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人都读些什么书?

掌史


我们可以来看看晚清时期的“半圣”曾国藩是如何读书而又读得什么书。

作为晚清名臣,曾国藩年少既有才学,未到而立之年便做了朝廷的翰林,但是跟在京城的精英相比,年轻的他自觉学识不佳,于是开始制定自己的读书学习计划。

第一个阶段是在曾国藩当上翰林后不久,可以称为“猛火煮”。他单单在1844年的下半年,就读完了《后汉书》、《王荆公文集》、《归震川文集》和《诗经大全》。

第二个阶段是在曾国藩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的不间断的读书历程,可以称为“慢火炖”,而读书的宗旨就是:生书快读以求广博,旧书熟读以求约取。而他对自己读书的要求在自己的日记里也曾提到,也只有八个字“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给自己制定的读书总计划,叫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也就是单数日读经书,双数日读史书。他认为除了必读的四书五经以外,还可以反复阅读的有《史记》、《汉书》、《庄子》、《韩愈全集》等。前三本几乎是所有传统中国读书人必读的书目,而《韩愈全集》则是曾国藩的个人喜好。

除了这几本书,曾国藩的主打书目还有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先秦至南朝的古代文学选集《文选》,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散文集《古文辞类纂》。

除了这些名著,而这世上的书目典籍浩如烟海,该看谁的书,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找对了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著作,对自己的提升也是事半功倍。而曾国藩给自己列了一个找优秀的人的三个标准:义理、考据、辞章。

读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知道读的书是否适合自己,曾国藩能成为近代读书的优秀代表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门径。

在曾国藩看来,义理、考据和辞章,首推三个维度的集大成者,就是周文王、周工、孔子和孟子四位,他们的书不可不读,除此之外还有《左传》、《庄子》、《汉书》、《史记》的作者,他们的作品涵盖广博、思考深入。

在义理方面,曾国藩比较推崇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和司马光,他们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还有周敦颐、程颐程颢两兄弟、朱熹,因为他们有“君子之德风”。

在考据方面,古人的人选分别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还有笺注很多经书的郑玄,两人的汉学功底深厚。其次分别是《通典》和《文献通考》的作者杜佑与马瑞临,他们对于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研究比价透彻。而当代人的人选,曾国藩比较推崇顾炎武、秦蕙田还有桐城派的姚鼐。

在辞章方面,曾国藩本就是个文艺青年,所以比较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李白、杜甫、苏轼与黄庭坚他们的诗词。

而曾国藩读书也常常因时因事制宜,比如在听闻广西发生暴乱的时候,他就开始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给孩子读《尚书》的时候就自己先温习。

曾国藩的读书风格,没有让他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而让他成为了通识性的人才,曾国藩对自己读书的评价是:“吾生平读书百无一成,而于古人之为学之津途,实已窥见其大。”


姬小落落


古代,且不论聖人,读书人读书沒有太多选择,就这么几夲,有一个成语"学富五車″,要知道当时的书都是竹簡,而車的大小根椐人的地位都有规格规定,一般的仅不过祗能容纳二人,根椐其容量推算換成纸.质书计算不会超过500本,就這麼些,因为书不多,给他们有反覆阅读的机会。书不在多,祗要认真读,不断思悟,真正体会其精華的核心,那就是读书人了。书,古代称“编″指的是竹簡所编,其实唐代还称卷,其不过以纸帛替代其形仍不脱编的形式,隨后卷成"册″,祗是将卷折叠后的称谓。真正书的定型至少是唐以后的事,但出版成本太高,至清初,經济拮据的读书人获书的途径还是通过手抄。当然這时的书己开始丰富多彩了。


春荣2091


首先阐明一下观点,古代圣人并不是因为读书多才成为圣人,古代的书籍远没有当今社会多,但是古代的圣人却有很多,原因是在于他们生活中能够不断的悟出很多的道理,并且能够把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更主要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所知道的很好的表达出来。


书途同归


那时候可选择性非常小,原本就没多少书,在当时的年代,社会上流传的书籍圣人们可能都读过,至于什么大学,周易,中庸,道德经之类的书籍,都是圣人或后人根据当时圣人的思想言行以及感悟所总结出来的古哲学思维以及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典籍!


明天54047


我估计,他们上学那会,看什么说先生说了算,等离开学校了,跟我们逛书店、当当亚马逊也没差,根据价格和基础了解或者分类来选。所以,说白了,还是想看啥看啥


破晓一梦


天文。信不信?

比如孔子,他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并且给《易》定了一个他的看法:洁净精微。

其实《易》就是天文历法


靳圭


我们习惯上,称儒家有圣贤。道家、佛家皆有圣贤。除儒家十三经外,还有道家《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以及诸多佛经。这都是汉唐以来贤良之文人雅士所广泛涉猎的经典。


圆明文化顾问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