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苹果产销形势分析

拓宽渠道促销售 错峰上市增效益 ——甘肃苹果产销形势分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小小的苹果,牵动着千万果农的心。

今年是全国苹果的丰收年,甘肃省657万亩苹果,挂果面积468万亩,预计产量将达到650万吨,较去年增产197万吨。

全国苹果大丰收,遇上行业周期调整,甘肃省的苹果如何实现产销两旺?近日,甘肃省商务厅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召开全省苹果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为我省苹果产业销售把脉。

省商务厅厅长张应华表示,今年我省苹果集中上市期,省商务厅和苹果产地市州商务部门积极采取行动,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和产销对接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苹果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动员企业加大冷库收储力度,增强错峰销售能力,扩大苹果销售规模。

好苹果不愁卖

“好苹果不愁卖!”天水汇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雷说,甘肃是全国优质苹果主产区,生产的花牛苹果和富士苹果品质都很好,很受市场欢迎。今年合作社收购花牛苹果560多万斤,前期收购价格为每斤2.5元到2.8元,中后期为每斤1.5元左右。目前已经销售花牛苹果130多万斤,剩余苹果将储存入库,主要用于春节期间错峰上市销售。

11月5日下午,天水汇农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甘肃忙鲜供应链有限公司共同与大润发签订了200吨的意向采购协议。

“我们两家总共收购1500万斤的花牛苹果,花牛苹果的销售价格已经开始走高,我们果子销售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滞销情况。”甘肃忙鲜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剑说。

天水是甘肃省花牛苹果的主产区。据天水市商务局副局长蔚浩然介绍,目前,天水田间地头采收期已结束,部分尾果进入果汁加工厂,截至10月底,天水市花牛苹果共销售、储藏224万吨,占总产量的90%。

甘肃省苹果产业产销协会会长田积林认为,和去年虚高的苹果价格相比,今年市场价格应该是回落到了一个正常的水平,这也是我省重新调整苹果市场的一个机遇,今后,我省苹果还需要在果品品质上下功夫。

目前,我省苹果通过多种渠道储存及销售后,整体销售情况逐步进入良性通道,果品除销售之外已基本入库。

冷链物流为苹果销售助力

静宁县是有名的“苹果之乡”,苹果产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水果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田积林说,静宁的苹果发展到今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全县大大小小的冷库都建在了田间地头,足够储存静宁县秋季销售后剩余的苹果。

2018年省列重大项目之一的静宁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产业园占地206亩,项目第一期主要建设的综合冷库、分选车间、农村电商仓储、配送仓库以及配套设施,都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冷库对苹果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田积林说,秋季收获期,苹果价格不高,可以储藏进冷库,等到年关甚至来年5月,市场上苹果数量减少时,再将苹果投放市场,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也可以保证苹果价格。

静宁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产业园还引进了法国迈夫公司生产的苹果光电分选系统,不仅可以从色度、大小、冠状进行区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糖分、硬度、酸度等进行品质分选,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就有不同的筛选标准,使静宁苹果销售渠道更宽更广。

“物流园能够有效解决静宁苹果商品化处理率低的问题,实现苹果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进一步提升苹果保鲜贮存品质、持续增强果品周年供应能力,进而促进全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田积林说。

据甘肃省商务厅研判预测,春节期间市场苹果消费量最大,占到全年销售量的10%左右,同时,随着市场优质水果逐渐被消费,供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我省优质果品价格将会逐步走高。

加大销售对接促增收

礼县把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礼县已在155个贫困村建设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开办网店2951家(含微店),进驻微平台40多个,发展微商3500人,礼县苹果全国代理约3万多人。

目前,礼县苹果除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外,还通过外贸及间接贸易销往泰国、印度、东南亚及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部门和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相关市州不断加大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力度,组织企业赴长三角、珠三角、国际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等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产销对接,协调省内苹果进入大润发等大型综合超市,举办2019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甘肃行)、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活动,支持企业抱团应对市场风险,积极构建以苹果等为重点的大宗农产品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11月1日,天水市接到一个苹果销售“大单”:物美集团与天水花牛集团正式签约,天水花牛苹果全面进驻物美线下超市及线上多点平台进行销售。

据介绍,签约后,物美集团将建立天水花牛苹果直采渠道,花牛苹果将借助物美每年10亿人次的巨大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帮助果农实现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