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建造了877型柴—電潛艇,綽號"比目魚"。因為性能出色,北約甚至將其稱之為"大洋黑洞",足見北約對其的恐懼。其改進型636型更加優異,是最安靜的柴—電潛艇之一,這艘潛艇有一個更出名的名字—基洛級。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但是,隨著反潛技術的進步,柴—電潛艇的缺點越來越致命:柴油機噪音大,水下航程短,通氣管充電紅外特徵明顯,時間長,容易暴露。為了彌補柴電潛艇的劣勢,財大氣粗的美國人採用了全核動力,而德國人開發出了AIP潛艇。核動力潛艇的確沒有動力之憂,但是其成本高昂,為了保證壓水堆的安全,需要的技術門檻也非常高。一失事,其對環境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另外,核攻擊潛艇體型很大,對聲波的反射肯定比採用同樣消聲瓦的常規潛艇要大。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其實AIP潛艇的技術可以追溯到很遠,1816年,英國物理學家斯特林發明了斯特林發動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外燃機。在密閉容器中放入氦氣,外部加熱後,氦氣膨脹,推動活塞運動;同時"熱氣"也會從一根導管流向另一個密閉容器;在這個密閉容器中,"熱氣"會冷卻,又被"冷氣"活塞壓縮原路返回,進入下一個循環。這兩個活塞均和曲軸相連,"熱氣"推動活塞運動後,曲軸被帶著轉動,由於兩個曲軸面不在一個平面上,所以帶動"冷氣"活塞的曲軸會比"熱氣活塞"慢一點拍子,這樣就完成了冷熱循環。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可能有人還會說,加熱不是還需要熱量嘛,那熱量肯定要通過燃燒來獲得,其實熱量不一定需要燃燒,比如同位素就能夠放出大量的熱量,好多化學反應也能夠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斯特林發動機被用在了衛星上。斯特林發動機沒有內燃機的爆振做功,所以噪音很小;結構簡單,比內燃機的部件少40%,維護方便;沒有吸氣和排氣,所以也就沒有了海拔高度的要求。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但是,斯特林發動機的效率不高,甚至低於柴油發動機;由於沒有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所以其溫度很高,對發動機的材料要求也非常高。另外,其啟動速度慢,熱量散失嚴重,需要增加多重隔熱系統;對工質(密閉氣體)的循環控制要求也非常高!所以,SE/AIP的功率密度並不能滿足潛艇潛航,只有瑞典研製出適用機型。那可不可以直接給柴油發動機供氧呢,答案是肯定的!另一種AIP就叫做叫做閉式循環柴油機(CCD/AIP)。

其和柴油發電機的區別在於吸氣和排氣系統。其採用潛艇自帶的氧氣供氧,用氫氣代替空氣中的氮氣,這樣潛艇就可以在沒有空氣的水下航行。排出的廢氣(大部分為CO2)冷卻後被其和柴油發電機的區別在於吸氣和排氣系統。其採用潛艇自帶的氧氣供氧,用氫氣代替空氣中的氮氣,這樣潛艇就可以在沒有空氣的水下航行。排出的廢氣(大部分為CO2)冷卻後被海水噴淋系統吸收,最後排到艇外,且這種排放不受下潛深度的限制。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CCD/AIP燃油消耗少,功率高,完全可以依託現有潛艇柴油機改進,技術難度較少,壽命高;還可以進行開循環工作(水面狀態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工作)。但是,為了有效降低噪音,CCD/AIP的功率受到了限制,和同功率的燃料電池AIP相比,前者所需液氧是後者的兩倍,所以,燃料電池就成了各國競爭的制高點。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FC/AIP(氫氧燃料電池的)原理:在一個容器中間裝入質子交換膜,容器的一端為正極另一端為負極。正極輸入氧氣,負極輸入氫氣。在質子交換膜的作用下,氫氣就會釋放電子,變成氫離子;氫離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去和正極的氧化合,變成水;電子則通過外面的電路流向正極,形成電流。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其能量轉換效率高,可以達到70%以上;功率密度也比傳統充電電池高很多;幾乎沒有噪音,這是潛艇最重要的一項性能;不需要精密的零件加工,維護方便;短時間內過載能力強,可以幫助潛艇加速逃脫。但是,氫氣的儲存所需技術很高,稍有不慎,潛艇就會發生爆炸;最重要的一點,質子交換膜的比功率要遠遠小於CCD/AIP,價格高昂,壽命短,要想達到相同的功率,FC/AIP的重量要遠大於柴油機。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所以,CCD/AIP和FC/AIP的優缺點幾乎是相反的,選擇哪一種視國家實力來決定。可喜的是,我國成就顯著!2004年起,中國已建造了12艘041型潛艇。這種新裝備上已安裝了"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AIP系統)。與此同時,041型的出口型號——S20也在國際防務展上頻頻亮相,後者的排水量約為2300噸。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發展的應該是CCD/AIP,但是,FC/AIP肯定也難不倒我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1研究所熱氣機事業部特種發動機團隊歷時近10年,研製成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發動機。

潛艇選擇哪種動力方式由國家實力決定 我國成就顯著 發動機有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