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感慨。听着听着,学生时期不懂老师的心,现在好像全理解了。

深圳教育找到曾为师生、多年后又同校同站三尺讲台的老中青三代老师,看看他们这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他们有的来自民办学校,有的来自公办高中,有的来自职业学校,有的来自特殊教育学校。

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

但他们都有着两个共同的身份: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

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他是“别人家孩子”,

也是在教“别人家孩子”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深圳中学——师徒二人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黄昕晨

  • 2003年-2009年就读于深圳中学
  • 2009年保送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 现为深圳中学化学教师

“中学的时候我就想过了未来的职业,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排除后,我就决定了在科研和教育之间进行选择。在慎重考虑之后,教育成为了我的最终选择。”

夏日的午间,在深圳中学的“钥匙妹”旁,黄昕晨和他的老师饶晓星如约而来。一开始见面,他们就互相调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这位从深中学子的身份转换为深中教师的大男孩,到深圳中学任教刚好满一年。

2003年-2009年,黄昕晨在深中度过了他的中学时代。2009年,黄昕晨获得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保送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年,黄昕晨研究生毕业,进入深圳的某一教育机构工作,在恩师饶晓星老师的机缘巧合帮助下,2018年8月,他重回深圳中学,成为深圳中学的化学竞赛主教练。

“黄昕晨是我来深中带的第一届学生。他学习非常认真、勤奋,成绩也很优秀,数理化尤为突出,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教了黄昕晨初中三年数学的饶晓星老师很是骄傲。

“饶老师很有责任心。当时,除了日常的竞赛训练,他还很用心地找难度更高的题目给我们做,也会把好的书复印下来给我们进行专项训练。”谈起走竞赛的道路,黄昕晨表示饶晓星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如今,作为深圳中学高一化学竞赛的主教练,黄昕晨也延续了饶老师身上珍贵的品质,尽心尽责地完成教学工作。

“像黄昕晨这样优秀的深中毕业生,回到母校任教,这也是对深圳中学‘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理念的一种回应。”对于曾经的学生变成现在同事,饶晓星老师感慨,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加入到中学教师的队伍行列,他们的知识储备是超过了自己,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学生到老师,黄昕晨也很快地适应了身份的转换,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岗位上。“就像饶老师说的,老师应该具备爱心和责任感。因此,跟当学生不一样的是,作为老师,我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

从中考失利到高层次人才,

他们在中职开启了励志人生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深圳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师徒三人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陈子强

  • 2007级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 现为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教师
  • 2018年被评为“宝安区高层次人才”

从小在深圳长大的陈子强,本以为自己会沿着父母设定的轨迹,考上重点高中,进入重点大学。然而,中考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中考失利让陈子强无缘进入重点高中,那个夏天,是被烦闷充斥着的,父母的误解、周遭的冷眼,让陈子强心灰意冷。痛定思痛后,父母和陈子强开始重新规划未来之路,“与其进入普通高中,不如去学一门技术,有一技傍身,将来不愁找不到工作。”

经过一番考量,2007年秋,陈子强来到了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就读。带着满腔失意,陈子强当时的想法是,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不被老师和同学注意,平平淡淡地过完三年。

入学后,卓良福老师带着新生了解专业岗位。先进的机床、精密的仪器、实操训练让初入数控专业的陈子强新奇不已。而后,卓良福老师又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从中专生到“国务院领军人才”的故事。“中职生原来也可以这么精彩!”在卓良福老师这种不断进取的人生哲学的鼓励下,陈子强也开启了自己的励志模式。

从此,陈子强以卓良福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奋进。从市赛、省赛到国赛,陈子强一路过关斩将。2010年,他夺得全国数控专业技能竞赛中职组三等奖,成为同学眼中的明星、父母心中的骄傲。

2010年,陈子强从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进入工厂,成为一名一线操作工,积累数控实战经验。一年后,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建设新校区,急需踏实肯干的人才。卓良福老师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又责任心强的陈子强。

于是,毕业一年后的陈子强,带着感恩,又回到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学历不高,他从一名仓库管理员干起,逐渐升为车间管理、实习指导老师。期间,他听从卓良福老师的建议,一边跟随老教师,学习教学和培训经验,一边看书深造,提升学历。在持续培训和不断学习下,陈子强成为一名集授课教师、班主任和大赛教练角色于一身的综合人才。

在平时的教学中,陈子强也会向当年卓良福老师一样,不断鼓励自己的学生努力创造自己的精彩。2018年,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赛一等奖第三名。现在,他是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数控专业的负责人,也是宝安区职业高层次人才。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周荣辉

  • 2011级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 现为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教师
  • 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

2011年,带着“坏孩子”的标签,周荣辉进入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入学后不久,周荣辉就因为打架差点被学校开除。当时,他跑到卓良福老师的办公室,做了不再调皮捣蛋的保证,请求卓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卓良福老师给了他留校查看,以观后效的处分。

周荣辉很珍惜这次机会,尤其是加入竞赛集训队后,受到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感染,他开始了努力改变自己。经过三个月的刻苦训练,周荣辉开始崭露头角,老师和同学逐渐对他改观。

2013年,周荣辉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模具比赛,一举夺得全国第四名。第二年,他代表学校参加数控比赛,又夺得全国冠军。从此,他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具有高水准竞赛技能的人才。

每个中职生都有点亮人生的机会,而周荣辉把自己的机会定位在参加技能竞赛。曾经,周荣辉也以为进入职校后,自己的出路非常窄,但是卓良福老师告诉他,技能可以点亮人生。从卓良福老师身上,周荣辉不仅学到了真本领,更学会了做人做事的方法。从此,周荣辉的心里埋下了教书育人的种子。

从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周荣辉直升进入深职院。卓良福老师告诉周荣辉,光有大专文凭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实战经验,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于是,大学毕业后,周荣辉进入企业实习,跟随一线老师傅学习,积累实战经验。

半年后,周荣辉接到了卓良福老师的电话。一句“宝安职校需要你”,让周荣辉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而今,周荣辉是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现在,遇到叛逆的学生,周荣辉也像卓良福老师当年对待自己一样,采取鼓励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用技能点亮人生。

“我希望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听障生”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师徒二人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罗千红

  •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2002届毕业生
  • 2002年考上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绘画专业
  • 现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

1994年9月,因为家里父亲工作调整,罗千红从广州转学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那时,元平建校也仅仅是2年时间。从某种角度来看,罗千红也是和元平共同成长的。

在元平就读的9年间,罗千红受到许多元平人的影响与感染,而其中,要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担任她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曹艳。

“在我的印象中,罗千红是一位用许许多多美好的词汇来形容都不够的学生。”善良、关爱他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曹艳心目中对罗千红的印象。除此之外,罗千红身上的敏感特质也让曹艳印象深刻。

有一次,曹艳带着学生前往敬老院,见到一位聋人婆婆,学生兴奋地打着手语和她交谈,可是老婆婆却瞪着浑浊的双眼,毫无反应。回到教室后,罗千红坐着发呆,曹艳走到她的身边,她突然抱着曹老师哇哇大哭,含混不清地说:“罗千红活到五十岁、一百岁也听不到声音,不会说话,像老婆婆一样,活着有什么用呢?我不要活!不要活!”

听到这席话的曹艳很心痛,安慰罗千红说:“现在你有这么好的学校,可以学知识、学文化,等你长大了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为社会作贡献。”罗千红抬起头打着手语问:“真的吗?”曹艳用力地点点头。

2002年,罗千红从元平完成高中学业,凭借美术特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绘画专业。2006年大学毕业,罗千红二话不说回到元平任教,她说:“我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我希望能够像曹老师一样,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听障学生。”

因为心中有爱,教师这份职业让她收获更多。从六岁开始爱上画画的罗千红,如今已经是元平的优秀美术教师,常常带领学生征战省市内外各项美术比赛,屡屡获奖。另一方面,她同为听障人士的这层身份,也为她的从教添了不少优势。许多听障学生都愿意与罗千红倾诉烦恼,视她为知心姐姐。

罗千红说,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给学生上课、和学生聊天,“我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耐心、有爱心的好老师。”在罗千红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批又一批的元平学子也努力学习职业技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比于大明星,

我更喜欢和学生打交道”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深圳万科梅沙书院——师徒四人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陈潇

  • 2008届深圳中学毕业生
  • 本硕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和伦敦政经学院
  • 现为万科梅沙书院教师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在电影投资圈与明星打交道的陈潇,有一天会去做了一名普通教师。但对她来说,这一切是多么熟悉。如今的她,和当年的老师、如今的梅沙书院王赫院长,还有其他几位当年的同学,成为了同事。

陈潇是深圳中学2008届毕业生。高中三年,陈潇一直是“别人家孩子”,在文科班成绩名列前茅。由于她聪敏好学又善于沟通,以致有时候同学开玩笑说,你很适合当老师。不过陈潇说:“那时的我就想着将来做一些新鲜的事,没想过会做一名教师。”

谈到自己的老师,陈潇说有两位让她印象深刻。一位是高一时的语文老师王木森,一位是高三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赫。“王老师的语文课太有风格了,我们都很喜欢。当时给我们倒背《赤壁赋》,是真的倒背,我们都被惊呆了。赫赫的课也很有意思,她会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其他班的人会在教室外面偷听,他们很羡慕我们。”

高中毕业后,陈潇到了英国读书,先后在杜伦大学和伦敦政经学院取得了本硕学位。后来,她“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电影投资的行业。这是一份非常惹人羡慕的工作,工资待遇高,还能经常和大明星“谈笑风生”,工作也很顺利。不过久而久之,陈潇觉得“总缺少一些使命感”,她希望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潇从高中时代的老师、现在的万科梅沙书院负责人王赫这里得知,梅沙书院正在创办,急需一批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来当教师。电话那头的王赫其实更紧张:“陈潇太优秀了,那会我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问问她,不确定她愿不愿意来,没想到一拍即合。”

2015年,陈潇正式加入这所新学校的大家庭,在这里当过生涯规划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社会科学组科组长,现在做升学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她在深圳中学时的几个同学、师弟、师妹,包括升学咨询办公室升学指导严健铭老师、教育科技办公室主任陈俊昇老师、学生健康发展中心心理辅导教师唐芯雅老师等,也都在这里一起共事,为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从师生变成同事,王赫对此觉得很自然。“我们一直都是平等对话,所以大家相处起来都很融洽。反而这些学生,很多时候的表现会让我们觉得:哇,好厉害。我想,这就是教育,生根、发芽和成长的力量。”

新疆库尔勒来的“阿孜姐姐”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深圳松岗中学——师徒二人

人物档案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阿孜古丽·尔曼

  • 2009年-2013年就读于松岗中学内高班
  • 201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现为松岗中学历史教师

她,6年前是深圳市松岗中学内高班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了母校松岗中学,担任内高班历史教师、混合班班主任。她,就是被学生亲切称为“阿孜姐姐”“阿老师”的维吾尔族姑娘阿孜古丽·尔曼。

2013年的夏天,维吾尔族姑娘阿孜古丽·尔曼坐在深圳市松岗中学教职工宿舍的书桌旁埋头苦写,由于临近高考,阿孜越来越焦虑,学习状态欠佳。担任阿孜班主任的邓克老师看在眼里,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将自己的宿舍让出,让阿孜可以好好休息,邓老师自己则和夫人在一旁待着。

邓老师一家对阿孜如女儿一般的关爱让她备受感动,在给邓老师的感谢信中,她还提到,希望将来,在松岗中学也拥有一间和邓老师一样的宿舍。6年过去,阿孜的愿望成真,而她的宿舍恰好就在曾经的恩师——邓克老师的楼上。

从深圳学生转变成为深圳教师,阿孜古丽·尔曼表示,当老师的心愿,在她在松岗中学学习时就定下了。“我在内高班时,看到这里的老师对待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关心我们,学习上指导我们,老师们知识渊博,更是我的偶像,所以我立志要当一名老师。”阿孜古丽·尔曼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全部填报的是师范类的大学,最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在她的心中,老师是她追梦上的“摆渡人”,特别是当时新疆部主任邓克老师,在那个“导师制”还没有流行的年代,邓老师早已扮演着导师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与关怀,孩子们也都喜欢称他为“邓爸爸”。

临大学毕业之际,阿孜古丽·尔曼终于迎来了在松岗中学实习的宝贵机会。2017年大学毕业,阿孜在实习期间的优秀与勤奋给许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学校看中阿孜古丽·尔曼,就是因为她学习刻苦、懂得感恩、乐观向上这些优点。”

从师生转变到同事,但阿孜的内心一直没变,她笑称自己刚回学校遇到老师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说“老师好”,老师们回应:“阿孜,现在我们是同事了,不用再叫老师了。”但阿孜在私底下依旧以学生的姿态与以前的老师交流学习,在她看来,老师们以前教她如何读书,现在教她如何教书,松岗中学的老师永远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

过去,他们是深圳学生;现在,他们是深圳教师

教师节刚刚过去

想对老师们说

我们对您的感恩和祝福

每一天都在

无论这天是不是教师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