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以武功教长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繁荣全部靠军事手段打了出来,从汉武帝本人的好战精神到那个时代层出不穷的优秀武将,整个时代都带上了一种暴力色彩,不仅打出了大国的威望,也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但可能谁都没有想到,汉武帝在奠定时代基础的时候,他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当年,在面临匈奴人的威胁时,汉武帝整个朝廷展开了一场非常巅峰的战与和的大辩论。汉武帝和李广等人坚决主张大战,而韩安国却坚决反对要主张和亲。

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可能大家对于李广和汉武帝肯定非常的熟悉,李广当年是第1批与匈奴大战并且打出声望的将军,而汉武帝更是与匈奴打了一辈子的冤家,所以这两个人主站是很明显的,但是这个韩安国似乎大家谁都没有听说过,他既没有大名鼎鼎的名声,也没有与武帝对决的资格,为何他一个人反对就搞得汉武帝手足无措呢?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存在着巨大的历史的误区,当年汉武帝虽然非常的厉害,但是在打匈奴之前,他还没有真正做到一言九鼎,而这个叫韩安国的人表面上看碌碌无为,实际上却是汉帝国的顶梁柱。

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根据历史记载,韩安国原本是梁王的手下,最开始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就是此人以高超的智力与勇气帮助梁孝王打败了七国之乱,可以说,韩安国有定策之功。紧接着在汉武帝完成政策转折,甚至连上位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这位大臣的声音,他一方面帮助汉武帝积极上位,而且还帮助汉武帝的娘家人化解了太多的政治冲突。随后汉武帝上位时,韩安国又提出了非常卓越的见识,让汉武帝对他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就这样,这个大臣一步步的爬到了三公九卿的位置,成为了汉帝国当时最杰出的政治人才之一。所以说,这位大臣在汉武帝一场有着很高的政治威望,并且他的决策往往代表着大部分大臣的意见。

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既然我们了解了韩安国本人的政治分量,以后我们再来看当时他的政治选择,面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他第1个提出来的意见就是继续和亲政策,并且他还引用了司马法里面很关键的一段语句,国虽大也好战必亡。并且,这位大臣还给汉武帝描绘了当时国家的本质现象,战争是一种危险的举动,不管获胜还是失败,最终伤到的是国家的根本与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只要国力强大,国际形势自然转变,因此一味的战争不能解决问题。

当时汉武帝对这样一个政治人才的反驳,内心肯定感到无比的郁闷,所以迫不得已只能展开了一场朝廷上的大辩论,他想要通过征服韩安国来征服所有老百姓和大臣的心。在这一场大辩论的过程中,这位大臣始终坚持国家的国力与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根本,要想判定一个国家是否是好的,就要从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程度来看,而汉武帝则抓住了要害,直接指出,和平年代,和平发展自然是没问题,但是,不能和平发展,遭遇的是一个战争的年代,那么保住老百姓的做法会舍本求末。

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而且汉武帝还具体的指出,匈奴人自古以来都把汉朝当成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不管这个国家多么的富裕,在他的眼中汉朝只是一个随时可以夺取的仓库,因此汉朝越是发展,他越是高兴,因为这样他可以抢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国家的现象根本不能够被解决,匈奴人年年来到边境杀戮和抢劫,老百姓的日子就过的越不会开心,中心区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边境的老百姓年年被屠杀,谁都不愿意做边界的老百姓只会使得边界不断的收缩。长此以往,国家虽大,但也是忘战必危。

武帝朝战与和的争论:汉武帝主张以战对匈奴,为何韩安国反对?

​就在这场巅峰对决之中,双方无论是国家的强大本质,还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未来,最终汉武帝等一批大臣折服了韩安国,就这样汉武帝一条才奠定了最后的基础,以绝对的战争打败匈奴人,让匈奴的危机永远的消除,然后再集中力量发展国家。可以说当年汉武帝的决策是很明智的,因为后来的宋朝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要经济不要鼓励,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江山,而且灭亡了自己的国家,而汉武帝用一朝时代的痛苦换来万世的荣光,这一做法本质上是对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说服其他的大臣最终转变成战争的国策。也正因为有这样的魄力,所以汉武大帝这一时期打出来,中原王朝的脊梁骨,最终奠定了一个时代的武力和勇气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