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直而有節、空中直上,青翠幽獨、歲寒不凋,剛中有柔、柔中帶剛,有君子之風,自古就為賢人隱士、文人墨客所喜愛。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王陽明說,竹子有“君子之道四”——君子之德、君子之操、君子之時、君子之容。
竹還有“君子之用”——筍、瀝、茹、葉、實、稈(幼竹稈,為“仙人杖”入藥),一身盡是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
竹:冬半而孕,春半而生,夏半代葉,秋半引根。枝必偶,葉必三。中空直上,具木火之象。故筍可發瘡,瀝通經脈,茹主嘔噦,葉清煩熱,皆透達水火之所不及者也。(明·盧之頤)
還有“通神明,輕身,益氣”的竹實,以及和胃、利溼、截瘧的仙人杖。
我們一一道來。
筍,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尤其是鮮筍。李漁在《閒情偶記》中言“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他還說,將筍和肉一鍋燉了,肉為“魚”而筍為“熊掌”,如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那還是吃筍棄肉的好。尤其,山中新出土的更是熊掌中的熊掌。這麼高的讚譽,大概是從“山珍美味”來說的。從醫藥的角度來看,就不是這麼回事兒了。
筍味雖美,但性寒難化,無益於脾胃,有“刮腸篦”之說。古代醫家,早就提醒過:“筍類甚多,滋味甚爽,人喜食之,但性冷且難化,不益脾胃,是宜少食”“小兒及脾虛者,多食難化”。因此,美味不可貪食。食之,也要有講究。
唐代的長壽(據說活了102歲,一說141歲)藥王孫思邈,教我們一法:
四月(農曆)之節宜食筍,以寬湯湧沸,先旋湯轉,然後投筍於中,令其自轉,不得攪,攪即破,候熟出之,如此則色青而軟,軟而不爛,可以食,和皮擘開,內粳米飯,細切羊肉,並土蘇椒、鹼、豉汁、鹽花等,卻以面封之,文火燒,聞香即熟,去皮厚一寸截之,以進筍味,此最佳。(《千金月令》))
北宋時,杭州龍興寺,有一位名叫贊寧的僧人,對筍很有研究,寫了一部萬字的《筍譜》。其中說到:
凡食筍者譬如治藥,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採之宜避風日,見風則本堅,入水則肉硬,脫殼煮則失味,生著刃則失柔。煮之宜久,生必損人。苦筍宜久煮,幹筍宜取汁為羹茹。蒸之最美,煨之亦佳。味薟者戟人咽,先以灰湯煮過,再煮乃良。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竹列入苞木類,竹筍列入菜部(《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以諸竹筍、苦竹筍、竹筍、淡竹筍、冬筍和筀筍、桃竹筍、刺竹筍、酸筍為分類分別進行了介紹。然而,這種分類確實有些雜亂。趙學敏看到了這一點,他說“春、冬所出,性皆各別,鮮幹諸品,味亦迥殊,則入經絡主治,自不能合一”。
筍有多種,我們且說一說春筍、冬筍和鞭筍。
春筍
一度春風,一場春雨,滿林高低不同的尖尖角就冒出地皮來了。“雨後春筍”般的場景真是令人驚歎……
《筍譜》中言:
其佳者曰“豬蹄紅”,冬月即生,埋頭土中,以鋤掘之,可三寸許,其味極鮮,甲於他筍,未出土名豬蹄紅;若長尺許,則其籜圓,故人名“圓筍”,亦名“早筍”,蓋冠諸筍而先出者。
春筍,味甘辛微寒,具有“下氣養血,利膈消痰,化熱爽胃,解渴利水,療風邪,止喘嗽”的功效。(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卷八 諸蔬部·諸筍》)
冬筍
毛竹(楠竹)冬月生於地下尚未出土的嫩側芽為冬筍,又名潭筍。因尚未出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白嫩”。扒開溼地冷土,嫩嫩的筍尖露了出來,冬日的生機,多麼令人驚喜。
冬天,大自然的蔬菜產出少,冬筍就比春筍顯得更加味美誘人。當然,冬筍也可做藥用。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載:
味甘溫(陳芝山宜忌雲:味甘性寒),利九竅,通血脈,治吐血衄血,及產後心腹痛,一切血癥,食之肥白人(《食纂》)。消痰滑腸,透毒解酲,發痘疹;中諸筍毒者,生薑、麻油解。小兒及脾虛者,多食難化(《食物宜忌》)。痘疹不出,採未出土冬筍煮粥食,即有生髮之意(《不藥良方》)。
竹、竹筍、竹葉、竹瀝,藥性是一致的,都是寒性的。只是冬筍,寒性略緩而已。
鞭筍
鞭筍,是毛竹地下莖上橫生的根芽。一般可以長至尺許,最長的可以長到十餘丈,形狀像長鞭,故名“鞭筍”;又因為它橫伸至地的邊際,與直立竹子的長短相稱,為竹邊,因此又名“邊筍”。
鞭筍的季節比春筍、冬筍長,在整個夏秋季節都可以採挖。在6、7月間,因為雨水充足,氣溫高,它的生長速度最快,出產量最高。但是,這個時候的鞭筍,味淡肉硬,遠不及秋生者佳。
鞭筍,即發於竹邊者,夏秋有之。其生於四月者,曰梅邊,蓋感梅雨溼蒸之氣,而生頗早,味淡肉硬,不如秋生者。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卷八 諸蔬部·諸筍》
在鞭筍挖掘季節,在竹林裡,會看到一條條的裂隙,那是鞭筍在地下生長的痕跡。從裂隙的兩邊往下挖,就會看到紫而兼白的筍皮包裹著的鞭筍。新鮮的鞭筍質嫩,味淡而鮮,氣醇而美。北方菜市場裡,遠離了泥土的、乾乾淨淨的、從南到北的鞭筍,似乎沒辦法給人這種口感。
鞭筍即發於竹邊者,夏秋有之。其生於四月者,曰梅邊,蓋感梅雨溼蒸之氣,而生頗早,味淡肉硬,不如秋生者。筍譜:邊筍,即毛筍之旁出者。方筍盛時,生氣上升,筍皆豎;生氣既衰,根既橫生,盡其力可橫亙十餘丈,至地之邊際,與竹之長短相稱,謂之竹邊,故名邊筍。其狀類鞭,亦名鞭筍。地肥者軟嫩,長尺許,其籜紫色而兼白,其味恬淡而鮮,其氣醇而有蘊藉,不類毛竹之精英盡發洩於外也。
——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卷八 諸蔬部·諸筍》
鞭筍, 味甘性寒,具有“開胃利腸,消痰渴”的功效。
幹筍:明筍、鹽筍
明筍:即筍乾。
以前人們制明筍很講究,取清明前的鮮筍為制,所以才有了“明筍”的稱呼。筍經過蒸煮、切片、浸泡、榨扁、烘烤,就變成了色澤金黃、半透明狀的筍乾。“十香素菜,百味珍饈”,明筍即是其中之一。在明朝朱元璋時期,曾經被作為貢品。
福建省的溪源為建寧筍竹主產區,素有“明筍之鄉”的美譽,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筍。
幹筍淡片,具有利水豁痰消腫的功效。
鹽筍:是竹筍(春筍、冬筍)經過一層竹筍、一層鹽的水煮,再拌鹽烘乾而成。有泥黃、烏尖、直腳等名。
鹽筍,味鹹甘,性平,有行氣、清痰的功效。
《食物宜忌》將竹筍的功效總結為“消痰,滑腸,透毒,解酲,發痘疹”,最為精當。但是,在藥用上,還是以發疹透毒最為常用。
小兒痘疹在透發不及時,可以用鮮筍來透發,以筍尖入藥,或者用茅根、筍尖湯代水。“透發不及”怎麼判斷?痘疹將出不出或者疹子隱隱約約的出,困悶數天不見透達;痘症下身漿滿,上身卻遲遲不起。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了。生髮之用,用量也不宜太大,古用二三錢,今用6-9克也就可以了。江浙一帶的民間,也常用竹筍煲湯或者煮粥,給小兒進食,服用一兩次痘疹就能透發出來。
筍為什麼能發痘,為什麼還選用“筍尖”?你看它生於地下,頭尖尖朝上生,中空松,就知道它的升發之氣勝,尤其是筍尖。植物藥,根芽之性多是偏於生(升)發的。春筍、冬筍都可以用,而橫生的鞭筍生髮之力就略差一些了。明筍和鹽筍,經過了湯煮,再加上長時間的浸泡,生髮之性大減,發痘透疹就不行了。
在痘疹齊出後,具發性的筍轉而成了忌食之物。
古代醫家有不少論述,總結摘要如下:
竹筍不可與糖同食。(《飲膳正要》)
(糖)同筍食,不消,成癥。(《養生食忌》)
(糖)同筍食生痰。(《食鑑本草》)
鷓鴣與竹筍食,令人小腹脹。(《養生食忌》)
鱘魚忌合幹筍食。(《養生食忌》)
虛人食筍多致疾。(《本草從新》)
筍難化,不益脾。(《本草衍義》)
食筍,用麻油調和,其害略減。(《日用本草》)
在這裡要提醒的是,筍不易消化,小兒以及脾胃弱的人,一定要少食。
寇宗奭在《本草衍義》裡講了一個案例:
鄰居家有一二歲小兒,有一天,失於照管,出現了壯熱喘粗、不食多睡、仰頭呻吟、微嘔逆、閉目多驚的症狀。請醫生來看,醫生當作慢驚風來治療,三五天過去了,也沒有效果。但是,藥還是接著服用。殊不知,治不對,病不愈。幸運的是,歪打正著,小兒的母親誤將含有巴豆的消食藥作為驚藥化了如麻子大的五丸,給灌了下去。過了有一會兒,患兒大吐,還有異物噎於喉中,奶媽用手指摳了出來——約長三寸,粗如小指,三日前在院子裡曬乾的箭筍(箭竹之筍)。筍出來了,症狀也沒了,整個晚上孩子都很安靜。吐傷胃氣,第二天給了點和氣藥調治,“病”就全好了。
可見,筍之難化,其言不虛。
筍,也是熊寶寶的最愛
君子竹,一身都是藥 之二:痰家聖劑、無處不達之鮮竹瀝http://mp.toutiao.com/preview_article/?pgc_id=6752038844981314055
閱讀更多 醫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