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提到婉約派女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李清照。當年,初學她的詩詞,被她的纏綿和離愁所困擾,根本沒把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說,和宋朝豪放派的詩人比起來,原本已經有了偏見的天平自然偏向了豪放派一邊,也就順勢舍了這位李清照,當時根本不覺得有任何的心疼。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年少時的我們,不知愁,不懂愁,不愛愁,

滄桑了的我們,愁思爬上心間,沉默不再多言,奢望唯剩平安。

再聽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句話就能瞬間抓住迷茫中游蕩的心,

被她的詩炫了心神,驚了情思,突然之間淪陷下去。

越靠近,你會發覺李清照不再是原來的李清照,她

那麼光彩奪目,

那麼才華橫溢,

那麼機智勇敢,

那麼離經叛道,

……

她不是李清照,她也還是李清照,

原來,我們並不曾真的關注她,理解她,靠近她,愛上她;

原來,錯過了這麼多年,

一朝驚醒,拂去蒙塵,心頭已漫起陣陣悔意,為何我不早識李清照,

震撼之時,顛覆了舊知,我們真的欠她一份公允。

01 是誰成就了她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我國著名中國哲學史研究專家容肇祖曾說:“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有天才的女子”,那麼,李清照的天分從何而來呢?

不得不提她的父親李格非,蘇軾門下“後四學士”之一,蘇軾可是宋朝文學的巔峰人物,能師從蘇軾,李格非自然才學過人,人品中正。

母親王氏出身名門,善於詩詞。李清照就是在這樣優裕的書香門第里長大,稱得上是真正的“望族名媛”。這樣的出身,嫁的自然也是門當戶對的貴族子弟——丞相的兒子趙明誠。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如果說父母鑄就了李清照的天分,那我想說是丈夫趙明誠給了她施展才華的舞臺。

在嚴苛的男權社會里,李清照能夠展露風采,離不開趙明誠毫無打壓之心的鼓勵和成全。

記得有一次,趙明誠把李清照的詩混在自己的詩中,去找當時很有名望的評論家陸德夫指點,結果陸大先生只挑出三句寫得好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正是李清照的《醉花陰》裡的幾句。

從此京師瘋傳,不知多少名媛捧書夜讀,不知多少才子暗自佩服。

趙明誠和李清照還非常熱衷於斗酒鬥茶,看誰能說出某個詩句是出自哪本書哪一頁,誰說對了誰能喝,通常情況下李清照贏得多,輸得少。

李清照能夠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一流的文人,最能陪襯她的不是蔡文姬、薛濤,而是她心胸坦蕩、心甘情願的丈夫趙明誠。

有了他,李清照有了幸福如蜜,

有了他,李清照有了相思入骨,

而沒了他,李清照有了愁腸千轉,

而沒了他,李清照有了坦蕩決絕。

李清照當時像過篩子一樣左挑右選,這才終於選中了趙明誠,想想這篩子的孔得有多細才能顛出來個如此佳婿。

含羞向媒婆問出趙公子叫什麼,想必那時候李清照就選定了自己的人生,也不知到底是父母成就了她,還是丈夫成就了她,還是她自己成就了自己。

02 詩中善用的“愁”和“瘦”,很容易讓人忽略她的直接大膽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愁”和“瘦”得李清照獨愛,多首傳世作品都離不開這兩個字。

《點絳唇·閨思》裡的“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女性很細膩的愁怨很有層次地展現出來”,

《一剪梅》裡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彼此思念,卻在兩地發愁”,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醉花陰》裡“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據考證,李清照身高165釐米左右,體型勻稱偏瘦。怪不得這麼鍾愛這個“瘦”字,我想她要是有楊貴妃的豐腴,想必就沒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了吧。

《鳳凰臺上憶吹簫》裡“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和“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武陵春·春晚》裡“載不動許多愁”,

《聲聲慢》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名作時常光顧這兩個字,是不是讓把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鎖定在她的弱不禁風和愁雲慘霧中?

其實她只是善用這兩個字,駕馭得了這兩個字,讓我們往往盯著表象,不願拂去朦朧,不願擺脫虛幻。

李清照的詩可以帶著酒香,帶著醉意,她的詩也可以大膽批判,大膽挑戰。

作為女子,李清照的作品中自然會有很多柔和委婉,含蓄“曲線”的表達,但也不乏非常直白的單刀直入。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添字採桑子· 芭蕉》裡“窗前誰種芭蕉樹?”首句上來就直接問出芭蕉樹來,直截了當,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也能品出李清照“山東大妞”的感覺來。按照她的性格和心思,慶幸沒聽說趙明誠有妾室,否則估計她也會是“宮鬥劇”的犧牲品,無盡才華耗在人與人的罅隙爭鬥中,實在可惜。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短短20個字,引經據典,大膽直白,諷刺辛辣,蕩氣迴腸。

她曾寫過《詞論》,直抒胸臆,乾脆利落!蔣勳老師評價她“不喜歡蘇軾,不喜歡秦觀,提起柳永也很不屑。”覺得她恃才傲物也不恰當,因為她確實是數千年來難得一見的才女,蘇軾是宋朝文學上的巔峰,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稱得上第一的女文人,她的氣度豈是幾個“愁”字就能說盡?!

03 內院女子爭相效仿的“另類”榜樣

宦海沉浮,公公趙挺之最終也被彈劾下課了。

早年間他彈劾蘇軾,彈劾親家公李格非,彈劾曾經過往從密的蔡京,晚年卻被蔡京反撲彈劾,被打得一敗塗地,幾個月後鬱鬱而終。丈夫也就跟著脫下官服,帶著李清照隱居在青州(今山東益州)。

青州十年,輕鬆暢快,夫妻倆繼續收藏金石之物,或用公公的遺產,或用自己頭上的飾品典當換錢,雖清貧,但也衣食無憂。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李清照的生活過得恣意,飲酒行令,踏青鬥草(類似民間“勒大寶”的遊戲),登舟採蓮……。感情上,據現有資料考證,趙明誠既無妾室又不招妓,李清照被寵得“花枝招展”。

青州的一眾好姐妹,女親戚還有和貴婦們,開始效仿李清照鬧革命了。人家李格非找女婿,要問女兒意見的,青州烏央烏央的一大群閨中女子,就鬧著跟父親要民主要自由,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優良”傳統打到一邊。女子再也不好管了,這是要鬧上天了,很多衛道士只能天天叫嚷著“女子難養”論。有些人甚至要把李清照告官,當官的自然也要衡量一下趙明誠的仕途發展,認為他會東山再起的自然眯著不吭聲,這也更讓李清照沒了阻礙,活得灑脫。

看著李清照被寵得珠圓玉潤,好不幸福。已婚的青州女子蠢蠢欲動,她們的思想受到了衝擊,原來男人三妻四妾也不是那麼天經地義,她們開始要平等要尊重。有著李清照撐腰,姐妹們也是底氣十足,開始變得鏗鏘有力。不知道十年之後,李清照離開青州,這些勇敢女子是不是就像洩了氣的皮球,頃刻間癟得沒了蹤跡?我想著,無需計較結果,她們的生命裡曾經閃耀過自由平等的嚮往,比同時代的女子就已多了分通透。

用“婉約”一詞概括李清照的一生,會讓她靈動的生命過於規規矩矩。她活得灑脫,活得隨意,活得霸氣,活得真實。

在浩瀚的人類歷史星河裡,李清照這顆星依然璀璨奪目,

即使她和我們相隔甚遠,

即使她和我們距離無數光年,

她的光芒依然會透射到我們的內心,滌盪靈魂。

04 她再婚離婚,極具豪邁個性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49歲的趙明誠因為身負皇命,匆忙趕路,不幸在途中染病不起,月餘之後一命嗚呼,李清照暈死在病榻前,18歲開始嫁給趙明誠,不知不覺已近30年,丈夫離世,從此天人兩隔,她大病了一場。

這時張汝舟的重頭戲來了,他每日送花,親自下廚熬湯,終於熬到了李清照病癒,還胖了幾斤。奇怪的是,此人又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不知是因為仕途,還是因為戰亂,總之他並不是一直守在李清照的身邊。

早在趙明誠還在世的時候,張汝舟就以朋友的身份經常光顧拜訪,管他趙明誠在不在,討幾杯茶水來喝,卻總是喝不夠,李清照家的茶水分外香甜呢。有時他還送來珍貴的古玩,也不要錢,大大咧咧地離開,頭也不回。只是看向李清照的眼光始終是發亮的,X光掃描一樣,如同欣賞珍品一般。

倒是趙明誠說了實話,也不是什麼貴重東西,不要錢就算了。李清照心思細膩,想必早就明白張汝州的小心思,只是趙明誠不甚在意,神經大條。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過了兩年多,張汝舟又突然出現了,老友相見百感交集。李清照和張汝州聊天喝茶散步,相見時難別亦難。不知道是不是用了愛情三十六計,張汝州又無聲無息消失好幾天,再見時,兩人感情升溫,迅速談婚論嫁,李清照卻不懼世俗名聲,提出要“明媒正娶”。

濃情蜜意之後,張亮出了自己的法寶——給我古董,要不就揍你。李清照自己飛蛾撲火,她也清醒地明白浴火重生。寧可坐上兩年妻告夫的牢,也要堅持離婚。最後她贏了,她離婚了,她只坐了9天的牢就出獄了。多虧了翰林綦崇的幫忙,這場再婚離婚的故事歷經不多不少的100天,正式落幕。

出了牢房,走在街上,她清瘦傲然的身姿不沾半點頹然。

李清照是個獨具個性的女人,不懼世俗流言蜚語,活在自己真實的世界裡。坦蕩嫁人,絕不苟且,毅然離婚,絲毫不悔,活脫脫就是一個豪邁的女人

人生可以去選擇,對錯不計,李清照肯給自己的人生買單,卻絕不為了他人的罪孽付錢。

(近代,也有人說李清照再婚是純屬捏造,是因為男權社會里容不得這樣的女性出現。史料多處記載李清照再婚的事,但也不排除以訛傳訛的可能,是非真相,究竟如何,留待將來吧。)

05 她的有些作品慵懶無力,從作品中看朝代更迭,興盛衰亡

初唐時期的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就好像一位先知,告訴眾人大唐將迎來盛世繁華,將迎來一個繼往開來的文化時代。

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即景抒情的詩《登樂遊原》中“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好像預示著盛極一時的大唐垂垂老矣,不久於世。

風華絕代的婉約派李清照很“直接”很“豪邁”,我們欠她一份公允

李清照的《醉花陰》,“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南宋就在這裡慢慢轉冷,直至“涼透”。

回想一下蔣勳老師說過的一段話:

“唐朝人的身體都是坐在馬上跑,北宋的時候還跑了一段時間,慢慢就不跑了,身體開始懶下來的時候,他去追求靜,然後轉成內心世界的一種追求,越來越有一點生病的感覺。”,

細細品味,確實是一語道破玄機。

朝代更迭,盛極必衰,我們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時期內,任何作品逃不掉時代的烙印。

鄭振鐸先生曾說“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偉大用在女人身上,你可還覺得李清照只是一個婉約小女人?如果是,那她也是讓很多男性詩人都汗顏的“小女人”。

千年過後,李清照的光芒依然能穿越時空,閃耀在當今的時代,浩瀚星河裡,她也是最獨特的一顆。再多華麗的辭藻,都不願再堆砌在她身上,說不盡,道不清。

她不是你眼中的李清照,她不是我眼中的李清照,她就是李清照!

不管她“終日凝眸”,還是她“被翻紅浪”,她終究是活出了自己的李清照!

#月薪萬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

本文參考文獻:

《品中國文人2》,劉小川著

《蔣勳說宋詞》,蔣勳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