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受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摩擦的影響,今年全球汽車銷量繼續著2018年的低迷走勢。

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erbandDer Automobilindustrie,以下簡稱VDA)公佈的汽車銷量(歐洲、日本、印度和中國為乘用車,俄羅斯、美國和巴西為輕型車)數據顯示,與上半年相比,剛剛過去的三季度全球主要汽車市場有明顯的好轉跡象。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其中,中國、美國、歐洲的跌幅都有明顯收窄的跡象,日本和巴西繼續增長,而印度是唯一一個仍在繼續大幅下滑的。

今年中美仍將繼續走跌 歐洲或能基本持平

從9月中國銷量為190萬輛可以看出,VDA採用的是乘聯會批發銷量。去年7月,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批發銷量同比開始走跌,截止今年9月仍沒有轉正。不過,今年三季度各月的跌幅明顯好於上半年,而且由於去年四季度的單月跌幅均在10%以上,因此今年四季度中國車市的同比還將繼續收窄。

然而,考慮到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計同比跌幅仍達11.6%,今年中國車市還將繼續負增長。儘管,四季度的年末搶購熱潮將再一次形成對銷量的拉昇,但最終的跌幅大概率還是會超過去年的3.9%。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而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在7月和8月的連漲之後,卻在9月出現今年內的最大跌幅12.0%。之所以會存在如此大的反差,除了8月涵蓋勞動節在內的5個週末對銷量產生提振作用,導致消費力被提前透支,還因為目前美國三大汽車巨頭,同時也是美國汽車市場銷量前三的車企——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都只公佈季度銷量,因此7月和8月增長裡並沒有包括它們,無法非常準確地體現車市的真實情況。

根據9月Automotive News的預估來看,這三家車企的跌幅均超過10%。也正是在9月的大幅下跌,讓8月好不容易微增0.2%的美國累計同比再次跌破0,跌幅為1.6%(VDA為1.1%)。2018年全年美國輕型車的總銷量為1733.4萬輛,今年前三季度總銷量僅有1273.0萬輛(VDA為1270.9萬輛),也就是說今年要實現正增長最後三個月起碼要售出460.4萬輛,這對陷入低迷的美國車市來說同樣困難重重。

和美國正好相反,9月歐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即歐洲最主要的汽車市場,一般指代歐洲)迎來了WLTP實施後首次兩位數的增幅——14.4%。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值得慶幸。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去年9月,更嚴苛的WLTP排放標準開始在歐盟實施,由於此前生產的不少車型並不符合這一標準,因此9月這些車被返廠升級,導致市面上在售車型減少。此外,8月各車企的大力促銷也提前透支部分購買力。這兩方面因素共同導致去年9月歐洲汽車銷量下跌23.4%,使得今年的對比基數較低而實現增長。因此,9月較大幅度的增長,仍舊沒有彌補回去年同期損失的銷量。

受WLTP的影響,去年9月開始歐洲汽車市場連續走跌,因此今年前三季度歐洲主要汽車市場的累計同比才能收窄至1.6%。同時,今年四季度在同期數據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或許能繼續實現正增長,這意味著今年的歐洲汽車銷量可能會與去年相差不大,甚至基本持平。

全年日本小幅微增 巴西依舊領漲

除了歐洲,今年9月全球主要汽車中,日本也實現10%以上的增長,這是今年日本乘用車市場(含排量0.66升以下的微型乘用車)首次實現兩位數的增幅。而日本能有如此增長,主要是10月1日日本的消費稅就將從此前的8%提高至10%。

但正如前文的美國和歐洲一樣,在提前透支購買力之後,10月連續增長3個月的日本車市又將再次掉頭向下。並且去年10月的34.7萬輛,是2014年以來該月份的最高銷量,因而10月的跌幅極可能會超過10%。之後的11月亦是如此,或許會在對比基數較大的情況下出現負增長。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但由於前三季度日本乘用車總銷量已達344.1萬輛,比去年同期的336.7萬輛多出7.4萬輛,所以哪怕10月和11月均為下跌,今年繼續實現增長應該難度也不大,只是增幅會明顯收窄。

如果說今年日本只能是小幅增長,那麼巴西恐怕就是全球主要汽車市場中增幅最大的。今年前9個月,巴西輕型車市場僅在3月和8月出現下跌,且跌幅均較小,分別為0.2和3.4%,再加上2月和5月更是分別增長25.2%和20.1%,因此前三季度巴西輕型車的總銷量仍大幅增長8.8%至194.0萬輛。

如無意外,今年將會巴西輕型車銷量連續增長的第三年。之所以能實現連續增長,最根本的原因是此前的對比基數較低。自2013年巴西車市的銷量開始走跌,2015年和2016年的跌幅更是均超過20%。要知道,2012年巴西輕型車銷量曾創下近年來的最高紀錄——285.2萬輛,但此後市場逐漸萎縮,2016年的銷量甚至低於200萬輛。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而導致車市出現如此大幅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2015年和2016年巴西經濟面臨嚴重的衰退,GDP分別下跌3.5%和3.3%,在緩慢的復甦後2017年和2018年均只以1.1%的微弱速度增長,而這兩年巴西輕型車也分別實現9.4%和13.8%的增長。

或許,正是由於此前兩年的經濟已在緩慢恢復,2018年下半年巴西央行曾稱,2019年巴西經濟將以2.4%的增長率加速發展。

但今年3月29日,巴西央行表示,考慮到米納斯吉拉斯州礦難對礦業開採產生的影響、農業產量預期的下調和經濟復甦的乏力,將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2.4%降至2.0%。此後,更是連續下調數次。截止7月,巴西央行對2019年GDP的增長預期已遭遇連續20周的下調,已降至0.8%。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鑑於二季度經濟增速好於預期,9月26日巴西央行發佈的季度經濟報告中又將0.8%上調至0.9%。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雖說,這一增速低於前兩年的1.1%,但無論如何這對巴西汽車市場來說都還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好消息。今年巴西車市要實現增長的難度並不大,去年全年的銷量為247.5萬輛,而今年前三季度與之僅相差53.5萬輛,這對今年月銷量穩定在20萬輛的巴西來說並不困難。只要四季度巴西輕型車銷量能保持前三季度的良好走勢,今年其增幅可能依舊是全球主要汽車市場中最大的。

印度跌幅繼續擴大 今年或不能再破300萬輛

如果巴西是今年新興市場中一匹黑馬,那麼印度就是其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此前印度之所以被看好,是因為2014年至2018年印度乘用車銷量已連續5年實現增長。

但誰也沒有預料到,今年的印度車市一開始就走在負增長的道路上。3月,政府宣佈一項為期3年、價值15億美元的旨在提振電動汽車行業、鼓勵本土電動車生產補貼計劃後,4月市場跌幅甚至擴大至兩位數。這是因為該補貼政策要求車輛約50%的零部件必須來自印度本土企業的苛刻條件,短期內這根本無法實現,因此該政策非但沒有給汽車行業帶來益處,反而造成印度電動車行業有不斷惡化的趨勢。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原本,在去年IL&FS危機後流動性收緊,印度購車貸款利率就持續上升,購買新車保險也成為強制規定,這些因素都使得購車成本提高不少,因而去年下半年以來印度汽車市場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再加上今年印度經濟放緩、消耗巨大財力的大選、夏季季風異常和消費者信心低迷等因素都使得汽車銷量不斷走跌。

據印度汽車網站Autopunditz公佈的批發銷量顯示,7月和8月的銷量甚至低於20萬輛,而上一次月銷量低於20萬輛是調整後的商品和服務稅(GST)稅率實施前一個月——2017年6月。不但如此,今年三季度印度乘用車的總銷量僅為61.8萬輛,是2014年以來該季度的最低銷量,不僅遠低於此前兩年同期的80萬餘輛,甚至低於2014年的62.4萬輛。

儘管,在近期上市新車型和新品牌以及9月政府出臺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利好之下,9月印度車市的跌幅已從此前30%收窄22.9%,但考慮到當前車市的走勢較差和去年四季度的對比基數高達78.1萬輛,今年四季度印度乘用車銷量依舊會繼續大幅度走跌。


三季度全球主要市場回暖 但全年跌幅恐將擴大至2%


而且由於前三季度印度乘用車僅為217.8萬輛(Autopunditz為215.5萬輛),距離300萬輛還有超過80萬輛的距離,因此今年印度乘用車可能無法再次達到300萬輛,全年的跌幅可能也會擴大至20%以上。

儘管,三季度全球主要的核心汽車市場都有好轉的跡象,然而因上半年走勢較差,這也無法改變今年全球汽車銷量仍將繼續走跌的結局。

日前,HIS Markit已將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預期下調至9100萬輛,同比下跌2%,而LMC Automotive全球預測部門總裁傑夫·舒斯特(Jeff Schuster)此前也表示,今年全球輕型車銷量將下降2.6%至9220萬輛。由於參考的標準不同,兩家機構的數據存在一定誤差,但基本結論基本相同:今年全球汽車銷量跌幅將比去年有所擴大,大致為2%左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