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想退學!”這位爸爸的做法堪稱高明

如果你的孩子想退學,你會怎麼樣呢?

如果不出我所料,你會千方百計地阻止,可能還會打他一頓,讓他好好學習。

然後呢?

然後他會好好學習,考上你想讓他上的大學?

我覺得他如你如願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你不是他!

他才不想實現你的人生。

如果你千方百計地阻攔他,那他可能也會千方百計地破壞你的夢想——你想讓他上你心儀的大學,想把他變成你想要的那個孩子。

兩年前,有一個孩子厭學,他跟父母提出想要退學,“去過一種簡單的生活”,他的媽媽曾經給我打過電話,我建議他們接受孩子的想法,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去過他想要的生活,他媽媽覺得我的建議太荒唐,沒有接受,於是繼續勸孩子,孩子堅持要退學,結果被他父親打了一頓,現在“乖乖上學”,但是這個孩子現在不跟父母說話,沒有任何交流,需要錢的時候、需要父母為他做什麼的時候給媽媽寫個紙條放在桌上。

父母儼然成了他的錢袋子和高級保姆。

談到未來,這對父母一臉茫然,他們也不知道未來這個孩子會成什麼樣的人、未來會怎麼跟他們相處。

可是有一位父親就支持了孩子的退學想法。結果孩子退學一年後自己又回來上學了,最後還上了博士。


“爸爸,我想退學!”這位爸爸的做法堪稱高明

蔡笑晚

這位父親叫蔡笑晚。他把五個孩子都培養成才,其中四個博士一個碩士。

“爸爸,我想退學!”這位爸爸的做法堪稱高明

蔡笑晚的五子一女畢業院校

老四蔡天潤上高中的時候,正是《霍元甲》、《少林寺》等武俠片風靡大陸的時候,老四天潤天天嚷嚷著要練功習武、除惡揚善,周圍人怎麼勸阻都無濟於事。

蔡笑晚先生的選擇是尊重孩子的想法。

“1986年9月的一個清晨,老四鄭重其事地向我們道別,獨自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學習正宗武術。對兒子的決定,我提心吊膽,但沒阻攔他,而是告訴他:做自己想做的,但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留心體察社會。個性倔強的老四當場寫下保證書:今生絕不後悔。老四走後,我們一直保持通信。終於有一天,他在信中寫道:‘習武雖有用。但是未來社會,還是先掌握知識要緊。’離家一年後,老四回到高三課堂,後來考上重點大學。”

我們無法想象,如果蔡晚笑先生也把孩子打一頓,關在家裡,硬逼著他學習,結果會是什麼樣子?

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自己的未來,孩子才能走得更好。

“爸爸,我想退學!”這位爸爸的做法堪稱高明

黃素菲

臺灣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主任黃素菲教授小時侯也有過輟學的經歷。

她小時候正是美國統治臺灣的時候,家裡很窮,很多美國的工廠在臺灣招童工,童工收入還不少。

這對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很強的吸引力。

於是12歲的黃素菲輟學了,進入美國的工廠,小小年紀掙錢的感覺也很好,一直乾得很開心,但有一年過萬聖節時,美國的老闆給童工發巧克力。她在張開張手等著接受巧克力的時候,突然就被觸動了:“我是一箇中國人,居然張開雙手等著美國老闆的施捨!”

黃素菲在那一瞬間就下定決心重返校園。

黃素菲在輟學前並不是一個好學的孩子,她會經常組織比她小的孩子結隊去玩去冒險。

但是重返校園的黃素菲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後來也變成了一個愛學習的人,35歲時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還帶著全國去國外攻讀博士後。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這不算真正的輟學,蔡天潤和黃素菲不都回到了學校完成了學業嗎?萬一孩子不回來了怎麼辦呢?

首先,如果你不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他可能永遠不會心甘情願地回來。

你覺得他在不情願的、被迫的狀態下讀書會有好的效果嗎?最後即使上了大學,現在的大學生就業也不是那麼樂觀吧?

其次,不回來也沒有關係,在這個世界上,讀書並非唯一的出路。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沒有參加過高考,高中畢業就創業了。

VIPKID創始人米雯娟,2017年收入達7.5億美元。17歲創辦了ABC英語機構,2010年到2012年期間,米雯娟在北京攻讀長江商學院MBA ,在ABC English的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后,米雯娟決定攻讀MBA學位。


“爸爸,我想退學!”這位爸爸的做法堪稱高明

汪洋,雲麥好輕聯合創始人,1990年生,曾被4家中學開除的奇葩同學。

……

還有很多,你我不知道的,沒有上過大學,過得也很好的人。

當然,現在的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是人在青少年時候必須要讀書,但是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上學也可以讀書,考大學並非一個人唯一的選擇。

當孩子自己想要去歷煉、去探索的時候,你可以平等、尊重地跟他討論:

1、他為什麼不想繼續上學?

如果他討厭的並不是學習,而是其他,比如人際關係,他跟老師、同學的關係出問題了,或者再嚴重一點,他在學校遇到更加糟糕的事情了,比如霸凌。那麼不上學可能是為了迴避,但是迴避不是問題,你要陪著他一起面對,讓他在挑戰中成長,成為一個強大的人。

如果他認為他未來想要做的跟考大學無關,他想現在創業或者進入職場,你可以試情況而定。也許他是一個未來的企業家,如果你認可他的能力,倒不如讓他小試牛刀。對年輕人來說,失敗遠比成功教給他更多。如果他想進入職場,那你也可以讓他去試試,如果社會不能接受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人,被實踐打臉遠比父母跟他強調一萬遍人必須要上大學有用的得多,他也許就如你如願乖乖地回來上學了。

2、他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他想要的未來需要他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以及知識儲備,如果他具備了,認為時機成熟了,你也這麼認為,真的不是非上大學不可,比如我們前面說的VIPKID創始人,她其實不需要上大學才能創業的。至於後來她再上學,那是她在實踐當中發現知識不夠用了。你的孩子在未來也可能重返校園——如果他成功了,需要更深更廣博的知識來支撐他更大的夢想;如果他失敗了,他也許認為重返校園參加高考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經過反覆討論、深思熟慮之後,如果他還是想要放棄上學、走入社會,你不妨放手,在確保他是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在實踐中體驗。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會告訴孩子他該做什麼。

——————————————————————————————

作者簡介: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幸知在線高級情感諮詢師、潘幸知公眾號原創作者,北京市教委《成功就業》公眾號原創作者。

創作過多篇10萬+文章,悟空問答百萬閱讀量答主。

熱愛文字、相信文字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