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攻不破,績優基金經理如何看待市場

A股善變。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今年以來如火如荼的結構性行情發生了“退燒”跡象,一些科技股、消費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3000點攻不破,績優基金經理如何看待市場

每行情劇烈波動,一些業績出眾的基金經理的一舉一動,時常被人看作是一種未來市場波動的風向標。

趁著基金三季報新鮮出爐,資管君近日重點跟蹤了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的持倉;並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有的產品十大重倉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比如,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經理董偉煒管理的光大行業輪動基金。

明星基金經理調倉若此,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帶著這個疑問,資管君近日專門前往光大保德信拜訪了董偉煒。

恰好,10月21-11月8日,董偉煒擬任基金經理的光大景氣先鋒混合基金正在發行中。在交談中,他從經濟週期、景氣度等多個維度,講述了當前經濟和政策背景下,應該如何自上而下地進行二級市場投資。

他所說的打開了資管君的思路,或許也能解答當下很多投資者的疑問。


拜訪績優型基金經理

董偉煒何許人也?

未見其人之前,想象中——他綜合能力突出、擅長預判和波段操作;操作靈活性強、控制回撤及時果斷;能適應不同市場環境和風格變化,長期業績突出且穩定。

而據公開資料,他是上海財經大學證券投資專業碩士畢業,12年基金行業經驗。

2007年7月,董偉煒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在叩開公募基金大門,紮紮實實地沉澱了約8年左右時間,於2015年5月擔任了職業生涯的首個基金經理職務。其間,他一步一個腳印,從研究員基層崗位做起,研究領域涉獵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對新經濟和傳統領域發生的變化,均有親身感受。

2019年,是董偉煒擔任基金經理的第四個年頭。四年多來,他為持有人帶來了不錯的投資業績,同時也使得自己管理的基金規模不斷增長。

他的能力邊界

基金行業有一類基金產品叫做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一般在30%-80%之間,債券投資比例不低於5%。當股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基金經理通常會高配股票,反之則低配股票、增配債券。

董偉煒顯然是一位具備股債靈活配置能力的基金經理。

據Wind數據,截至10月29日,他自2017年2月7日以來管理的光大安和債券型基金,A、C份額分別實現了21.24%、20.31%的回報,年化收益率均在7%以上,在337只同類型基金中分別排在第7、10位。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董偉煒的權益類基金的業績也是非常好。比如,他目前在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光大行業輪動自他2018年1月31日負責管理以來,累計實現了22.65%的回報,在587只同類型產品中排名52位,即行業排名前10%。(wind數據,截至2019年10月30日)。

作為一名歷史業績突出的基金經理,長期累積的、對股債產品的管理經驗,賦予了董偉煒強大的擇時和資產配置能力,讓他具備了較強的自上而下的選股能力。

他對市場的理解

近期,A股市場上的熱點題材頻繁出現“退燒”跡象。以中證科技指數為例,9月24日衝高4192.18點以來,截至目前跌幅約為9%。

行情低迷的時候,恐慌的人群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遇到眼前這位長期業績突出的基金經理。資管君少不了與他聊聊二級市場那些事。

對於目前的市況,董偉煒稱,總體四季度可能是一個區間震盪的格局(這是一個基於指數的判斷)。

落地到操作層面,董偉煒稱,四季度策略上會偏向均衡。“科技、消費題材,今年以來的收益率比較高,在年底存量資金博弈時期可能會有調整。如果期間(A股)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將有利於明年的行情。”

董偉煒表示,從長期戰略層面來看,他依舊看好科技。他說道:“5G帶動的科技景氣度上行,疊加了國產化率提升,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自中國的需求佔比接近50%。但是,國內的自給率只有約20%,這就是說(我們)一半的元器件需要從海外進口。未來隨著自給率的提升,國內半導體行業的實力會得到系統性的提升。”

對於短期的調整走勢,董偉煒的態度並不悲觀。他戰略上看好科技的大方向依然不變,並表示:四季度科技板塊可能因為存量資金在博弈而發生一定幅度的調整,但這或許會為接下來的買入提供機會。

他表示,一些科技公司的業績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從持倉一年以上的週期來看,科技成長出現正收益的概率仍舊很大。


新基金不錯的建倉機會

董偉煒擬任光大景氣先鋒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交談中他還談到了這隻新基金。他稱,符合基金選股思路的標的通常是那些主營業務前景廣闊、行業地位突出、盈利能力強且持續、經營管理穩健,具有較低市盈率和較好流動的公司

另據介紹,光大景氣先鋒將採取“增強GARP 策略”來進行基金管理,核心思想是在傳統GARP 策略基礎上,疊加成長曲線和市值空間這兩個重要的概念指導投資。

他說,未來股市投資也要輕總量,重結構。他將通過增強 GARP 策略去挖掘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基本面持續向上的行業和個股,重點看好以下幾個方面:

1)創新成長。如 5g 應用、創新藥、半導體、雲計算等。

2)傳統成長。新能源汽車、光伏等。

3)傳統消費龍頭。具有品牌、渠道和產品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

4)順應資本市場發展和金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頭部金融公司,包括銀行、保險和券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