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院士專家把脈深港合作區

10位院士專家把脈深港合作區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鋪開,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和深化,社會各界對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也頗為關注。時值第三個“深圳人才日”,以“開放合作、創新發展、先行示範”為主題的2019深圳院士專家合作區發展高峰會暨大學校長論壇在深圳福田舉行。來自粵港澳的10位院士專家(部分為高校校長)共聚一堂,聚焦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體制機制創新,為推動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激發粵港澳地區協同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探討創新融合、

人才培養等熱點話題

活動旨在全面加強粵港澳地區深入交流合作,打造灣區人才頂級交流平臺,通過共議灣區創新發展,激發協同創新發展的潛力,突破創新要素集聚和流動的制約瓶頸,充分依託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協會構築人才強磁場和新高地。

活動包括“院士專家圓桌諮詢會議”“高峰會暨大學校長論壇”兩部分。其中,上午舉行的圓桌會議上,院士專家們圍繞如何在科技研發領域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處理好科技研發和科研資金管理的關係;如何將科研項目引進向科研機構引進轉變,將“輸血”變為“造血”等議題展開交流;並就各知名高校與福田區開展大科學計劃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對成立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顧問委員會等具體問題予以探討。

下午舉行的高峰會暨校長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深港澳創新融合發展、加強大灣區離岸科研機構和海外人才管理,打造福田金融科技高地,利用香港高校資源合作培養科技人才等熱點話題展開熱烈探討。

深港合作區應打破政策隔閡,

打通科研要素流通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合作區,深港創新合作區也是唯一擁有兩大口岸三條通道,兩岸高度便利互聯互通的合作區,受到各位院士專家的關注。校長論壇上,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滕錦光教授認為,香港和深圳因為政治體制不同,合作起來有一定困難。但如果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合作,就能打破兩邊的政策隔閡。從科研合作角度來說,滕錦光認為首先要打通科研要素的流通,“因為我們是屬於大灣區,屬於三個關稅區,有的東西拿一個樣品過來都很困難,人員流動也比較困難”。如果想要打造一小時生活圈,首先要實現科研要素流動。

同時,深圳和香港有不同的優勢,香港的基礎研究力量到目前為止至少比深圳大,像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基礎研究機構將來的研究力量會非常強大,“但目前為止,香港與國際接軌高水平的教授還是要遠遠多於深圳。”他透露,下一步香港理工大學會在大灣區辦一個分校,希望通過人才、資金、資源的流動,通過基礎研究跟應用研究的結合,達到合作共贏。

用稅收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利用河套建立共享合作平臺

體制機制的創新,在深圳大學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李清泉看來是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的前提。“建立高等教育特區可以構建對等的教育政策環境,有利於粵港澳高校合作長效機制的建立。”目前,深圳在跟香港高校的合作中存在一些政策的不對等,制約了合作規模的擴大,導致一年只能聯合培養幾個博士生。李清泉建議,通過構建對等的教育政策環境,像研究生的招生計劃、教育經費的使用、教師工資的稅收等方面實行相對一致的政策,能夠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提供機制的突破和保障。

在談到如何將三地的差異性轉化為合作的優勢時,李清泉表示,現在談到合作的時候,更多的是強調兩地政策的壁壘、障礙以及合作的困難,如果能夠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有可能把這些差異轉變為互補性,轉化為合作的機會和機遇。李清泉舉例稱,香港的個人所得稅大概15%、16%,而深圳如果引進一個特聘教授假設年薪100萬,大約要交35萬的稅,如果採用香港的稅收政策,高端人才就可能有很大的稅收豁免,“大灣區高端人才一律採用香港的稅收政策,有可能利於從國際上吸引一流的人才”。

面對福田區高等教育尚處空白,同時又是高度建成區的情況,福田在人才培養和產學研一體化方面面臨一些困難。對此,現場專家又在合作辦學方面給出了建議。李清泉透露,深圳大學正在跟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準備建一個聯合的設計院,服務福田區創意產業,“因為福田土地資源有限,建設大規模的高校可能性不大,我的建議是小而精,結合福田的產業發展需要,比如說設計、創意,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而建立特色的學院。”同時,李清泉認為應當充分利用河套包括保稅區,建立一些公共的共享合作平臺,對兩地的學生、老師交流都更方便。

本版採寫:

福田通記者 張馨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