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文化:事業單位面試的貓膩

任何制度和流程都會存在鑽空子的機會。很多人都擔心事業單位面試中有沒有貓膩,其實這種擔心可以理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是會有人千方百計鑽制度空子,只不過隨著制度的嚴格精細化,很多面試中的貓膩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今天我們試著分析一下事業單位面試中的貓膩

第一種貓膩,提前透露自己的外在形象

這是很多人在面試當中採取的一種辦法,提前把自己的照片發給面試考官,或者提前透露面試當天所穿的衣服。這種辦法最大的難處就是鎖定面試考官。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多地方都有面試考官數據庫,面試前一天隨機抽取人員,面試當天抽籤決定面試考官的考場。通過這樣的制度設計,面試考生的成本和代價大幅度增加,很大程度上杜絕了這種情況的發生。為了進一步遏制這種事情的發生,大多數地方都採取異地選擇的方式,面試考官和考生根本不可能提前認識。

第二種貓膩,提前找有經驗的面試考官輔導

這也是很多人願意採用的一種辦法,這個辦法的主要特點是,尋找過去參加過面試的主考官,對面試的流程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模式化輔導。已經參加過面試的面試考官,很可能再次被抽調過去,如果正好找對了人,在面試成績當中一定程度上會體現出來。這條道路基本上也變得越來越難,各地面試的考官並不穩定,有的時候從這一個地方抽調,有的時候從另外的地方抽調,基本上很難存在作弊的嫌疑。

所以說,事業單位的面試是非常公平的,只要認真準備,充分發揮,有真才實學的人,一定能夠脫穎而出。反而是那些一廂情願認為有貓膩的人,心態靜不下來,影響到正常發揮,可能被別人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