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金鑰匙”——鄧州不斷創新提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掠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 通訊員 王中獻

“鄭萬高鐵正式通車運營進入倒計時!”這條消息讓許多鄧州人喜出望外。而對該市小楊營鎮東樓村黨支部書記張宗茹來說,更多的是欣慰,他對當年村裡為建鄭萬高鐵徵地拆遷的場景記憶猶新。

2016年鄭萬高鐵河南段全線正式開工。按規劃,鄭萬高鐵從鄧州市小楊營鎮東樓村第五村民小組的耕地穿過,佔用耕地5.8735畝,涉及7戶43人。關於永久佔地賠青補償問題,該組群眾有兩種意見,且互不相讓。村裡靈活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第五村民小組啟動“一提二審三通過”工作程序,村民小組理事組提議,村“兩委”審查,村民小組會議決議通過,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2004年,鄧州市開始探索實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即村級重大事項決策由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

“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三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寫進《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發源於鄧州市的“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已融入新時代,成為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金鑰匙”。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市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貫穿全過程,保障了各項扶貧政策的精準落實,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截至2018年年底,鄧州市10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已有82個脫貧退出,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1.64%。

該市裴營鄉湯集村在貧困戶識別過程中,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所有寫申請書的農戶都到村部,逐戶按照標準算賬;包組村幹部、村民小組長、黨員和村民代表,詳細介紹每戶的情況,提交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最終確定了17戶貧困戶。因為公開透明,村裡群眾心服口服。

從群眾的角度去想問題、找方法,鄧州市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有效推動了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產業發展、貧困戶轉移就業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穰東鎮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吸引大量鄉村人才迴歸,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龍堰鄉刁河店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經充分調研論證,發展養羊產業,帶動村裡19戶貧困戶增收。

如今,在鄧州市湍北新區,新建成的鄧州市“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展示館內,每天都有不少人到這裡參觀學習。他們仔細琢磨研究著這一工作法,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