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大明王朝后期,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20年,这一年的七月到九月这短短两个月内,竟然发生了两起极为严重的“移宫案”。所谓“移宫案”,就是皇帝驾崩之后,后妃趁机乱政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期能够占据政务中心,获封皇后再晋为太后,从而垂帘听政把持朝政,群臣则是极力反对,要求后妃移出乾清宫。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在这短短两个月内,由于两代皇帝的接连驾崩,两起极其恶劣的移宫案,两起移宫案的主谋,一个是郑贵妃,也就是万历皇帝生前最为宠爱、生下了福王朱常洵、曾经想为儿子谋夺朱常洛太子位的郑贵妃;另一位则是泰昌帝朱常洛生前的一位宠妃、品衔仅仅只是“选侍”的李选侍,前者尚有情可原,后者则堪称无耻。

一、手握万历遗诏的郑贵妃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驾崩,立下遗诏要立郑贵妃为皇后,也就是说让万历帝驾崩后的郑贵妃当太后,而郑贵妃凭借万历帝遗诏赖在乾清宫,执意要群臣和新帝泰昌帝朱常洛履行万历帝封她为皇后的遗诏才肯离开。

早在万历四十八年的四月初六,万历皇帝重病,而其皇后王氏则是先万历皇帝一步离开了人世,本来没有权利住进乾清宫的郑贵妃趁机以照顾万历帝为由住进了乾清宫,并得到了皇帝遗嘱晋封她为皇后,也就是说,郑贵妃虽然不是下一任皇帝的生母,但是可以在万历驾崩后当太后,即使不能垂帘听政也能够获得极高的政治地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然而,遗诏毕竟是遗诏,万历帝死后才会进行兑现,而郑贵妃既不是万历帝朱翊钧生前的正妻,也不是泰昌帝朱常洛的生母,根本没有资格当万历帝的皇后,自然也不能当太后,所以即使万历帝有遗诏在先,群臣还是极力反对,而郑贵妃执意赖在乾清宫,反而将新帝泰昌帝朱常洛逼的继续住在太子东宫。

堂堂天子住在太子东宫,毫无疑问是宫闱大辱,引得群臣激愤,接连上书将矛头直指郑贵妃和郑氏家族。而此时的郑贵妃并没有理会朝臣的非议,而是向新帝朱常洛送去了几个美女,而这几个美女送过去后不久,也就是新帝泰昌帝登基刚过十天,便重病不起,而郑贵妃安排在泰昌帝朱常洛身边的内侍崔文升则是下了一副“通利之药”让泰昌帝大泻不止,病情再一次加重,病重的泰昌帝根本无法处理群臣们的上书,而郑贵妃身为万历帝的遗孀,群臣既不能当面将郑贵妃赶出去,也不能派人将郑贵妃请出乾清宫。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然而,大臣们的脑子比想象中要活络得多。当时有一位兵科都给事中叫做杨涟,上了一道“别有用心”的奏章:第一,要求追查内侍崔文升给皇帝用泻药一事,意在坐实郑贵妃和皇帝病重这件事难脱干系;第二,要求皇帝收回封郑贵妃为皇后的成命,列出祖宗法制,有理有据地劝说皇帝。而当时的吏部尚书周嘉谟的做法则更为直接,将郑贵妃的侄子郑养性叫到群臣面前,先是以群臣阵容加以震慑,又对郑养性说:万历朝迟迟不立太子就是你姑姑郑贵妃所致,如今泰昌帝病重也和郑贵妃有干系,就算郑贵妃没有非分之想,如今郑贵妃赖在乾清宫想获封皇后无非是想保住郑家的地位和富贵,她若是移出乾清宫,群臣在此可以保证郑家富贵荣华,若是郑贵妃不肯移出,别说富贵和地位,身家性命也难保。

郑养性只好将话传给郑贵妃,郑贵妃也明白,自己当皇后名不正言不顺,一时半会无法获封皇后之位,而就这一时半会如果惹恼了群臣,足够群臣对郑家下手。郑贵妃无奈,只好放弃了获封皇后的念头,搬出了乾清宫。

二、异想天开、行径卑劣的李选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也是泰昌元年九月,泰昌帝经过“红丸案”之后病逝,而泰昌帝朱常洛则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太子朱由校和其同父异母弟朱由检托付给了生前最宠幸的“西李”李选侍,太子朱由校自幼备受冷遇,万历帝临死才将他立为皇太孙,而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正是被得宠的李选侍欺凌致死,而李选侍趁泰昌帝驾崩更是异想天开、恬不知耻地打起了即将继位的新帝朱由校的主意。

李选侍先是将太子朱由校的生母欺凌至死,又想在泰昌帝驾崩后挟持控制朱由校来垂帘听政,行径极其卑劣。李选侍之前颇受泰昌帝恩宠,泰昌帝甚至想让李选侍直升皇贵妃,但是贪心的李选侍竟想获封皇后,而在泰昌帝驾崩后,更是挟持朱由校霸占了乾清宫,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垂帘听政”,而曾经备受李选侍“侮慢凌虐”的朱由校也养成了懦弱的性格,不敢违抗李选侍。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李选侍勾结李进忠,也就是魏忠贤挟持了朱由校甚至不让他为父尽孝,争当皇太后并把持朝政,杨涟、刘一燝等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并与太子朱由校商议继位事宜,但是被李选侍拦下,之后敌不过众臣力争,只好让朱由校与大臣们相见,但是群臣一见到朱由校出现便山呼万岁,将朱由校簇拥着离开了乾清宫来到了文华殿,并将登基日期定下,让朱由校暂且在太子东宫住下,并由太监王安进行保护。

而李选侍此时已经没有天子在手却依旧贼心不死、痴心妄想,要求大臣们的奏章要先交到乾清宫由他过目,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李选侍现在连“天子”都没有还想“令”谁?群臣自然不予理会,并在朱由校登基大典即将来临之际,一同向仍不想移出乾清宫的李选侍发难,内阁诸位大臣站在乾清宫外迫使李选侍移宫,而太监王安则入宫百般驱逐李选侍,李选侍无奈,只好带着皇八女移到了哕鸾宫。之后,天启帝朱由校登基,李选侍“垂帘听政”的梦才宣告破碎。

聊一聊“明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

李选侍“移宫”到哕鸾宫后没几天,哕鸾宫突然失火,朝中盛传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意图谋害李选侍等人,天启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只好立誓善待李选侍,“移宫案”这才暂结风波。

此外,哕鸾宫失火一事极有可能是李选侍害怕朱由校报复而自导自演的,毕竟大火之中李选侍毫发无伤并且在时候成功让朱由校立誓善待自己,这一连串的谋划极有可能就是李选侍自己的苦肉计。

三、小结

朱元璋开创明朝之时,害怕宦官党争就令阉宦不得识字,害怕朝臣危害皇权便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害怕后宫乱政便限制后妃选拔和权利,然而,明朝后期偏偏是权阉丛生,内阁的权利也不断做大,朝中党争严重,后宫干政之事更是极为恶劣,尤其是这两起“移宫”大案简直为宫闱大辱,神武如朱元璋恐怕也想不到后世会有如此乱象。“移宫案”同时也是“晚明三大疑案”之一,也是大明后期派系斗争的重要题材,国家政事纷乱愈加严重,是大明王朝的又一道催命符。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熹宗实录》、《酌中志》、《明实录》、《左忠毅公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