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量骤减21家 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剖析

刚需巨大的电动物流车依旧在低谷中挣扎。

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GGII)根据合格证统计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物流车生产24945辆,较2018年同期37052辆同比下降32.68%。

企业数量骤减21家 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剖析

2019年1-9月电动物流车月度产量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2019年电动物流车产量过山车式变化与补贴政策息息相关。

6月25日新政正式施行地补取消前,电动物流车市场5月、6月即迎来了一波抢装潮,产量连续两月飙涨至8000余辆,占据前三季度产量的近7成。但过渡期结束地补取消后,电动物流车购车成本直线提升,与燃油车的价格差距拉开,购买意愿下降,车企生产计划变得谨慎,7月产量应声落地。

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放缓,电动物流车成本直线上升,与燃油车价格差距拉开,购买意愿降低,很多企业已经半停产甚至濒临破产的不良处境。

数据给了最直观的反应。GGII数据显示,今年1-9月电动物流车生产企业由去年同期90家缩至69家,企业数量骤减21家,而累计产量在500辆以上的企业更是只有区区13家,其余企业产量大多不足百辆,更有27家产量近乎停产仅为个位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前三季度产量排名前列的陕西通家已经进入停产阶段。并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835.73万元,2018年银行及金融机构对其累计抽贷、断贷几亿元,还需应对控股股东新海宜约6.6亿元的财务资助的还款压力。

多位业内人士直言,陕西通家只是众多电动物流车产业链企业资金承压的一个缩影。补贴退坡,购车成本直线上升,加上折旧率高、残值率低、充电便利性有待提高、充电费较高等影响,使用成本优势尚不明显,运营商及消费者对电动物流车的采购变得更为谨慎,电动物流车市场整体不景气,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TOP 10企业及供应链机会

补贴退坡,市场对电动物流车质量和使用年限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加速行业洗牌。一些技术实力不强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而吉利商用车、开瑞新能源、南京金龙等一批传统车企、重庆瑞驰、新楚风等优质物流车企优势开始凸显,并引领市场。

GGII数据显示,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TOP 10企业累计生产20294辆,占总产量的81.35%,市场集中度较2018年同期的70%进一步提升。其中吉利商用车、南京金龙、江淮汽车、新楚风等4家企业出现了超5成的逆势增长。

企业数量骤减21家 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剖析

2019年1-9月电动物流车产量榜单TOP 10企业

对比2018年同期电动物流车产量TOP 10榜单,2019年榜单可谓出现了发生了“整容式”变化,不仅新增了5家新面孔,其余5家企业排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家新面孔分别是南京金龙、山东丽驰、江淮汽车、昌河汽车、新楚风,其中昌河汽车与山东丽驰为“空降兵”,其2018年同期电动物流车并没有产量,而江淮汽车、南京金龙、新楚风汽车则分别完成了8位、10位、12位名次的大跃进挤进前10,南京金龙更是以2451辆同比210%的高增长位列第三,表现十分抢眼。

而吉利商用车、开瑞新能源、瑞驰汽车、东风汽车、陕西通家榜单上的5位“老人”名次同样剧变,仅吉利商用车、开瑞新能源2家名次有提升分别位列第1、第2,其中吉利商用车进步神速去年排名第6。东风、瑞驰、陕西通家产量则分别出现了44%、51%、62%的下滑,名次也出现后撤,其中东风降幅最大,由去年同期第1后撤4个名次为第5。

此外,2018年同期榜单的北汽新能源、一汽客车大连厂、山西成功汽车、南京汽车、长安汽车等5家车企则“沦为”曾经,其2019年电动物流车产量近乎停滞,仅南京汽车有139的少量产量,其余4家产量不足百甚至有的直接停产。

补贴退坡,倒逼零部件企业降本增效,对价格尤为敏感的电动物流车更为严重,市场需求急速放缓,零部件企业还需面临回款周期长导致应收账款高企资金流承压,电动物流车产业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7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半年业绩超7成净利润下滑,11家降幅竟超100%。第三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月、8月、9月三连降,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装机量环比/同比大幅下降,减产、降价、利润下行氛围笼罩着产业链,如蓝海华腾、大地和、阳光电源、英威腾等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

深陷泥潭的零部件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并集中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实力强的积极开拓新能源乘用车客户,转战乘用车市场;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抱团取暖,获取资金的同时拓展新客户;三是积极掘金新市场,寻找竞争较少的市场空白点,如亿纬锂能积极开拓电动船舶动力电池市场。

转战乘用车市场典型的是中航锂电,转战乘用车电池市场,并与长安汽车与广汽乘用车深度绑定,在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859431Kwh实现368%的高速增长,挤进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

蓝海华腾则是第二种方式的代表,在连续三年业绩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又亏损8892万元暴跌673%的背景下,不堪重负的蓝海华腾今年10月引入国资背景的控股股东云内动力。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借助后者在燃油车的动力系统技术、市场、资源等优势开拓新客户。

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未形成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将消亡。业内人士分析,电动物流车产业链洗牌提速,想要活下来,企业必须要苦练内功提升自身技术,发展可持续的稳定客户,并积极储能、船舶等新兴市场需求空白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