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風”、“受溼”就會得風溼病嗎?

風溼病是一種能讓患者感受到很痛苦,醫學上將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並定義為【風溼病】。

那為什麼叫【風溼病】呢?有些人說是因為此病的病因和受風、受溼有關係,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告訴大家,這並非如此。風溼病雖然叫風溼,但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認為風溼病與風和溼並沒有關係。

“受風”、“受溼”就會得風溼病嗎?

風溼病實際上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原因較為多樣化,如:勞累、肥胖、關節組織感染、飲食結構不健康、遺傳等等。如果說風溼和風寒受溼 有關係,那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因紐特人,他們住在雪堆的房子裡,在冰冷的水中撈魚,豈不各個都是風溼病了。

不過很多人陰雨天會感覺關節疼,可這並不一定是風溼病。可能是一些退化性改變的病人,如:骨關節炎、骨刺等。至於陰雨天關節痛加重,在生理學上沒有依據,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陰雨天的不適感影響到了患者的情緒,使他們誤認為關節疼痛是潮溼引起的。

“受風”、“受溼”就會得風溼病嗎?

另外,在中醫學裡,中醫認為人體受風、溼、寒入侵確實會得病。但這種病不適風溼病,而是統稱“痺症”,這和現代醫學西醫所講的風溼病是不同的,痺症可表現為關節疼痛、肌肉紅腫、也可以是乏力沒精神。這種中醫所講的疾病可以被治癒。可遺憾的是,風溼病目前並沒有根治的方法。

最後提醒大家,風溼病和風、溼沒有一點關係。但經常受風、受溼,對健康很不好,同樣也會引來其他一些影響身體的疾病。

“受風”、“受溼”就會得風溼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