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陰虛——一個被很多大夫冷落的證候,何解?

醫界多重視脾陽虛和胃陰虛,而常常忽視脾陰虛的辨證論治,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其實是因為脾虛而生內燥,如何辨證?

內燥,又稱“津傷化燥”,是指體內津液不足,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於濡潤而出現一系列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脾為溼土,喜燥惡溼,故脾虛多生溼,但若脾的陰液虧損,也可致燥熱內生,出現口乾、腹脹、消瘦、便秘等脾陰虛證候。

脾陰虛——一個被很多大夫冷落的證候,何解?

醫界多重視脾陽虛和胃陰虛,而常常忽視脾陰虛的辨證論治。如清代醫家吳澄在《不居集》 中所說:“古人理脾健胃,多偏胃中之陰,而不及脾中之陰,然虛損之人多為陰火所 傷,津液不足,筋脈皮骨皆無所養,而精神日漸羸弱,百病叢生也。”

我們在從事脾胃病治療中發現脾虛內燥證並不少見。脾與胃以膜相連,互為表裡,嗜食辛熱炙煿或過用溫燥之藥,均可導致胃熱,胃中有熱或胃陰虧損多累及於脾陰,如明代王倫《明醫雜著》說:“胃火愈旺,脾陰愈傷。”李東垣《脾胃論》說:“燥熱太甚,脾陰乾涸。” 勞倦憂思,五志化火,亦可使脾陰暗耗。五臟陰虧,尤其是腎陰虧耗,均可累及脾 陰,如《不居集》所說:“相火者……熾而無制,則為龍雷,而涸澤燎原……上入脾,則脾陰受傷。”

脾為消化系的中心,為胃行其津液,開竅於口,主涎,主肌肉,與食管、胃、小 腸、大腸等器官聯繫密切,若脾的津液不足,可導致這些器官失於滋潤,而產生一系列的病證。

脾主涎,涎為脾陰所化,脾陰不足,則涎生化無源而分泌減少,口失其潤澤而口乾舌燥;若脾陰枯耗,不能上澤於食道,則納食不暢,日久發生噎膈重症;脾陰不足,又常並見胃陰虧虛,胃腑失潤,通降不利,則食少、食後腹脹;脾陰不足, 不能下潤大腸,出現“脾約”之證,表現為腸燥便秘;脾之津液不足,不能濡養肌肉筋脈,常見消瘦、四肢疲乏無力。 脾虛生燥的治療,宜甘潤養陰,選擇溫而不燥、涼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藥物。

脾陰虛——一個被很多大夫冷落的證候,何解?

常用藥物有山藥、茯苓、太子參、扁豆、蓮子肉、黃精、薏苡仁、玉竹、葛根、天 粉、北沙參等。脾陰虛多兼見脾氣虛,故補脾陰應與補脾氣兼顧,如《慎齋遺書》 言:“用四君子湯加山藥引入脾經,單補脾陰,再隨所兼之證而用之。”

何曉暉教授多以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虛內燥證,每獲佳效。“脾約”之證, 用仲景麻子仁丸瀉胃中之陽而扶脾中之陰,潤燥而通便。

脾虛生燥病案

孫某,女,46歲,農民。

主訴:脘痞、口乾、便結1年。

病史: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近一年未效。刻下胃脘 脹悶不適,不思飲食,食後脹甚;口乾,咽喉乾燥,吞嚥食物艱澀不暢;面色淡白而 口唇色紅乾裂;大便乾結,一週一行。舌質偏紅,苔少無津,脈細略弦。

治療經過:證屬脾胃陰虛,燥邪內生,用參苓白朮散合沙參麥冬湯治療。

脾陰虛——一個被很多大夫冷落的證候,何解?

藥用:太子參,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扁豆,北沙參 ,麥冬,生地黃,白芍,山楂,枳殼,蒲公英,萊菔子。

1日1劑。服藥1周後,自覺腹脹明顯減輕,納食增加,口乾咽燥見輕,吞嚥已無障礙,大便3日1次,解之不暢。仍以上方加制首烏、石見穿、刺蝟皮等繼續治療約3個月,上述症狀基本消失,精神好轉,食慾旺盛。將上藥製成丸藥口服,半年後 複查胃鏡及病理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諮詢,請私信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