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强健的体魄,后轮驱动,一个有故事的名字—全新Supra其实很老派。这款车迷期待已久的丰田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保时捷Cayman为竞争对手的,不过我们先带着它去挑战了艰险但魅力永存的威尔士道路。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你不善于开启一场对话?需要有个话题来打破坚冰?试试开着辆丰田Supra出门吧。每个人都会希望拦下你,跟你聊聊这款车。“它比照片上漂亮太多了!”在巴拉市的一条大街上一位正在遛狗的先生兴奋地对我们说道,他还说正考虑买一辆Supra换掉他现在的TVR。“它用的还是2JZ发动机吗?”在Ffestiniog镇,一个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见识的小伙子热切地问道。更多的人则只是表现出了好奇,想知道这究竟是款什么车。在Betws-y-Coed,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中年人轻声嘀咕着说:“我没见过多少像它这样的丰田车。”这些路人的反应总结出了这款全新跑车的目的,还有它面临的挑战:重新激发起人们对丰田这个品牌的兴趣,接受那些还对Supra这个名字神魂颠倒的小众车迷的考验——英国最后一辆佩戴着这五个字母的车的售出已经是20多年的事了——看它是否有完成上述任务的能力。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所以,我们打算用500公里来找出答案。除了北威尔士,没有几个地方更适合来考察一辆跑车的品质。一条梦幻级的驾驶者之路必有的元素这里一样都不缺:弯中的拦畜篦子,折磨悬架的坑洞,考验视野的坡上路口,还有一个小时之内就能体验到四季的变化,更何况是一天之内了。但是我们最先要做的是开着Supra去到那里,也就是穿越英格兰中部的很大一部分。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在这段路上Supra有着惊人的优异表现。对侧倾的控制达到了顶级水平,标配的可调减震器过滤掉了颠簸,自动变速器懒散地安定在8挡上,涡轮增压直列6缸发动机安静地运转着,不过有充足的扭矩在等待召唤。但是这样的表现或许不该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世人皆知Supra和新一代宝马Z4是一对共生车型,而Z4在跑车中是文雅派的代表。可能文雅得过头了。去年我们第一次接触新Z4时,认为它从其定位来说过于精细了——才艺很全面,但令人兴奋的能力有所欠缺。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在这里,在Snowdonia最迷人的驾驶者之路上,Supra表现出了强大的令人兴奋的能力。它有着良好的紧致感和平衡感。它的悬架随着道路的节奏呼吸,处在两种模式中较硬的一种时,像素食者面对巨无霸汉堡时抗拒着侧倾。电动助力转向的感觉不够丰富,但动作很快很直接,另外那些在方向盘上缺乏的细微反馈可以通过底盘读取到。中性是Supra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丰田说它的前后质量分配是50:50,和Z4一样),前轮似乎有无穷的抓地力可以依靠。后轮也很稳健,只在驾驶者提出要求时才会出现转向过度,这方面离不开主动式差速器的帮助,它能够提供出弯时所需的牵引力,还能让驾驶者通过入弯后的收油让车身横摆向弯心。回到巡航速度,Supra则有着丝滑的乘坐舒适度,令人赞叹,只是偶尔会出现很多短轴距车型共有的俯仰动作。在这条夹在石壁和山谷之间、仿佛过山车轨道般的道路上,Supra快速前进时反而比慢速时感觉更为平顺、流畅。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在我看来,Supra感觉比那款宝马更善于沟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试驾Z4已经是大约七个月前的事了,丰田一定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这种区别令人好奇,因为它们在本质上就是同一款车。它们在奥地利的同一家工厂生产,使用了同样的平台、动力传动系统,其余的硬件也大部分相同,主要来自宝马。例如前舱隔板来自3系,悬架的某些零部件将出现在下一代M3上。所以应该是丰田额外提升的车身抗扭刚度、他们自己的悬架设定以及对电子系统的调校汇总成了这种可以感知到的差异。换句话说,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如果没有Supra的总工程师多田哲哉的努力,上面所述的平台应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有着如此明确的目的性:非常短的轴距(甚至比丰田GT86还短,但使用了更大的19英寸轮毂),宽轮距和低重心(又是比使用了水平对置发动机的GT86还低,尽管Supra使用的是更高大的直列6缸机)。多田桑是车迷中的车迷(相关内容可参见《座驾》杂志8月号“质询”栏目),所以为了保持Supra的历史传承,项目最初他就确定必须使用直列6缸发动机,而这也是丰田选择与宝马合作的首要原因,可以用上德国人的340马力单涡轮增压发动机(搭载这台机器的还有M340i、X7和摩根Plus Six)。丰田表示在选定好零部件后两家公司各自车型的开发是完全独立的,造型是各自的工作室设计的,工程开发没有任何的重叠。多田说他在Z4去年发布之前从没驾驶过那款车。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下雨时,威尔士北部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阴冷的地区之一;晴天里,它却有着最壮美的景色。今天属于后一种情况,当我们进入海滨小镇Barmouth时,街头巷尾到处是舔着冰激凌的游客,当他们第一次注意到Supra时,都会把脖子扭得像他们手中的火炬冰激凌一样。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新Supra的确是一款外观不落俗套的车,但我还在考虑能否用“好看”来形容它。我不能确定很宽的轮距与很短的轴距的比例能否轻易地给它带来美丽之感。明显向外隆起的前后轮拱看着有些繁乱,还有些细节感觉不是很协调。不过总体效果很吸睛:低矮的车身,修长的车头,短粗的车尾,这都是发动机前置的GT跑车的典型特征——不过是个微缩版——让人一见倾心,想立刻坐上去开起来。真的坐上去,你会发现车内使用的——应该不会有人对此感到意外—几乎完全是宝马的旋钮按键和装备:车门拉手,方向盘上的控制装置,iDrive多媒体系统……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介意这件事。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与大多数丰田车型——尤其是GT86上——堪称人机工程学灾难的信息娱乐系统相比,iDrive当然受钟意得多。大部分菜单和界面保留了在宝马上的样子。要想让字体和窗口变得与丰田家族风格统一需要从新编写数以十万计的代码,无疑会增加成本,可丰田显然不希望Supra的价格达到超出常人购买力的水平。这款车在英国的起价为52695英镑(6缸Z4的起价是49185英镑),顶配的Pro版是54000英镑,多出的配置包括真皮座椅、平视显示和手机无线充电等。日本市场上的Supra和Z4一样有更为亲民的2.0升4缸版,未来有可能登陆英国,但丰田官方尚未确认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Supra的内室有些地方在用材和线面处理上会让人感觉对不起它那比宝马还高的价格,不过包裹着碳纤维、极为养眼的中控台底座绝对不在此列。但是,暗色仪表台和看着很廉价的塑料件尽管让它更像针对低端市场的产品,却也让它更像一辆跑车。仪表盘中央是个大号的转速表,中间用大号字体显示着挡位,比Z4那个仿佛色盲检查图的挡位显示更适合高速驾驶。双水滴形车顶不仅是这款车外形上一个特色鲜明的元素,而且让身材高大的驾驶者也能拥有充裕的头部空间,不过进出时要当心别让头磕在低矮的门框上。

再次出发向着内陆驶去,Supra感觉很符合它的定位:座椅低矮,刚好是一款令人动情的发动机前置跑车应有的驾驶姿势:车门上的肩线就在我的肩膀旁边,后轴在我臀部之后不远的地方,我的双腿向前伸展着,6个气缸则在它们前方继续向前伸展。Supra的座椅也是丰田专门设计的。这次长途试驾前在Supra的发布会上我们曾短暂试驾了一辆左舵车,它的座椅感觉非常棒,过弯时能提供良好的侧向支撑,对腰部的扶持让Supra也能胜任长途旅行。不过今天随着里程的增加,我发现座椅不是很舒适,一直在调整各个部位的角度,另外椅背上那个假装给五点式安全带准备的开口的塑料外框总是在啃我的左肩膀——部分原因是我的双脚在踩踏板时偏向右侧,导致上半身在反方向上用力,而之前在左舵车上这种情况并不明显。大概是由宝马主导开发的平台导致了左舵车在零部件空间布局上的这种优势。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在长途旅行中这还不是唯一让人烦恼的事。Supra有一处奇怪的设计,在后备厢和驾驶室之间没有隔板,这样的确方便了携带滑雪板等很长的物品(尤其是在将乘客座椅椅背向前折叠放平的情况下),但缺点是能清楚地听到箱包在后备厢里来回滑动。当我们拐上另一条景色壮美的威尔士公路后,后备厢里的行李互相碰撞和撞击挡板的声音用令人不快已经不足以形容了。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个发卡弯前急刹车时,我放在后备厢里的一顶帽子竟然飞到了驾驶室前面。不过从好的方面看行李空间足够充裕——我们轻松放下了三个大号旅行箱,如果摆放合理再挤一挤,第四个应该也没问题。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但是,行李在后备厢里如此欢蹦乱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Supra在人车合一这件事上有多么厉害。它改变方向时我能感觉到重心很低,变向虽然没有发动机中置跑车那么急切,但比典型的发动机前置车型更容易预判和掌控。

这种可预判性也体现在了Supra操控性能的极限上,不过在赛道上它较短的轴距意味着出弯时偶尔会需要驾驶者有一双很快的手,频繁地进行小幅度的修正动作。低速时,也就是在现实世界的道路上,宽轮距造就的四平八稳的姿态又让驾驶者有了充分的机械抓地力可以依靠。后轮的米其林轮胎牢牢地咬住地面,即便在湿滑道路上也不松懈,只有在驾驶者努力刻意为之的时候它们才会突破牵引力——不过在你刻意为之时差速器很乐意帮你让它们松脱开。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在我看来,丰田在这款车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例如把悬架设置得更敏锐,让刹车系统的咬合更直接,制动力再强大些,从而造就出一款更猛烈、专注度更高的硬核版Supra。

宝马的直列6缸发动机是Supra-Z4合作项目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在公路上这台发动机缺乏存在感。它的动力输出很流畅,很好地削弱了涡轮迟滞现象,扭矩很雄浑,直线路段上能带来足够快的速度。但是就刺激程度或个性而言它的表现欠佳。论音色它要比保时捷718 Cayman或Alpine 110上的4缸机更为浑厚,尤其是在运动模式下(此时音效会通过车载音响的扬声器进行人工强化),但它的声场还不足以让我脖子上的汗毛耸立起来。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然而对Supra影响更大的是那台使用液力变矩器的8挡自动变速器。它换挡很平顺,但缺乏双离合变速器啮合时特有的脆爽感,尤其是在降挡的时候(当然双离合机构会增加重量)。从跑车的定位来说,缺席的手动变速器能够让驾驶者享有更强烈的参与感,另外也应该有助于增加销量。但是话说回来,自动变速器是让Supra成为一款足够实用的日常用车的诸多亮点之一,同时也能让这款新车与过去的几代Supra保持传承上的一致性——那些车既是跑车,也是能用于“盛大旅行”的GT车型。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今天,在一个风景秀美、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几条很特别的道路上,新Supra作为一款跑车,凭借着良好的平衡性和真正的敏捷性,也让我们心悦诚服。丰田特别强调说他们把Cayman作为了标杆,但我们内心的感觉是,无论是信息沟通能力还是动态表现的灵活性上它还不能与那款保时捷相提并论。不过这没关系,毕竟丰田克服重重困难,出人意料地造出了一款全新的量产跑车,而这款车成功地进入了一个它这样的物种生存难度越来越大的世界。

来自昨日的冲击波——全新Supra | CAR REVIEWS

毋庸置疑,新Supra是一款魅力十足的跑车,尽管诞生自共享平台,却有着自己的个性。和Alpine A110一样,它显示出汽车厂家依然有可能在工程技术上打造出一款以激发驾驶乐趣为首要任务的车型。对于这种结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欢欣鼓舞、享乐其中。

Specifications

丰田Supra

售价(海外):52965英镑

动力传动机构

2998mL

24气门涡轮增压直列6缸,

8挡自动,前置后驱

性能

340ps/5000rpm,

500Nm/1600rpm,

0~100km/h 4.3s,

极速250km/h(有限速装置)

整备质量

1495kg

效率

8.2L/100km,

CO2 170g/km

图/Jordan Butt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