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沿着网红的溧阳“1号公路”飞驰,饱览着秀丽的山水风景,不时会被车窗外闪过的招牌吸引:农庄、采摘园、特色民宿……从城区到戴埠镇横涧村这一路,开了大大小小几十家。过去,这里的交通被大山阻隔,如今,这里因溧阳“1号公路”而兴。

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新鲜的时令山货,从溧阳“1号公路”走出大山,飞奔向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特色民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周末闲暇来此度假;许多在大城市打工、学习的年轻人,也因为溧阳“1号公路”,陆续从繁华的城市,回到山里,扎根乡村。

90后女孩顺顺,就是其中之一。顺顺的大名叫陈逸轩,因为这些年经营加顺农产品的缘故,当地人都习惯叫她顺顺。从扬州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心愿,本想去一家事业单位找个稳定的工作。但突如其来的“板栗滞销”事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早年,南山这一带的农民大多靠挖笋、打板栗、养蚕为生。而顺顺的父亲自发组织农民将这些山货卖出大山,在当地很有点名气,1998年时还被评为“常州市农民优秀经纪人”。

2012年,板栗逢大年,遭遇了滞销,大量的板栗腐败烂掉,顺顺的父亲欠下农户200多万元。农户们虽然没有催着要货款,但一张张写了父亲名字的白条,让顺顺觉得,欠了山里人一个天大的人情。看着父母亲熬白的头发,她决定放弃去事业单位工作,回归家乡,做点什么。

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刚开始,顺顺也很迷茫,感到无从下手。父亲安慰她说,做事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做好一切事情,先得做好自身。顺顺上网找资料,走访农户,一点一点从头学起,决定以自身产品为出发点,打造“加顺”农产品的品牌。她首先瞄准的,是当地的老母鸡。

2018年,加顺的老母鸡顺利打入南京市场,提前预收预付款300多万元,和几千个家庭建立了会员年单关系,并且与以南京康达国际月子会所为首的多家月子中心建合作关系,现在大家都知道加顺有一个“月子鸡”。

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自身的品牌打响了,顺顺没有忘记山里农户当年的“人情”,她开始尝试用合作社的模式帮助山里的农户,将大家的农副产品卖出大山。逐步在常州市区、江阴、南京等地开设多家门店,发展了20000多名会员。2018年,合作社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跟2000多户农户达成合作,还帮助了周边500多位妇女就业,每户农民一年平均增收3-5万元。

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脆柿又大又甜

我们是小小的个人,希望通过我们小小的力量,让更多的人通过认识加顺,从而认识并认可我们美丽的家乡溧阳南山,同时能带动山里乡亲们致富。

一名溧阳90后女农场主的“乡村振兴梦”

▲顺顺夫妻俩将农产品搬下山

顺顺还有更大的梦想,她想在农场开设客户互动体验中心,让客户与农场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让更多游客沿着溧阳“1号公路”来到溧阳,了解溧阳。

内容来源 | 常州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