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整個西歐僅剩英國苦苦支撐。1940年6月,希特勒制定了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德國空軍元帥戈林集中了2669架飛機,與英國的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爭奪制空權。雙方飛機數量比例達到2:1。經過一年的較量,德國空軍鎩羽而歸,史稱“不列顛空戰”。

英軍取得勝利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呢?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 未雨綢繆 預判形勢


二戰初期,戰爭形勢對英國愈發不利,英德兩國交戰已不可避免。英國在戰略角度對局勢進行了預判,受英吉利海峽的阻隔,納粹德國必須開展海空兩棲作戰,才能打開勝利之門。不過,德國海軍實力在質量和數量上無法和英軍抗衡,因此,英軍判斷德軍的首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

英國有三個策略可供選擇:一是制空於地,出動轟炸機將德軍作戰飛機毀於地面,以英軍當時的實力,無法完成這種進攻策略。二是制空於空。飛機不間斷地巡邏,這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屬於典型的消極防守。三是以地制空。利用本土作戰優勢,優化配置和調度各種資源,把握空戰主動權。顯然第三種方式更適合英國的國情。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 雷達助力 如虎添翼


英國選擇“以地制空”是有底氣的。英國是最早發明並廣泛使用雷達的國家。雷達是幫助英國取得空戰勝利的重要裝備之一。早在1937年,英國第一個雷達情報中心落成。隨後,英國在東部和南部海岸先後建立了29座雷達站,建成了鏈式雷達預警體系。按照防空部署,英國本土劃分為六個防空區,每個防空區由若干個防空分區組成。防空區有一個戰鬥大隊,負責二到七個分區的防空執勤。

不列顛空戰體現了信息戰的雛形。雷達站收集空情信息,上報雷達情報中心。在彙總各個雷達站信息後,形成英國本土防空態勢圖,指揮官從全局出發,根據實際空情,配置作戰資源。在雷達的引導下,英軍只需在南部地區部署1/3的戰鬥機,其餘空中力量分散部署在英國中部和北部地區,作為防空預備隊,這麼做既能形成梯次防禦空間,還可以補強本土的防空力量,有效提高區域防空效率。雷達使英國空軍在戰場的感知能力更及時、更強大,實現了空中戰場的單向透明。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空戰初期,德軍的進攻重點是摧毀英軍的雷達站和機場。英軍的首要任務是檢驗雷達的預警能力,摸索雷達引導戰機實現空中攔截的方法。在此階段,雙方在空戰中各有得失。對德軍而言,1940年8月15日,德軍空襲了英國南部的多佛、佩文西、萊伊和文特諾的雷達站,造成雷達停止工作。不過,德軍沒有利用這次攻擊擴大戰果。8月30日,五個防空分區的六座雷達站被毀,英國南部雷達網瀕臨崩潰。英國空軍經歷了不列顛空戰最糟糕的一天。

英國在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雷達預警能力。1940年7月11日,有個雷達站發現一批數量不明的空情。防空分區指揮官派出六架“颶風”戰機實施攔截,結果發現此次空情是由40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組成的機群。此後,英國空軍細化了雷達空情預警,將德軍飛機的數量一併上報,以便合理有效地調配作戰飛機。丘吉爾深知雷達的重要性,他強調:“我們必須像優先重視空軍那樣,重視前途無量的雷達領域。”由此可見,雷達技術在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 多管齊下 全民動員


採取多種措施,加強空軍建設是英軍堅持戰鬥的重要保證。1940年5月27日,英國內閣批准組建由比弗·布魯克任部長的飛機制造部,該部門的職責是加快飛機制造,將飛機制造能力由每月700架提高到1600架。

有了飛機,還需要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空軍成立多個培訓學校,加緊培養空勤和地勤人員,以此彌補激烈空戰造成的巨大人員損失,此外,英國還動員英聯邦國家擴大空勤人員的培訓規模,為空軍提供充足的新鮮血液。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 裝備優勢 力量倍增


雙方飛機的性能是不列顛空戰的關鍵要素。1940年7月,英軍裝備了數量可觀的“噴火”和“颶風”兩種戰鬥機,最高時速可達563公里和511公里,是二戰中綜合性能最好的兩種戰鬥機。相較之下,德軍主力戰機弊端叢生。bf109戰鬥機好用卻“腿短”,從法國起飛,在倫敦上空只有10分鐘的空戰時間。bf110轟炸機有航程,也有速度,不過機動性不足,JU 87“斯圖卡” 俯衝轟炸機威力大,但是速度僅為370公里。而德國最好的中型轟炸機JU88此時剛剛量產,還沒有形成戰鬥機。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飛機同樣如此。英德兩國飛機用的都是辛烷值為87的航空汽油。1940年5月,英國空軍開始使用美國提供的辛烷值為100的航空汽油,這麼做能使“噴火”和“颶風”戰鬥機的“梅林”發動機輸出功率提高30%。此舉進一步提高了戰鬥機的性能。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 偶然事件 引發拐點


兩個並不相關的偶然事件,是英軍取勝的偶然因素。

首先,德軍出現了豬隊友。不列顛空戰進入白熱化之際,德國情報部門獲悉,雖然英國雷達網受損嚴重,但是仍然發射輻射信號,據此認為英軍雷達站的核心部門位於地下,不受空襲影響,可以正常操作。受到情報的誤導,德軍停止了對英軍雷達站的轟炸。

其次,德軍不作不死。1940年8月24日,德軍轟炸機執行轟炸羅徹斯特和儲油設施的任務時,誤打誤撞將炸彈投向了倫敦。作為報復,丘吉爾下令英國空軍在接下來的一週連續空襲德國柏林。遭受打擊後,希特勒大發雷霆,揚言報復,空軍情報局長等人表示反對,主張應該維持對英軍防空設施和機場的打擊策略。然而,空軍元帥戈林執行了希特勒的指令,將空軍打擊的重點由軍事目標轉向民用目標。英國空軍上將休·道丁事後坦承,如果德國維持原有的打擊力度,遭到重創的英國空軍勢必難以為繼。

二戰時英國為什麼能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勝德國

不列顛空戰從1940年7月10日到1941年9月15日,在歷時一年多的戰鬥中,英國空軍損失飛機1744架,飛行員1542人。德國空軍損失飛機1977架,飛行員2585人。英國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是客觀因素和主觀意志交織的產物,也是偶然事件和必然條件作用的結果。

英國首相丘吉爾對英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讚譽:“在人類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從這麼少的人那裡得到這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