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氣溫一天天的低下去

眼看著冬日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有人特別喜歡冬天

因為可以名正言順地“”起來

有人可能奇怪,我沒病沒痛

不需要看醫生!不需要進“補”!

真的不需要嗎?

“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身體如何我們自己都有數

女子手冷腳冷、孩子不愛吃飯易感冒

某些人季節性咳嗽又來了

眩暈、頭疼、胃反酸等等

各種老毛病就這麼忽視了?

是時候補一補了

有人美名其曰

冬令一進補,來年可打虎

可是 你知道怎麼補才有效嗎?

昨天,“中醫江蘇行、健康你我他”——走進武進暨第十屆武進中醫膏方節啟動,進一步發揮名醫特色,普及和傳播中醫藥養生知識,弘揚中醫藥“治未病”理念。

“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上午九點,武進中醫醫院國醫堂內已經排滿了150多名候診市民。奚肇慶、王旭、張工彧等省內知名專家現場把脈開方,為市民辨證論治,量身定製的養生膏方,不僅能增強體質,對調理慢性病、改善亞健康狀態都有較好的作用。

“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近年來,武進全面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努力打造我區的中醫藥文化品牌,推動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

作為我區唯一一家三級中醫醫院,武進中醫醫院努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連續十年舉辦“武進中醫膏方節”,發揮中醫膏方補虛扶弱、防病治病的功效。

下一步

還將把中醫膏方的足跡延伸到鎮村

進一步增進群眾對中醫藥的知曉度

讓中醫藥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服務群眾健康

進補方法

益氣進補

氣虛者在秋冬季節應該多吃大棗、排骨湯等補氣的食物,也可用瘦肉、白參適量加水燉汁,或用生黃芪燉母雞。在藥補上,可以喝由黃芪、人參、白朮、甘草四種中藥配製的“四君子湯”。

養血進補

血虛者最適合吃“好”的,如羊肉、雞鴨肉、豬手等等,豬手、板栗就是不錯的“補血菜”。另外推薦一道藥膳“當歸羊肉湯”,將羊肉1000克加當歸100克煲湯。
滋陰進補

陰虛者,在飲食上可以多吃滋陰的食物,如百合、枸杞、狗腎等。食補可用蜂蜜燉梨、西洋參泡茶(適用於氣陰兩虛者)、老鴨湯等。藥補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烏雞白鳳丸等。

助陽進補

陽虛者,應該多吃海產品、動物骨髓,可用羊肉、木耳、胡蘿蔔煲湯。在用藥方面,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金匱腎氣丸、參鹿補膏、鹿茸片等。食補方面,太子參不錯,可用1000克羊肉加入50克太子參煲湯。

“膏方節”又來啦!這個秋天,赴一場“養生”約會吧!

進補的六個誤區

誤區一:沒病也大補

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同,要認真分析,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判定。

誤區二:有病就濫補

體“虛”也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須辨陰陽,陰虛補陰,陽虛補陽。陽虛者應溫補,陰虛者則可以吃一些沙參、麥冬、枸杞等藥物。若體質無明顯偏陰或偏陽的,則基本上不需補。

誤區三:冬蟲草吃一補百

中醫認為,冬蟲草,入腎、肺經,只對腎虛病人(常感疲勞者)、免疫力低下者(經常感冒發燒的人)、肺氣虛者(常感冒、受涼就咳、說話細聲細氣的人)效果明顯。

誤區四:有藥補,不管三餐

一些盲目補身的人,一日三餐都來個老火燉湯,別的飯菜不吃或很少吃,一日三餐最認真的就是補湯。專家認為,補應以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誤區五:以形補形,萬試萬靈

“以形補形”是不少人對吃補品的見解,吃腰補腰(腎)、吃胎盤補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確切。

誤區六:鹿茸、紅參冬天吃最好

紅參和鹿茸有較強的補陽、補氣作用,可能導致上火,陰虛火旺者慎用。


記者:黃雅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