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超过日本以来,韩国就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国,韩国两大企业LGD(LG的子公司)和三星也长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占据前2名。数据显示,LGD和三星在全球显示器拥有的市场份额超过40%,

不过,由于中国面板企业先后参与,这一局面正在逐渐被改写,韩国在面板产业的绝对控制权正在被动摇。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据外媒报道,日前全球最大液晶企业LGD发布了最新一季得到财报,财报显示,2019年7月至9月,LGD的销售额为5.82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4.6%;营业亏损为4370亿韩元,由同期盈利(1400亿韩元)转为大幅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LGD时隔8年首次出现亏损。作为液晶面板行业的龙头,LGD面临亏损意味着公司处境可能迎来了风险。

就在财报发布的几乎同一时间,LGD的社长也向全体员工发出了一份邮件,邮件提到,"公司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这是该社长上任以来首次向员工发信。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亏损的不只有LGD,今年早期三星的面板业务也遇到了。根据三星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涉足三星的有机EL面板和液晶面板业务的部门亏损5600亿韩元,为三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似乎是早已认识到经营不利,从数年以前,三星就被报道有不断关闭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趋势。

有日媒指出,中国企业产能大幅增加是造成韩国液晶面板业务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并给了数据,国际知名调查机构IHS马基特公司的统计显示,2019年面板需求同比增加5%,但面板供给量却增加了10%。从不可一世的面板霸主,到液晶面板部门出现亏损,韩国面板产业的困境难道是中国企业竞争带来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韩国面板企业未来的路还好走吗?会不会被中国超过呢?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屏幕是电子设备中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之一,2004年,中国电子行业迎来了平板显示器替代CRT(阴极射线显像管)的时代,当时国内所有彩电企业都打出了平板彩电的旗号,一时之间,中国国内彩管行业迅速进入凋零状态,因为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彩管企业都押注CRT产品,接过国外企业甩掉的生产线。伴随着液晶平板的面世,2007年~2012年,中国"八大彩管厂"相继破产,中国彩电工业险些陷入到对国外平板的高度依赖中。

不过,作为国内液晶面板龙头企业,2003年,京东方的一个动作成为了改写中国显示器产业历史的关键一步。2003年,借助亚洲金融危机的机遇,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集团的液晶显示器业务,迈入液晶平板显示器领域。与传统彩管工业采取的"中外合资、引进产线"的经营方式不同,京东方选择了"海外收购、自主建线"的模式。此后,京东方与日韩面板企业经历了多番合资收购,逐步挺进了液晶面板产业的第一梯队。

京东方在液晶面板业务取得的经验,也给国内同行带来了希望。在京东方发展液晶显示业务期间,

天马微电子、由TCL联合成立的华星光电等国内企业也成功进入了液晶面板行业,并成为龙头企业。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中国面板企业实现了快速崛起。

2009年,京东方开始筹建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没过多久的2010年,华星光电也在深圳自行设计、自主建成了液晶面板8.5代线。随后,它们迅速扩张产能,并不断改进生产线,目前,它们已建成全球最先进的10.5/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随着它们的液晶面板产能迅速成长,至2018年它们已跻身全球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前五名,其中京东方更在去年首次超越LGD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在中企的激烈竞争之下,韩国的液晶面板业务会遭遇亏损也就不难奇怪。

不过,中国面板企业还不能高兴太早,因为随着中国液晶面板产能大幅扩张,全球显示面板行业又面临新一轮的技术变迁,从液晶面板迈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眼见中国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已经处于强势崛起的状态,韩国面板企业也顺势将资本和大力集中于新的显示屏研发和生产。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在手机、平板、高端电视等领域的面板市场,OLED面板已经成为了主流,韩国面板企业尽可能抢先一步攫取新市场的利润。在智能手机OLED市场,三星显示器占据了9成的市场份额,几乎处在垄断地位,LGD公司也在全球电视OLED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可以说,国内的企业在OLED领域还有巨大的上升的空间。

显示屏技术变迁是大势所趋,经历了当年的彩管淘汰惨痛经历,在液晶面板打下基础的中国企业,自然也能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在OLED领域,京东方再次在国内扮演"领头羊"角色。数年前,京东方已经开始建设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图:来自京东方官网

2017年10月26日,一条轰动业内的消息从京东方传了出来:第6代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开始量产,打破海外垄断。这是中国首条、继三星之后全球第二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意味着中国企业开始拥有推动OLED领域的技术变革的实力。

由于拥有量产AMOLED屏的技术,京东方于去年开始为华为供应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随后国内很多企业都纷纷找上京东方,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方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已经占据近一成的市场份额,在柔性屏领域与韩国企业"共舞"。

中国首条生产线量产后,韩国两巨头业务亏损,3年内或“掉队”?

尽管市场份额暂时不如韩国,但是中国企业正在发力,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应该是趋势,最鲜明的例子就是2018年3月,京东方已经扎入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为苹果笔记本电脑提供面板,目前苹果还在考虑手机业务与京东方一起合作。

据媒体报道,除了中小型OLED工厂,京东方还在新建两个OLED工厂。对此,国际研究机构IHS预估,到2021年,中国的柔性OLED屏幕的产能将会超过三星显示屏。面对中国面板企业的猛烈追赶,韩国整个OLED行业都在发出警告。韩国信息显示器学会会长柳在秀表示,"虽然韩国在OLED领域暂时保持优势,但两三年内预计就会被中国赶上"。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