下幾方面:

1.規劃設計條件

2.市場需求

3.開發商對地塊定位

4.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5.當地領導的意見

以上五點是商品房是高端低端品質、樓棟數、高層多層、戶型配比等方面的決定因素。綜合以上幾方面的意見,就會形成您現在所買房子的佈置方式。


下面根據我做的實際項目具體介紹一下各方面對項目方案的影響

1.規劃設計條件

規劃設計條件是政府出讓土地的時候已有的前提條件,是根據城市整體規劃確定。裡面確定了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地率、規劃退線、限高、日照要求、停車位配比等基本的要求,這個是地塊規劃設計的前提。




2.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也就是各地方人們的買房需求,是剛需還是改善型,是三室要求多還是兩室,高層賣的好還是多層,消費水平怎樣,家庭結構大部分是怎樣,其他樓盤情況怎樣。地域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比如一線城市,大部分是小戶型,由於單價高,所以總價早控制在大部分人買房的預算內。小縣城最近幾年就流行三室及以上改善型住房,也可能有幾代人共同居住。

3.開發商對地塊定位

開發商不是慈善家,他們要把這個地塊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就要詳細考察當地市場,以及當地其他樓盤情況,然後確定整個項目定位!比如主打高端、中高端品質或者做針對大眾的能快速消化的產品,快速回籠資金,減少成本。也有做混合型的,中高端劃定一定區域,採用最好的位置和戶型、層數、景觀來體現。中端或者普通的相對集中,一般設置在地塊邊角位置,常常採用高層,來彌補高端拉下的容積率。這樣做各個品質商品房都可以包含,針對的人群面也會廣闊一些。


4.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設計師根據以上各方面的意見,進行規劃設計。劃分地塊區域、佈置樓棟、計算日照、確定層數、規劃路網、協調景觀……再加上自己團隊的設計理念(比如體現當地文化,山水田園中式,還是氣勢恢的歐式等等)。

這個過程時間會很長,設計師會修改很多版本,反覆協調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達到一個既滿足規劃設計條件、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甲方地塊利益最大化、和包含設計師設計理念的產品方案。

設計師為了開發商利益最大化,一般會用足用地紅線退線內的地塊,根據日照和消防確定樓棟數和層數。層數一般有幾個開放商控制成本的節點,6層、9層、11層、18層、33層。





5.當地領導意見

規劃設計方案完成之後,需要通過政府的通過,一般政府會召集規劃建設局、電力、燃氣、熱力、供水、城管、消防等部門舉行方案評審會。本著對城市建設添好磚加好瓦的態度對方案提出意見,比如顏色選擇,沿街層數限制,每棟樓單元個數限制,出入口的協調等等。通過規劃意見之後,設計院就可以往下進行施工圖設計了,沒有特殊情況,商品房的最終佈局就是規劃會通過的方案!

結語:通過以上分析,一個小區有高層和底層混合,是受到規劃設計條件層數限制、當地市場需求、開發商小區品質定位和成本控制、設計師根據國家規範和設計理念、規劃評審會的意見等各方面影響的最終結果。

我是設計院車工,從事建築設計,從建築師角度為您解疑答惑!歡迎關注。關注作者不迷路。 最後,碼字不易,多多支持!


設計院車工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高低配樓盤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樓盤的容積率,樓盤的容積率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樓盤的品質,樓盤的容積率還要滿足城市控規,因此很多時候全部建設高層建築的話,容積率很難得到保證,所以好低配的建築產品,一來能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二來能起到宣傳的底容積率配置,三是,高低配產品是開發商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高低配產品才普遍存在。

二是、樓盤的規劃佈置要滿足設計要求,比如光照時間等等。

三是、高低配產品能滿足不同的城市人群,剛需人群,中層人士的購房選擇,客源更廣泛,更便於樓盤銷售。

對於這種樓盤到底該怎麼購買,其實同屬一個小區,享受同樣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除了個人經濟實力和個人喜好以外,其實沒有什麼差別,看你自己的情況吧,未來的升值保值的能力也是一致的。現在的高端樓盤,一般不會出現這種配置,這種樓盤佈置片剛需和剛改一類的。

所以買這類產品的看區域配置,如果屬於城市的一流配置,小區的品質也不錯的話,經濟不錯的話可以購買洋房。

希望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地產與情懷


涉及到一個購房時機的話題,這類話題聊的相對少,所以藉此問題聊一聊!

首先來談談開發商同期推高、低層產品的現象,這種現象總體看都有“試水”的成分,至於試的什麼水,得分中小盤和大盤兩類情況看!

在此之前,科普兩個基本概念,分期開發和分期銷售;

分期銷售,一種銷售策略,不論大盤還是小盤,大部分樓盤都會實行分期銷售策略,因為推盤需要有一個人氣聚集和氛圍形成的過程,所以一般樓盤都會採取分期推盤策略,前期鋪墊,中期高潮,後期收尾!當然,也有整盤銷售的情形,多見於小盤、mini盤、網紅盤,前期功課做足,市場氛圍火熱,房企想快速回籠資金的情形下才會出現!

分期開發,一種開發策略,多見於大盤,為房企立足於資金平衡及滾動開發的考量;一般將小資本投入項目、利於資金迴流項目(可售易售快售產品項目)、易開發的項目放在前期開發,而大型配套、自營項目等放在後期開發,政府強制要求的配套項目例外!

回到“試水”話題,上文講到分兩類情況!

第一類,中小盤!

對於中小盤來說,試的主要是各類產品的市場熱度,便於後期產品的價格定位,以達到利潤最大化;主要目的是為後期產品定價的試水,首期高溢價產品(低多層產品)的投放量一般會比較少,等氛圍和熱度起來之後才大量投放高溢價產品;

此外,同期推多種產品還是為了吸引多層次的客戶;

第二類,大盤!

對於大盤來說,試的主要是各類產品的市場需求度,便於後期開發產品的產品定位;大盤一般都是分期開發的,報批也很可能分批報規報建,前期開發的產品試水可為後期產品定位和配比提供依據,靈活調整產品策略,對於不暢銷的產品可以在後期取消或者調低配比,相反,對於熱銷產品則可以在後期開發產品中調高該產品配比!當然,對於定價、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需求也是同時推高、低層產品的原因;

不論大盤、小盤,一般都會實行分期銷售,人氣和熱度的聚集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對於追求高性價比或者相對低價產品的朋友,可以選擇在首期或者尾盤下手,首期產品所處位置一般相對弱勢,尾盤產品多是別人挑剩下的,當然,運氣好可能可以撿漏到別人退房的產品;對於追求較好產品的朋友可以選擇在中期推盤時下手,樓王就在此階段推出,但價格相對偏高;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購房時機!

補充一點,年底有一波衝業績行情,開發商一般會在年初設定銷售目標,年內要完成xxxx億元的銷售額,年底時,如果距離年初的銷售目標差距較大時,就會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以實現或者儘量接近自己年初吹出去的牛,趕巧的朋友,年底也不失為一個撿便宜的好時機!


夏日冷霜


從社區規劃和設計上來講,首先,容積率是政府規定的,多大的地塊在哪個地段,允許建多大總建面的項目,然後是綠化率也有規定,必須達到規定指標。從項目整體設計說,不同高度的建築錯落有致,更有設計感更美觀,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從市場需求來考慮,不同的購房者喜好需求不一樣,有喜歡住的高看的遠的,有喜歡住電梯不希望太高的,有喜歡得房率更高的多層爬爬樓梯,高層、小高層、多層因為類型不同,可以設計的戶型及品質可以多樣化,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項目賣的更好更快!


海外房產那些事


謝謝!

開發商拿地後是否喜歡高層、低層共同開發?

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一塊地在掛牌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限制條件,比如容積率、限高、建築密度、建築退讓距離、綠地率等等,這些條件基本上限制了你的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其次,每個開發商都有自己做產品的風格,有的專門做高層產品、有的專門做洋房低層產品,由於有了前面土地出讓的各種條件限制,再加上每個開發商都是商業趨利的企業,必定會把指標儘量做到最大化,不浪費一點點的資源,所以會出現高低結合的產品;

第三,同時還要結合項目所在地的市調情況,老百姓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做到適銷對路,項目銷售才會順利!


地產智匯


又騙老百姓進城買房子,城裡住著物業費、停車洗車費每月就得一千多元,住70年後產權收回,下輩人還不能繼承。在農村住房不花錢,院子裡可建車棚,自來水洗車,可種蔬菜果樹,空氣也好,何必頂著高消費的壓力住城裡,都不買房才是最好的調控,房產稅不出臺絕不買。


特立獨行方能長遠


高低層混著蓋,是設計問題,涉及到地質結構、容積率、採光度、整體協調、城市美觀等多方面原因決定的。是規劃部門根據有關法規決定的。開發商能左右的因素實在整體框架設計下的有關房屋的樣式、戶型、套內面積和綜合配套等等整體內部的因素。


問問答


高層低層一起開發,主要是現在小區地皮大,都開發高層會擋住採光,一般都是三面都是高層,中間和另一個面為多層,這樣不影響其他樓棟的採光,最大化利用地皮

同一個小區的話個人覺得多層和高層區別不大,無非多層的樓層矮,同一個小區綠化與物業環境沒有啥大的區別,多層的戶型相對更大一些,價格也貴,同小區買多層的三四樓和高層的三四樓效果不是太明顯,價格差的卻很多。而且物業費也比高層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