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武平这个古老村庄有了崭新变化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武平这个古老村庄有了崭新变化

图为亭头村村景。

武平县桃溪镇亭头村是省定革命基点村,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据《武平县志》记载,“亭头”一名可追溯至宋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古老村庄,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还曾是县苏、区苏政府所在地。

艰苦卓绝的亭头阻击战

1933年秋,(武平)县、(桃溪)区苏维埃政府撤出亭头后,只有县游击大队和独立团巡回其中,县游击大队在邹兴龙(桃溪新兰村人)领导下,为保卫亭头进行了坚决斗争。就在县、区苏维埃政府撤走不久后的一天早晨,敌人汇集十几个乡村的民团武装约1000人向亭头赶来,妄想洗劫、踏平亭头。好在游击队料敌在先!当敌人的前锋部队进入30米射程时,邹兴龙立即举枪击毙了敌首,同时一声令下,村中土铳、长龙、土炮震天动地,敌人乱作一团。

游击队乘胜追击,广大群众也拿起武器,向敌人猛烈反击,有的敌伤兵负隅顽抗,就被愤怒的群众砍下首级,悬挂桥头示众。这次阻击战,打死匪敌10多人,缴获枪支10多支,驻在塔里村的红军特务连也闻声赶到,共同歼敌,欢庆胜利。

亭头反击战胜利后,敌人对亭头人民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组织各种力量,到亭头掳掠财物,捉人勒索,火烧店屋,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亭头人民不屈不挠,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此后的一段岁月,亭头人民同保安团作斗争、和县自卫队作斗争,一次次粉碎敌人的进攻,直至武平全县解放。

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岁月如歌,时光流淌,当年的英雄儿女、光辉事迹都已化作历史记忆,激励着今天的人们大力开展经济社会建设,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时值暮春,沿着亭头河边村道行走,入眼尽是生态美景和村民笑颜。村支书兼村主任李凤进带着我们走进了村中的“春园别墅”,他介绍:“春园别墅的建筑年代较为久远,损毁较为严重,去年,桃溪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进行修缮,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亭头的红色历史是当地人民引以为豪的。近年来,得益于市、县、镇各级的高度重视,亭头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利用。李凤进告诉我们,除“春园别墅”已实施修缮外,“三苟居”“宝善居”的修缮工作也已经上报县里。因为村里以山地为主,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亭头村民以外出经商务工为主,与整个桃溪镇一样,主要从事不锈钢行业。让李凤进感到特别高兴的是,2016年大学生李升华带着水产养殖技术回到亭头创业。李凤进等人积极帮助李升华的水产养殖基地选址、筹资,目前基地已经开始出产淡水鲈鱼。

在乡村建设方面,近年来亭头迎来了不少让村民高兴、让村子面貌提升的喜事:改造危桥,新建大桥,硬化道路,建设“祥安小区”新村,新建防洪堤和生态水系……一项项工程的实施,让古老村庄有了崭新变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李凤进说:“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两委一定会借好东风、积极作为,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亭头。”(来源:闽西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