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同命运

三十年前的中师毕业生和当下的特岗教师,出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同命运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同命运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的不同之处

三十年前的中师生和现在的特岗教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中师生都是各个初中学习成绩顶尖的学生,他们家境贫寒,考上中师就意味着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中师生更多的是因为完成父辈们跳出农门的愿望,很少是为了自己内心的理想。现在的绝大多数特岗教师,他们初中、高中时代的学习成绩以中下居多(当然也有极个别孩子成绩优秀,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他们大多毕业于不是太好的二本或三本学校,因为其它就业途径实在不理想,别逼无奈选择考特岗教师,很多特岗教师并不是真的想当一辈子乡村教师,在基层,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未满就离职的也不少。

在三十年前,中师生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现在的特岗教师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报考特岗教师的男孩子本来就少,能够考上并真正成为特岗教师的男孩子更少,造成现在一些学校清一色的女教师,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遇到的全部是女教师。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同命运


三十年前的中师毕业生,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各个学科都能胜任,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也都拿得出手,他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很强,做事沉稳、踏实。现在的特岗教师年轻、有活力,却很少能够做一个全学科老师。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的相同之处

工作地点都是在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都承担着中国乡村教育的振兴,他们将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他们都在自己20岁左右的时候,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发光、发热,为无数农村孩子点燃梦想的光芒。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相同命运


三十年前的中师生总不能一直活在自己的过去,也不用感叹生命的不公,他们曾经优秀,现在依然是精英,很多老中师生依然奋战在基层教育战线,他们为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管现在的大学生成为特岗教师的初衷是什么,现实是他们已经在中国中西部的各个乡村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中师生和特岗教师,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出生在不同时代,却有着相同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