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数百年的历史,被史学界成为中国的中古时期。这段历史也被称为门阀时代。说起门阀就不得不说“关陇集团”。他们左右天下400多年,影响了北周、隋、唐三朝。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这一概念,最早是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提出的。南北朝时,拓跋氏的北魏王朝分裂成了宇文泰的西魏和高欢的东魏。而南方则是被萧梁王朝统治。

西魏地处关陇地区,在综合实力上不如东魏和梁朝。宇文泰为了对抗这两大强敌,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宇文泰确立了关中本位的立国政策,整合了关陇地区的汉胡各部力量。关中本位文化政策,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延续,以汉文化的礼制为文化根基,促进了关陇地区的胡汉民族的融合。宇文泰参与过六镇起义,他推行的汉化改革相比北魏孝文帝激进的全盘汉化政策更加怀柔,一方面将鲜卑贵族的汉姓改回鲜卑姓氏,并给胡化的汉人赐予鲜卑姓,而另一方面又行周礼,推进汉化改革。

宇文泰还推行府兵制、均田制等,加强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军事优势。府兵制自北魏时期就已经实行了,是一种鲜卑人创立的农兵分离制度。宇文泰仿照拓跋北魏的八部制度,设立了八柱国为政治核心。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他们分别是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其中,元欣作为皇室宗亲没有实权,宇文泰作为全军统帅,其余六柱国分别有两个大将军,共计十二个大将军,分统二十四支府兵。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八柱国家族,就是关陇贵族的前身。宇文泰是北周皇帝;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弼是瓦岗寨首领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更厉害,他是三朝国丈。这也使的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亲表兄弟。从宇文泰开创八柱国制度,到唐朝灭亡,尽管江山两次易主,但本质上来讲,这仅仅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力流转。

尽管隋唐两朝的皇室皆出身于强大的关陇集团,但正是因为太恐惧关陇集团的强大力量,隋唐两朝的皇帝都致力于去以“关中本位”的方式去削弱关陇贵族。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隋文帝杨坚凭借岳父独孤家的势力,跻身八柱国家族,在他获取军政大权后,篡夺了宇文家的北周江山,建立的隋朝,并统一了南陈。谁在关陇集团里做大了就能当皇帝,隋文帝太知道关陇集团的厉害了。所以,他稳固了江山后就开始致力于削弱关陇集团的大隋治国方针。杨坚先是开创科举考试,为朝廷选拔庶族人才提供个合法途径。然后,不惜废掉和关陇集团关系密切的太子杨勇,来表示自己削关陇集团的决心。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隋炀帝杨广继承了父亲的去“关中本位”的战略思想,发扬科举制,重用江南名士。杨广比他爹干的更激进,为了摆脱“关中本位”的束缚,不惜迁都洛阳。修大运河打通南北,将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

远征高句丽,一方面是去除北方的战略威胁,另一方面杨广也有借机重新整合军事的野心。但,战术太冒进容易被反噬,隋末各地的起义最终埋葬了杨氏的江山。最终,出身关陇的李唐势力平定叛乱,建立新的江山。

出身关陇的李唐王朝,虽然也想削弱关陇集团,但有前朝的教训,并不敢走得太激进。李渊和李世民,都坚定地奉行“关中本位“政策。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凌云阁二十四功臣表面上看是唐太宗开明的用人政策,实际上李世民最信任的还是关陇集团的李靖、长孙无忌等人。朝内也形成了关陇集团为主、山东集团为辅的政治群体,靠科举考试提拔的庶族子弟还没有多少出头的机会。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嚣张跋扈,为了自己的利益,长期打压其他政治势力。但是,在武则天出现后,长孙无忌被扳倒,关陇集团这个横跨三朝的中国古代最强门阀,终于开始走向衰弱。

唐代历史,武则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传奇女人,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女性皇帝。武则天是唐并州文水人(今天的山西文水县),她是自西魏以来第一个非关陇集团出身的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如此,她上台后以酷吏政策大力打压关陇集团,尤其是李唐皇室。

中国古代最强门阀贵族,左右天下400多年:关陇集团

武则天又强化科举制度,提拔庶族地主与平民人才。最有名的是“北门学士”,其中范履冰、刘祎之这些人,还一直做到了宰相。

在武则天的铁腕政策打压下,关陇集团开始一蹶不振。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关陇贵族被杀的被杀,南迁的南迁,从此,自西魏至唐朝,统治中国四百多年的关陇集团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