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提起金庸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小编最喜欢他的一部作品,非《神雕侠侣》莫属了,从小说到好几个版本的电视剧,老少皆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叫做吕文德的角色。他是襄阳城的一位守将,襄阳城则是当时抵挡蒙古大军最为重要的一个阵地。

可是故事中,在金轮法王偷袭襄阳城的时候,吕文德没有发挥一个守将应有的作用,甚至连战场都不敢上,只会跪在地下拜求神佛之类,简直太丢脸了。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如果不是有郭靖夫妇出手相救,恐怕襄阳城就真的要如愿落到蒙古人的手中了。不过小说仅仅是小说,大家不妨仔细想想,如果吕文德真的这么草包,又怎么能当上守城将领这么关键的位置呢?

其实故事中对吕文德的描写并不准确,甚至让读者们有很大的误解。因为真实历史上的吕文德,不但不草包,还是一名英勇的将领。

真实的吕文德是南宋晚期主战派的成员,他在与蒙古人的斗争之路上走了三十多年,几乎到了人人都要赞他一句的程度。下面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首先,要从吕文德的身世说起。

他是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的后人。不过由于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战乱年间,吕家早已家道中落,从建安南渡之后,彻底成为平民百姓了,祖上的荣光早已没了踪影。

吕文德出生时也是一介平民,没怎么读过书,只靠砍柴和打猎生活,也是因为常年劳作,练就了一副强壮的身体,为以后从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其次,偶遇贵人,开启从军生涯。

宋理宗年间,吕文德偶然间见到了淮东制置使赵葵,被他一眼相中,招到军中当了一名小兵。史书中对这一段故事也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被赵葵招入麾下不久,吕文德开始真刀真枪的上战场了,他第一次参加的是端平入洛战。后来,蒙古在灭了金国后的第二年,把矛头转向了南宋。这时候的吕文德年轻气盛,又有着一颗精忠报国的心,一直在抗蒙前线活跃着。

赵葵见他表现的好,也就一直很重用他,没过几年,吕文德就留下了不少冲锋陷阵的事迹,还当上了池州都统制。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最后,吕文德不仅仗打得好,品质也很好。

当时吕家家道落败,家中的亲戚朋友都没什么地位,吕文德升官发财的同时,却没有忘记身边的人。一方面为了照顾亲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强大军队实力,更好抗蒙。

吕文德把不少亲友都招到了军队里。这些亲友们大都是莽夫出身,以打猎谋生,身体非常壮实,稍加训练就是个优秀的士兵。有趣的是,或许是因为吕家军晒太阳晒得多,所以皮肤都特别的黑,也有着“黑炭军”的称呼。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吕家军初步组成后,在吕文德的带领下,一直活跃在抗蒙前线,冲锋陷阵,声名远扬。宋淳祐二年时,吕文德再获高升,当上了福州观察使,两淮的兵马全部由他统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将领,有镇守一方的能力。

在这之后,吕文德如有神助。淳祐四年解围寿春府;淳祐五年收复五河;淳祐八年解围泗州,给了蒙古军一记重锤。无论遇到多么难打的仗,吕家军从头到尾也没有退缩过,一直坚守在淮河一线,不给敌人半点机会。

可以说,如果没有吕家军,南宋的安全早就不保了。蒙古军屡屡在吕家军驻守的地方碰壁,便想办法转战别处,开始对吐蕃和大理下手。南宋被蒙古军包抄以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吕文德也立刻随机应变,带着吕家军从两淮前线转到了西南地区。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吕文德刚到西南地区时候,并没有选择立刻与蒙古军交手,大战一场。而是从防御工作入手,首先把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安抚了一遍,又修复了大面积在战争中受到毁坏的城墙,大大巩固了民心。

之后,上级又任命吕文德去播州,也就是现在的遵义,巩固了那里的防御力量。开庆元年,吕文德前往四川,在达州时与蒙古军队交战,屡战屡胜,成功进入重庆。为此,宋理宗还亲自写文去夸赞他。

这一年的六月,吕文德又带兵前往钓鱼城支援,只可惜这一次形势有变,败退回了重庆。即使这样,吕文德也帮忙拖住了蒙军,为合州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同年九月,忽必烈打到了鄂州,吕文德率兵前去支援,一举击败了蒙军,打入鄂州。

这一次,朝廷又对他大加封赏,黄金百万良田万顷,对每个将士来说都是人生巅峰般的待遇。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鄂州之战以后,忽必烈暂时放缓了对外征战的脚步,跑回去跟自己家弟弟争起了汗位。没想到,面对敌人都不曾退缩的南宋,这一次却从内部起了纠纷。

其中,宰相贾似道仗着自己的权势,野心越来越大,几乎把整个朝廷玩弄于自己股掌之中,南宋的内政出了很大的问题。

景定二年,泸州的守将刘整,竟然带着自己手下的精兵投降了蒙古。强悍的吕文德,也只能收复泸州城池,其余的损失并不能完全追回。有人说,宋朝和蒙古之间的形势,便是从这一刻开始改变的。

咸淳四年,蒙古军又打了回来,围攻起了襄阳。但是吕文德的眼光依旧停留在过去,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还把前来上报的襄阳守将,当作是邀功请赏之辈斥责了一番。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这一错误,给南宋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咸淳五年,吕文德因病而死。他死后没多久,襄阳城的守军们就因为粮草和兵力不足而丢城。再熬过了十年,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南宋灭亡了。

从吕文德的一生事迹来看,他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抗蒙强将。但是,他的能力同时也蒙蔽了自己,掩盖住了他的缺点。比如无法认清奸相贾似道的真实面孔;又打压手下将士,害得泸州投降等等。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民族英雄,为何金庸先生会把他写得懦弱无能?

黑炭军成也在他,败也在他。或许金庸先生正是抓住了他不好的一面,才塑造出了书中胆小的人物形象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