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論經典:莊子批孔子,句句皆暴擊

莊子:戰國中期人,出生約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終年84歲(絕對是古代長壽之人)。

莊子與老子被尊稱為“老莊”,其學說是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

詭論經典:莊子批孔子,句句皆暴擊

莊周

孔子:春秋時期人,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終年73歲。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儒學思想基本上是中國主流思想。

詭論經典:莊子批孔子,句句皆暴擊

孔子

莊子的出現比孔子晚一百多年,他和孔子一樣都周遊列國,但是他的思想卻與孔子截然相反,並且對孔子提出了針針見血的批評。

在莊子著作《雜篇·盜蹠》中,莊子以盜蹠之口批判孔子。

篇中先說孔子因何而去見盜蹠:孔子有個好友叫柳下季,柳下季有個弟弟叫柳下蹠,被稱作盜蹠。盜蹠聚眾九千人橫行天下,時常侵擾各國諸侯,所過之處穿室破門、掠奪牛馬、搶劫婦女錢財、全不顧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

詭論經典:莊子批孔子,句句皆暴擊

莊周

孔子主動要求去勸說。孔子到了盜蹠練兵之地,讓人通報盜蹠,然而盜蹠聽到孔子來了,頓時大怒,並讓通報之人趕走孔子,同時帶話給孔子。其中經典原句有: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

白話文:你不種地卻有糧食吃,不織布卻有衣服穿;你整天搖唇鼓舌,惹事生非,用以迷惑天下的諸侯,使天下的學士全都不能返歸自然的本性;而且虛妄地標榜盡孝尊長的主張,以此僥倖得到封侯的賞賜而成為富貴之人。你實在是罪大惡極!

孔子不得已報了柳下季的名字,盜蹠才讓他進帳一見,孔子先是誇耀一番盜蹠,然後以城池和諸侯之位企圖說服盜蹠,然而盜蹠卻是這樣說的。其中經典原句有:

1、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為耳。

白話文:凡是可以用利祿來規勸、用言語來諫正的,都只能稱作愚昧、淺陋的普通人。

2、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白話文:喜好當面誇獎別人的人,也好背地裡詆譭別人。

3、城之大者, 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 而後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

白話文:城池最大的,莫過於整個天下。堯舜擁有天下,子孫卻沒有立錐之地;商湯與周武王立做天子,可是後代卻遭滅絕,這不是因為他們貪求佔有天下的緣故嗎?

4、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蹠?

白話文:如今你研修文王、武王的治國方略,用以掌控天下的輿論,用你的主張傳教後世子孫,你穿著儒雅的衣服,矯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諸侯,而且你一心想用這樣的辦法追求高官厚祿,要說大盜再沒有比你大的了。天下為什麼不叫你作盜丘,反而稱我是盜蹠呢?

5、子以甘辭說子路而使從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子教之不 至也。

白話文:你用甜言蜜語說服了子路讓他死心塌地地跟隨你,使子路去掉了勇武的高冠,解除了長長的佩劍,受教於你的門下,天下人都說你孔子能夠制止種種壞事。可是後來,子路想要殺掉篡逆的衛君卻不能成功,而且自身還在衛國東門上被剁成了肉醬,這就是你那套說教的失敗。

6、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跡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無以為身,下無以為人。子之道豈足貴邪?

白話文:你不是自稱才智的學士、聖哲的人物嗎?卻兩次被逐出魯國,在衛國被人鏟削掉所有足跡,在齊國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圍困,不能容身於天下。而你所教育的子路卻又遭受如此的禍患,做師長的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做學生的也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為人,你的那套主張難道還有可貴之處嗎?

盜蹠又搬出黃帝不能全德、堯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人皆為追求功利迷惑了真性。伯夷、叔齊餓死、鮑焦抱木而死、申屠狄負石投河、介子推抱木燒死、尾生抱樑柱而死,此六人皆為名節而死,不珍惜身體和壽命。

最後盜蹠對孔子說:“你孔丘所說的,全都是我想要丟棄的”

孔子無言以對,快速走出帳門登上車子,多次掉落拿在手裡的韁繩,眼光失神,臉色猶如死灰,低垂著頭靠在車前的橫木上,頹喪地不能大口喘氣。

詭論經典:莊子批孔子,句句皆暴擊

莊子

莊子通過寫盜蹠,可謂把孔子批的暢快淋漓。盜蹠在痛批孔子時引經據典,有理有據,讓孔子無言以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