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南宋嘉定十年,沉寂已久的宋金边境再起波澜。金国枢密使乌古伦庆寿与丞相高琪二人率兵南侵。自绍兴议和之后,多年未曾打仗的南宋朝廷顿时陷入恐慌之中。朝野上下无不畏敌如虎,不少人更是回忆起往昔“靖康之耻”时的凄惨景象。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一、国难思量将,儒生可领兵

正当宋宁宗赵扩六神无主之时,朝中一个文臣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京湖制置使赵方!

赵方向宋宁宗陈述厉害,力主抗金,但是他并非中枢重臣,所以并无左右朝局的能力。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主动请缨,愿意亲往荆州襄阳前线督战,抵挡南下的金兵。

荆襄之地历来是宋金对抗的最前线,更是整个江南地区的屏障。可以说,荆襄守住了,那么整个江南便稳如泰山。

宋宁宗心中虽然没有确定对金国是战是和,但是现在有人肯站出来督战荆襄防线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立刻诏准了赵方的申请。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其实赵方这样做心中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

一是赵方在荆襄地区任职多年。很早赵方就认定荆襄地区将会是未来宋金交锋的主战场,故而其在担任江陵知府,以及后来的湖北安抚司事期间便开始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比如:在湖北荆门东西两山,依托险要山势修筑堡垒群,从而扼守荆襄门户要冲。此外他在随州是还多次编练民团、乡勇,从而充实地方武备。

二是赵方在荆襄有大量人脉积累。赵方任职荆襄一带之时便未雨绸缪大力提拔军队中善于作战的基层军官,其中孟宗政、扈再兴两名南宋中期名将便是赵方在这一时期提拔起来的将领,这些桀骜不驯的将领对于赵方却是真心的拥戴。

接到圣旨之后的赵方便前往襄阳一线督战,不曾想他这一去便开启了一段传奇!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二、初战告捷,战和随定

赵方到达襄阳之后,他心中已有定计:只有在正面战场上率先击败一两次金国的部队,使朝廷中枢看到金国远非他们想象的不可战胜,朝廷才有可能下决心与金国开战。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金人,赵方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枣阳,于是他提前在枣阳周边的信阳、光化、均州等地增兵防御,形成了一道相互驰援的整体防御体系。

当金国军队进攻枣阳的时候,守将赵观据城死守抵御金兵,将敌人主力死死牵制在枣阳城下。而孟宗政和扈再兴两员猛将自光化、信阳等地率领援军快速驰援,前后夹击之下大败金军。

此战获胜之后,赵方又立即命令荆襄军民一起协同收割田间小麦,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使金国军队得不到粮食的就地补给。

而在临安,当宋宁宗得知枣阳之战获胜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议和的打算,下定决心全力抗金!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三、再战枣阳,破敌十万

一年之后,也就是南宋嘉定十一年,金国将领完颜赛不率10万大军再次南侵荆襄。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赵方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是以坚城牵制金军主力。这一次敌人的主攻方向依然是枣阳。这一次赵方依旧按照原先的老办法,依托枣阳坚城牵制敌军主力部队,然后再寻机破敌。这一次金军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对枣阳发起了猛烈进攻,在《宋史》上称:枣阳城外无日不战,前后计有大小七十余战。在如此猛烈的进攻面前,南宋军民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他们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硬生生的顶住了十万大军的轮番进攻。

二是外线积蓄力量。赵方坐镇外围调集几路兵马驰援枣阳。宋军在接近枣阳之后,赵方命人秘密潜入城中送信,与守将约定里应外合夹击金军。在这同时,赵方命令部队在外围埋伏,静静的等待着突袭敌人的最佳时机。

三是里应外合,大破金军。金军连日进攻枣阳坚城未有丝毫寸进,士卒大多疲惫厌战。赵方眼见机会来临,当即趁夜袭击金军大营造成敌军大乱。而这个时候枣阳城中的守军也按照约定自城内杀出,两面夹击之下金军大败。宋军趁势掩杀溃败之敌,斩杀金军两万有余,使得完颜赛不撤兵北返。

四、三战枣阳,破敌二十万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连续两次兵败枣阳,令金国朝廷极为震怒。嘉定十二年,金宣宗完颜珣命令金国元帅完颜讹可领大军20万南下再次攻宋,这一次的主攻方向依然是枣阳。不过和前两次不同,这一次金国是下了血本,20万大军在进攻枣阳的同时也兼而进攻邓州、唐州驻地,意图使宋军左支右绌首尾不能兼顾。

而这一次,赵方采取的还是“三步走”战略:

一是继续依托坚城防守。金国大军再次兵临枣阳城下,不过他们这一次学乖了,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挖壕沟、建堡垒,把整个枣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其目的便是要逼迫城中军民粮尽自己投降。接下来金军开始猛攻,孟宗政奉命驻守枣阳,他带领城中军民面对金军攻势浴血拼杀,毙敌数千人。

二是偷袭金军粮草。赵方眼见金军有久困枣阳的打算,突然灵机一动料想金军屯粮之所必在附近。在派人摸清金人屯粮的具体位置之后,又命扈再兴率兵偷袭金军粮草,并烧毁其后勤辎重。

三是枣阳城下再破强敌。金军久攻枣阳不下,更兼粮草被劫,顿时军心浮动。赵方命扈再兴等将领回师枣阳,与金军会战于城下,孟宗政自城内出兵夹击大破金军,斩首三万有余。

赵方连战连胜,荆襄境内金人已经基本肃清。不过他却是一个极有大局观的将领,此役之后立即安排孟宗政增援唐州,扈再兴增援邓州,两路人马又是连战连捷,使整个宋金边境战事全面改观。金军接连受挫之后,最终不得不撤兵北返。

30万金国精锐望城心叹,坐镇荆襄十年,金国不敢南下攻宋

五、落幕

自此之后,南宋朝廷命赵方常驻荆襄防备金人南下,直至最终病逝襄阳。赵方驻守荆襄之地前后长达十年,金人畏之如虎不敢南下侵宋,并称呼其为“赵爷爷”。总览赵方一生,以一己之力屏障东南十年,可谓之南宋柱石之臣,其功绩当不在采石矶大败完颜亮的名臣虞允文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