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这个时代,人的记忆就像金鱼一般,有些事还没讲完便被遗忘,有些人还未谢幕,就已经离场。”

这是鲁豫在她的全新纪录式访谈节目《豫见后来》的先导片中说的一段话。

这档节目聚焦的,大多是平凡人。同时他们在大众面前,又显得不那么平凡。

最大的共同点,大概就是他们都曾活在微博和朋友圈疯狂刷屏的热搜背后。

比如,在大火中壮烈牺牲的消防员刘杰的父母;

比如,凭借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走红的辞职教师顾少强。

还有那些被大时代推到风口浪尖的人。

比如,最近一期的采访对象,正是那个长期以来,被公众视为私生饭鼻祖的杨丽娟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杨丽娟(左)

在受访者当中,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最为久远,彼时微博和朋友圈还没诞生。

时隔12年,身为素人的她,却仍能让人清晰地想起那起震惊全国的疯狂追星事件。

正如节目真正让咖爷好奇的,不是询问过去,而是追溯后来。

关于杨丽娟,当她从风暴中心逐渐消失,我们对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思考是否还在?

01

1994年的某天,在甘肃省兰州市有一名少女,声称自己梦见了刘德华。

随后她辍学并开始把与刘德华见面,当做是自己此生唯一的心愿。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为了满足女孩的心愿,做父亲的又是卖房又是卖肾,到处筹款来资助女儿追星。

可面对女儿迟迟不能“圆梦”的困境,2007年,老父亲在留下一封谴责刘德华的遗书后,选择了跳海自杀……

至此,刘德华和这位追星未果又痛失亲人的女孩,几乎同时成为了众矢之的。

至于故事的主人公,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她就是杨丽娟。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网络图)

时至今日,杨丽娟在公众的印象里,依然摆脱不了“脑残粉”、“病态狂”的标签。

但在《豫见后来》里,杨丽娟似乎变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脾气变没了”。

年过四十的杨丽娟,现在在一家超市做导购员,在整个访谈的过程中,她显得比过去平静了许多。

当鲁豫问她如果人生重来,会不会再那样去做的时候,杨丽娟肯定地答复道:“我不会那样去做。

在她看来,这十几年自己过得很幸运,“当人没有走到最后一步的时候,都还没有失败。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转眼间,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追星事件,已经过去有12年之久。

而杨丽娟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平时很少上网,非常珍惜现在这种平静踏实的日子。

甚至对于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词“私生饭”,她也根本不知道具体的含义。

如今的杨丽娟,仍然怀着对父亲深深的歉意生活。

她孑然一身,在镜头前坦白自己看淡了很多事情,包括爱情。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当然,我们无法精准地概括粉丝对待偶像的感情,也许它和爱情有共同之处,但又绝不仅仅是爱慕之情。

正如节目里说的:

“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两者如何相处,边界到底在哪里,如何不被狂热的情绪所驱使,如何把握一个正常的度,理智追星,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这在任何年代,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话题。”

同时令人恍惚的是,似乎在历经这12年的轮回之后,关于艺人与私生饭之间的问题,好像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02

偶像行业的火爆,同时也催生了粉丝经济。

但遗憾的是,就目前看来,部分人群离理智追星的标准,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前两天,UNINE组合的队长李汶翰才在微博上发出“哀叹”:“能不能别帮我值机了,我机票都刷不出来……”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上个月肖战工作室也曾发出声明,指出因受个别人员影响,导致肖战登机受阻、航班延误一事,并呼吁大家不要接送机。

然而这次误机事件,距离上一次肖战被拿着手机怼脸拍的粉丝堵在酒店门口,导致他最终只能仓皇躲入电梯的“逃跑”事件,才刚刚过去两个月。

包括之前在肖战拍摄新剧《余生,请多指教》期间,也有一些情绪激动的粉丝,经常会对他进行围追堵截。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类似于敲他的房门,给他递纸条的骚扰事件,也是频频发生。

不仅如此,更有网友爆料说在今年夏天,肖战曾被私生饭直接取消值机,致使他被迫滞留在了机场。

不光是这两位,其他当红人气小生们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前段时间,王一博

的电话号码被人恶意泄露,致使一天有几百个陌生电话,不断打入王一博的手机。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饱受私生饭困扰的李现,也曾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不但手机号微信号被泄露,出家门的时候被跟踪,非公开的拍摄信息也被泄露和贩卖。

更别提跟车、跟飞、堵酒店门口、住酒店房间隔壁等等举动,甚至不给看脸还会被辱骂。

再往前说,早前还有鹿晗被黄牛跟车的事件,导致他曾发博怒斥跟踪的私生饭。

TFBOYS的三小只也一样未能幸免,他们的官微就曾揭露过私生们的可怕行径:“蹲守宿舍,偷偷录音,潜入酒店,安装追踪器,还有午夜的电话骚扰……”

然而,不止流量小鲜肉们要承受这种“疯狂之爱”,哪怕是老牌歌手杨坤,也一样难逃私生饭的魔爪。

两年前,杨坤就曾被一名私生饭折磨得忍无可忍,以至于在微博大吐苦水称,一个女粉丝长期坐在他家门口蹲守,还屡次带人来撬门,甚至搬到杨坤的楼上住,半夜往门缝里塞照片……

但无论是劝告还是报警,都依然无法阻止这名私生饭的示爱。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男明星们尚且如此,女明星的处境则似乎更加堪忧。

神仙姐姐刘亦菲,之前在进行一场《夜孔雀》的路演时,就曾当众遭遇过一名私生饭的扑倒式袭击。

最近正处在舆论中心的热依扎,也曾在微博上吐槽被人跟拍回家,矛头直指专门把艺人私生活贩卖给大众的无良狗仔们。

还有几年前的韩雪,也曾在出席活动时,遭遇疯狂粉丝的熊抱,而且这名男子在被人拖走时,还不断高呼“给我签个名儿吧”……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谁能想到,躲得过狗仔队的明星们,却最终栽在了自己私生饭的手里。

03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的电视剧《粉红女郎》里,就曾出现过一幕关于私生饭的剧情。

来日本考察的哈妹,遇上了一位名叫满子的日藉华人女孩,恰好两位追星族粉的都是同一位明星——金原崇。

然而私欲满满的满子,却偏执到亲手绑架了自己的偶像。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最终多亏哈妹及时喊醒了满子:

“我喜欢金原崇,喜欢的是他的歌、他的演技。因为他是你的偶像,你就把他绑架到自己家里来,强迫他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根本就没有把他当人看,你说这是陪伴这是拥有,可我却认为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伤害!”

然而现实中,活跃在各大饭圈里的私生饭们,又何尝不是像剧中的满子一样,在以爱之名行不义之事呢?

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控制欲,不惜侵犯自己偶像的隐私,甚至擅自更改他们的航班信息、对他们实行各种线上线下的骚扰,务求让自己的喜欢,得到最大限度的回应。

这难道不也算是一种“爱的霸凌”吗?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王俊凯在机场被抱住扑倒

在眼下这个粉丝经济异常繁盛的时代,有人说偶像几乎已经沦为了一个专门对粉丝“提供有关亲密关系想象素材的数据库”。

偶像的本身似乎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他们更像是一个快销时代的符号,又或者是一种承载亲密关系的载体。

诞生于养成系爱豆时代的偶像们,他们存在的价值具体有多大,似乎取决于粉丝对他们的喜爱到底有多深。

因此,一批粉丝自诩掌握了爱豆们的生杀大权,便幻想可以对其为所欲为,甚至直接把偶像和自己,看成了一种商品与消费者的从属关系。

即抱着一种我为你花了钱、刷了分、打了榜,你的功劳簿里自然有我一份,所以你就得听从于我,按我的意思来的扭曲心理。

私生饭的产生,或许有一部分的原因,正是由近年来的畸形产业链所致。

过去的演艺圈,观众和歌迷们更习惯说某某作品、角色好,很少波及到戏外、歌曲以外的演员、歌手本身,即便是偶像,也基本是建立在作品之上的。

结果现在倒成了是先以各种营销途径猛“粉”上某个人,然后粉丝再反过来替他操心、谋划演艺事业。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诛仙》里的孟美岐

如今的演艺圈,似乎越来越模糊了演员、歌手与偶像明星之间的界限。

大众也从以前出于对文艺作品的喜爱,到改为现在直接对偶像人设的膜拜。

这种娱乐风向的转变,也许正是导致现阶段私生饭横行的众多原因之一。

04

不过,随着行业发展应运而生的饭圈文化,纵然有其不合理的因素在,倒也不至于一棒子打死。

毕竟还是有不少人仍然是在“圈地自萌”地理智追星,何况粉丝们也常常强调说“私生不是粉”。

而导致那些极端的私生饭们,屡屡做出不合常理行为的原因,也许更多的还是源于他们本身。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刘亦菲被私生饭扑倒

那些如痴如狂的私生饭们,通常缺少对个体价值的判断力,在很多时候都分不清边界。

他们也不会明白,自己心中那个光芒万丈的明星,很大概率只不过是源自于自己的一种思维投射罢了。

他们缺少对客观事物明辨的能力,也不具备独立、多元的思维,所以常常会偏执地喜欢某个艺人,仿佛喜欢他就代表了自己的某种独特性,进而对其产生一种病态的依赖心理。

而这种对偶像过分慕拜的心理,往往又是源自于自己少年时期,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过度追求。

因此,在这种“粉”的过程中,私生饭们能感受到某种快感甚至是归属感。

至此,偶像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承担自己情感寄托的载体。

所以,很多粉丝看上去是在疯狂地追逐偶像,其实他们追逐更多的只是自己心里的一种意象。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然而,一旦陷入到这种情境里的私生饭们,早已不甘于只是一味单方面地唱独角戏。

当那种狭隘的占有欲,已经盖过了自身理智的时候,疯狂的行为就发生了。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候,追星族们都不应失去自己本身的意志,也不该妄想通过对偶像的某种私有化,来完成对自己人格残缺的缝合。

李现就曾表达过自己“追星”的体验:

“首先我不是一个极端球迷,就是我喜欢詹姆斯,不代表我不喜欢库里,我喜欢C罗,不代表我不喜欢梅西,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他们,所以我其实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爱好的人,但我并不去Diss其他的偶像。”

若能拥有包容的心态和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也许就可以做到离偶像的作品近一点,离他们的生活远一点。

“如果人生重来,我不会追刘德华。”

肖战

大概正确的追星姿势,应该是以偶像为榜样,来不断激发能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的力量,而非强制性地把偶像和自己绑定在一起。

毕竟,停留在占有阶段的爱很初级。

对于追星族来说,他们对偶像的那种“偏爱”,到底应该有怎样的界限?

正如袁泉在《后会无期》里面的一句台词: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