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鮮花開滿村莊——記巴中市罐子溝村帶頭人李蘭

新華社成都11月6日電 題:讓鮮花開滿村莊——記巴中市罐子溝村帶頭人李蘭

新華社記者吳曉穎

走進深秋,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罐子溝村,青山環繞、花果飄香,一座座白牆黛瓦的農家新院掩映在青山綠水間,一條條水泥路連著一片片綠意浸染的產業園,宛若世外桃源。

罐子溝村曾是典型的貧困村,村裡無產業,村民大多在外務工,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不到3000元。“一條泥巴路,繞著山間轉。十戶九家窮,名叫爛罐罐。”這曾是幾代村民對家鄉的共同記憶。

罐子溝村的蛻變是怎麼來的?村民們說,是因為他們選對了當家人——李蘭。

個頭不高、齊耳短髮、說話乾脆利落,見到李蘭時,她正忙著挨家挨戶統計農村改廁需求,講解補貼政策。提起這位女村支書,村民紛紛稱讚:“捨得幹、吃得虧”“脾氣好,從沒見她跟群眾吵過架”。

高中輟學後,李蘭曾當過鄉村代課老師。嫁到罐子溝村後,為供兩個女兒讀書,她和丈夫一起外出務工,在江蘇常州市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從事管理工作。經過多年打拼,夫妻倆不僅在老家新建了二層小樓,還在巴中市區買了房子,過上了讓人羨慕的小康日子。

2009年,在外打工的李蘭迎來人生中的重大轉折。罐子溝村老村支書再三邀請她回村當村主任。當時,村裡脫貧任務重而村“兩委”班子老齡化嚴重、發展勁頭不足,亟須中青年人接棒。

為何選擇讓一名外來媳婦“挑大樑”?老村支書王代蓉說,李蘭在罐子溝村7社當過9年社長,辦事公道、群眾基礎好。像是過去收繳稅費,最讓村幹部頭疼,李蘭卻總能最先收齊。她把每家每戶幾口人、幾畝地、需要繳錢的數目都張貼出來,讓群眾明明白白。

李蘭不是沒有顧慮:村裡那樣的條件,她有能力去改變嗎?在江浙一帶務工時,她驚歎於當地農村的富庶,覺得老家雖然發展滯後,但有山有水、風景秀麗,還有距城區較近的區位優勢,大量土地荒蕪太可惜了。權衡再三後,她決定:回村。

和一些村幹部不一樣,李蘭特別愛折騰。她帶領在家的“弱勞力”修堰塘、建蓄水池。2014年,在村支部換屆選舉大會上,李蘭全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那一年,她48歲。

罐子溝村四面是山,距離恩陽城區不到10公里,因不通公路,運東西多靠肩挑背扛。77歲的村民易新國說,當時養一頭豬賣一千多元,抬一頭豬卻要花300多元。

李蘭上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沒錢怎麼辦?她一次次到市、區相關部門遞報告,講情況。碰到項目有眉目、無進展,就給領導發短信,堵住領導要籤件。在李蘭等村幹部的努力下,爭取到包括村道在內的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按照“村上打底子、政府鋪面子”的村道建設要求,路基需要村裡籌資修建。在短時間內,村民們一時籌不出這筆錢,到手的項目面臨被收回的風險。

“這樣乾耗不是辦法。”李蘭說,那些天她整夜睡不著覺。最後心一橫,拿出家裡24萬元積蓄先墊付工程款。資金到位後,她又忙著協調土地、處理矛盾糾紛,起早貪黑泡在工地上監督工程質量。就這樣,一個月後,1.2公里長的出村水泥路修通了,而她卻瘦了8斤。

路的問題解決後,如何實現增收致富?靠傳統豬糧結構不行;村裡年輕人多外出務工,靠在家的老幼婦孺採取“一家一戶”方式發展產業也行不通。

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罐子溝村轄7個社417戶1500多人,地貌呈罐狀,“罐沿”的4個社因缺水只能“看天種糧”,而“罐底”的3個社卻因澇水、缺少光照,收成時好時壞。

李蘭請來恩陽區的農技專家,對村裡自然條件進行綜合“會診”——“罐沿”的4個社雖缺水但日照充足,可以發展有機果蔬;“罐底”3個社的澇水地,適宜發展水產種養殖。確定發展產業種類後,李蘭有針對性的引進農業主,流轉村裡土地,先後建起葡萄園、石榴園及蓮藕種植基地。

村子美了,產業興了,交通便利的罐子溝村又發展起生態觀光旅遊。通過舉辦荷花節、葡萄採摘節等活動,美麗鄉村成為周邊市民的旅遊打卡地。

多項產業齊頭並進,實現了全村人共同富裕。2018年,罐子溝村人均純收入達1.25萬元。此前,易新國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如今家裡流轉5畝多土地,每年有3000多元的流轉租金。他還在村裡經營起小賣部。“荷花節的時候,一天能有300元收入,生活越來越好了。”易新國說。

“罐子溝村正在創建4A級景區,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李蘭說,她的畢生心願是實現對村民的承諾——讓鮮花開滿村莊,讓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比蜜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