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繼長租公寓暴雷後,10月韋博英語也暴雷。

韋博英語的暴雷,不僅多地區關店,甚至還拖欠上萬名學員的退費和教師的薪資。這也就意味著,那些為了上課程而辦理過分期貸款的學生,一旦韋博英語沒錢退給他們,他們每月還是得向貸款平臺還款,否則影響個人徵信。等於在為公司被揹債。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這就引出來一個現在社會普遍的現象:分期貸款消費。

在大街上,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的話語:“覺得私教課太貴?沒關係,你可以辦理分期嘛,一個月也就是幾百塊。”、“像雅思和託福這樣的課程要十幾萬的費用,你要是嫌貴,可以辦分期啊,我們跟XX平臺有過合作,可以很快就申請到這種培訓貸……”

類似的誘導性貸款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消費分期的流行,讓很多P2P、小額貸款甚至是大公司的金融產品滲透到了各行各業。在消費慾望與工作人員的推廣之下,年輕人很容易就受其誘導選擇了分期業務。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但,分期貸款還沒還完,合作公司就倒閉或者跑路了怎麼辦?

因為分期貸款使得公司籌集資金變得更加容易,所以很多不良公司就利用消費者來騙貸,等圈夠了錢就跑路;或者是拿預付款來盲目擴張,最後使得資金鍊斷裂。反正不管怎樣,最後的結果都是公司暴雷。

負責人倒是拍拍屁股就跑了,留下無數個為了平臺而分期貸款的受害者為公司揹債。分期平臺至少還可以把風險轉嫁給消費者,那消費者呢?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這一點,韋博英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2019年初,韋博英語在全國還有154所培訓中心,上萬名學員。而這些學員,最低的繳費標準都為一萬。也就是說,按照最低的算,全國所有學員,光學費加起來,韋博英語一年就能賺上百億。而這些錢中,80%都是學員通過分期貸款繳付的。

此番一暴雷,韋博英語人去樓空,欠薪、不退費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該公司的總經理卻破罐子破摔,表示“隨便告,就是沒錢。”

這樣一副嘴臉,讓課沒上成,每月還要按時還清分期貸款的年輕人,欲哭無淚,申訴無門。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無數暴雷平臺的背後,其實藏著數不清的替這些平臺揹債的受害者。有數據統計,我國的金融消費金額在2014年還只有201億元,而到了2018年則變成了19161億元,翻了快100倍!而這一數據,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30000億元。

這一數據的基數是可怕的。消費金融的風口讓無數分期消費平臺蓬勃式發展,卻不加以監控,等到平臺暴雷後,苦的只會是無辜的消費者。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那麼對年輕人來說,分期消費,除了平臺暴雷會當冤大頭之外,還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360的一項數據顯示,90後的人均負債已經達到了12萬,而且,這些人使用的消費貸中, 28.57%的人借貸都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

又一平臺暴雷,數萬人被騙百億,總經理:“隨便告,就是沒錢”

​慾望就像無底洞一般,一跌進去只會越陷越深,只有在理性消費和過度消費之間找尋一個合適的落腳點,才不至於踩過一個又一個消費陷阱。

對消費者來說如此,對企業來說也一樣。若韋博英語不曾將預付款用於盲目擴張,如今也不會因為資金鍊斷裂而暴雷,讓辛苦打拼了20年才闖出來的江山毀於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