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行为或触犯刑法 B站封号是“羊毛党”的终点吗?

淘宝、B站相继就“B站up主号召粉丝恶意下单致果农网店倒闭”发声,涉事up主被封号,“薅羊毛”话题再次被网友热议。

“羊毛党”一夜轻松“薅”垮一家店铺背后,是已经形成的规模化黑产,这部分“羊毛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也是当下平台和有关部门规范整治的重点。

根据两高近期发布的司法解释显示,部分“薅羊毛”行为或触犯刑法。

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解释》”),明确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网络支付、网络预约、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造成的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用户信息泄露的,可被纳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入罪标准,网络服务提供者或承担刑事责任。

而对于“薅羊毛”相关问题的法律规范和界定,根据两高《解释》,只要有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的行为,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即触犯刑法。

检查日报此前在《“薅羊毛”,当心别触犯法律》一文中也表示,目前“司法机关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惩处职业‘羊毛党’,对准顶端产业链‘开发脚本程序’利用技术犯罪的行为开火。”

斩断“薅羊毛”异化产业链的进程仍在继续,那么此次B站up主聚集粉丝恶意下单做法是否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对财经网表示,“目前这种行为(薅羊毛)在互联网领域有各种各样的变种,有些方式是利用漏洞,有些是内外部勾结、还有通过技术手段入侵。两高《解释》很明确,如果行为本身是利用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程序,就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事实上目前很多行为并不构成这种刑事犯罪。”

以今日B站up主事件为例,董毅智分析表示,目前很多“羊毛党”并没有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因此这类“薅羊毛”往往都是一些擦边球行为,B站up主号召粉丝下单产生的交易目前属于效力待定。平台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风控能力,不断修改、完善规则,与相关黑产的博弈也仍会继续。“这个领域实际上是比较新的,也反映出相关法律规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此外,根据IT之家报道,也有相关律师表示“一个法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首先双方就这个买卖关系来说,意思表示必须要真实,卖家自己失误填错了数字,本身并不是他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该买卖行为是无效的,甚至是不成立的,也就不存在买家来薅羊毛的事情,即使下了单,也是无效的。买方利用漏洞去买,得到商家的赔付,在法律上来说可以作为不当得利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