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TOVL短垂战斗机项目到底有没有?难点在哪里?

国产STOVL短垂战斗机项目到底有没有?难点在哪里?

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后,到底要不要STOVL短垂战机,或者说目前有没有配备短垂的研发项目。又成了一个激烈辩论的新焦点。其实瀚海狼山认为这个根本不需要辩论。狼山的态度其实一直是很明确的:第一,短垂项目确实需要;第二,短垂项目确实存在;第三,两攻的出现,会大大加快谁谁家短垂项目的进度。实事求是的讲,谁谁家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对短垂项目感兴趣。真正有了两攻后才知道需要短垂,这属于老百姓说的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的短垂战机热刚刚兴起的时候,谁谁家就已经非常赶时髦的也想发展自己的短垂项目。甚至用歼6这种现在看来和短垂八竿子都打不到的机型,从头发展出自己的短垂战斗机。不要以为短垂只有海鹞和雅克38这种类型。喷气时代最早开始测试的短垂,

国产STOVL短垂战斗机项目到底有没有?难点在哪里?

是苏联人折腾出来的,从架子上直接用火箭助推起飞的米格19。后来觉得不实用才倒腾与海鹞走差不多技术路线的雅克38。直到雅克141这种并没有研发完毕,却可以超音速的短垂。而F35B采购和借鉴了不少雅克141的技术是人所共知的。短垂技术在英苏的兴起,甚至让美国人都坐不住,打包购买了海鹞的技术。让美国海军是否需要继续建造大型航母,也一度产生了动摇。当时的短垂热席卷全球,和冷战高峰年代随时想打核大战的思想有关。美苏虽然都是面积巨大的国家,拥有从数千到上万的机场。但这里面包括很多跑道短小,基本还是沙土质地的简易机场。美苏两国真正可以起降大型飞机和喷气战机的大型机场也不过各自有一两千个。面对双方当时都有的2万多枚核弹,各自的一两千个正规机场根本不够核弹雨打的。

美苏都试验过钻地核弹。一枚10万吨当量的钻地核弹,就能在比较坚硬的土地上瞬间“刨出”一个直径超过100米,深度超过30米的大坑,任何机场跑道被突然从中间炸出这么一个大坑,想重新填满,甚至都找不到那么多的泥土。因此一旦核大战开始,美苏的正规机场几乎都会无一幸免的相互炸毁。此时任何正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无处起降。只有垂直或者短距离起降的飞机才有生存和战斗力。谁谁家当年的备战压力也很大,也极想要短垂。无奈技术要求远远达不到。没有飞马这类发动机,海鹞的模式就不用想。但是却独立搞出了空中李向阳。这种可以在400米长的打谷场上起降的战斗机,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特殊“短垂”。冷战后核大战的概率降低。另外马岛战争也暴露出海鹞和正规航母舰载机的巨大差距。这一时期,谁谁家在资金极度短缺,技术能力薄弱的情况下,短垂项目最多也就是跟踪一下,长期投入并不大。

国产STOVL短垂战斗机项目到底有没有?难点在哪里?

而目前的国力和实际需求,都在推动谁谁家短垂项目重新启动。那么搞短垂的难点在哪里?飞马发动机只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技术。纯粹论推重比,未必超过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太行。但飞马技术的核心,是其大直径的风扇。而现在即使F35B的升力风扇,仍然是罗罗的。苏联人想用矢量推力的涡喷小发代替升力风扇,技术一直不完善。最大的问题是飞控非常复杂,实用中比升力风扇“翻车”概率高的多。因此今后的短垂,升力风扇的技术还是整体上优于矢量涡喷。而升力风扇的叶片,传动轴,特别是变速装置是最大技术难点。当然一旦突破,技术红利也相当惊人。可以带动整个航空大发产业一步到位成为世界一极。这也是谁谁家必然要攻克短垂技术的一大促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