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車企前三季度新能源答卷:全部不及格

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爐,各大車企前三季度成績單塵埃落定。

前三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88.8萬輛和87.2萬輛,同比增長20.9%和20.8%。增速有所放緩。其中9月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9.9%和34.2%,這已是同比三連負增長。

GGII認為,導致新能源市場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6月底補貼退坡,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上升,另外,限購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放緩,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也是導致新能源市場出現大幅變化的一大誘因。

基於這種市場形勢,各大主流新能源車企的境遇不難猜測。從他們的全年目標完成率來看,據高工電動車統計,截止到第三季度,只有江淮新能源、廣汽新能源及吉利完成在五成,其他均不盡如人意。

造車新勢力目標完成率更是無一例外全軍覆沒,最高是蔚來汽車,也只完成了全年目標的30.58%。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前三季度完成銷量目標75%的進度看,包括主流車企及造車新勢力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沒有任何一家提交及格卷。

12家車企前三季度新能源答卷:全部不及格

比亞迪:三個月衝刺20萬目標勝算有多大?

具體來看,其中比亞迪汽車,以前9個月累計銷售19.26萬輛新能源汽車位居第一,同比增長34.31%,但是也只完成了42萬銷量目標的45.86%。

距離2019年僅剩三個月,比亞迪是否能達成20萬輛的銷售成績?

除去今年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至14,429輛外,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基本維持在2萬輛以上。然而,受6月25日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正式實施影響,從今年7月開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便出現下滑,且從7、8、9三個月來看,其單月銷量降幅在不斷擴大。

7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6,567輛,同比減少11.8%;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6,719輛,同比減少23.4%;而到9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同比跌幅擴大至50.97%,單月銷量僅13,681輛,創下年度新低。

從這種情況看,比亞迪年底翹尾的可能性很低。

北汽新能源:不打算下調目標

去年,北汽新能源銷售15.8萬輛,超額完成8000輛,同比上漲53.11%。今年北汽新能源將這一目標定在額22萬輛。從目前銷售情況看,北汽新能源的完成情況並不樂觀。前三季度,在北汽EU系列的拉動下,前三季度共完成9.84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20.45%,但也只完成了目標的44.72%。

即便如此,據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透露,北汽新能源並不打算下調目標,“目前的市場表現,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目前,北汽新能源的全新品牌BEIJING已於10月15日正式發佈,定位於“大格局純電中級車”的EU7也會在那天同步上市。

這種情形之下,再加上其背後的強大網約車後盾——華夏出行消化產能,北汽新能源最終完成銷量目標也未必不可能。

江淮新能源:銷售目標完成率最高

江淮新能源是目前已統計的6大新能源相關車企中完成率最高的,達到了61.29%,但就9月銷量來看,其純電動乘用車同比下降24.17%,這已是江淮純電動乘用車連續3個月同比下滑。

1-9月,江淮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9萬輛,同比上漲29.82%,在整體銷量中佔比15.28%。

江淮新能源曾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比重達30%以上。

雖然江淮新能源連續3個月銷量不濟,但從該公司的戰略方向可推測的是,銷量的回暖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加上其在新能源技術積累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並在未來還將對旗下E系車型江淮iEV6E、江淮iEV7S和江淮iEV7進行升級,江淮新能源在今年銷量目標完成率上“冒尖兒”更像它在新能源領域異軍突起的一個開始。

廣汽新能源:Aion系列或將持續走強

在過去的9個月中,廣汽新能源算的上異軍突起,其同比增速高達100.18%,累計銷售2.22萬輛。其中Aions表現搶眼,8月單月銷量達到3815輛,連續兩個月進入純電動轎車市場前二名,頗有潛力。

可是面對5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還剩一個季度時間,企業或將倍感“亞歷山大”。

不過,隨著AionLX在10月17日上市,並推出五款車型,且有長續航、大空間、性能方面和智能化方面的不錯表現,廣汽新能源Aion系列的市場評價將愈發走強。

以4萬輛為目標的廣汽新能源在最後一個季度的表現值得期待。

長安新能源:前三季度下跌40%

相比起其它幾個車企不同的累計銷量同比增幅,長安新能源成為其中唯一的“異類”——9月銷量為965輛,同比暴跌87.2%;1-9月累計銷量2.9萬輛,同比暴跌40.09%。

銷量大幅下跌的背後是長安新能源利潤的跌跌不休。截至2019年8月31日長安新能源利潤總額及淨利潤均為-4.24億元,而2018年全年淨利潤還僅僅是-2.27億元。

長安新能源旗下目前共有四款純電動車型。其中去年拿下1.43萬輛銷量的長安奔奔EV,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僅有2274輛,長安CS15三季度下來也只有1396輛的銷量成績。

今年其大部分銷量都來自於逸動EV,得益於網約車市場,逸動EV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1.9萬輛,但是與8萬輛的總目標相比依然相差甚遠。

吉利汽車:各種車型銷量名列前茅

此外,吉利新能源車型今年1-9月,累計銷量5.52萬輛,年度銷售目標為10萬輛,現完成度已過半。

吉利擁有多款車型,且在純電動和插電領域都有涉及。其中幾何品牌作為吉利汽車佈局新能源與電氣化的獨立品牌,首款車型幾何A9月銷量為1184輛,上市5個月累計銷量達7571輛。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吉利汽車純電動產品銷量在所有廠商中排行第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所有廠商中排行第五。

雖然吉利其新能源及電氣化產品銷售成績已經位列前茅,但是,對於其“2020年新能源產品銷量達到90%”的目標來說,依然有一定差距。

進入2019年,國內各大造車新勢力也紛紛進入了“交付年”。不過前三季度,開始大規模交付的造車新勢力僅有蔚來、威馬和小鵬三家,不過這三家企業想要完成全年的銷量目標難度極大。

前三季度,小鵬汽車的銷量達到12,829輛,完成了全年目標的32%,銷量以及目標完成率均排在造車新勢力第一名;排名第二的威馬汽車,前三季度累計交付了12799。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曾表示,目標在2019年交付達到10萬輛,如今還有不到三個月,想要達成目標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蔚來汽車則在造車新勢力“交付之戰”中排名第三,前三季度共計交付1.23萬輛。按照目前的銷量計算,蔚來汽車僅完成了目標的30.85%,同樣壓力山大。

此外,合眾新能源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定為3萬,前三季度僅完成7029輛,完成率僅為23.4%;零跑汽車的銷量目標為1萬輛,前三季度完成509輛的銷量,距離目標更是遙遙無期。

再就是新特汽車,其在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為4萬,不過在年中,公司CEO先越已經將基於車市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主動將銷量目標下調。目前,該公司正在智能、電動、出行、充電領域進行精細化運營,以破局車市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