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記事

四平新聞網訊(記者徐亮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將水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迅速行動、強力整改、狠抓落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系統治理,規劃先行。我市堅持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相統一、水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兩手抓,兼顧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流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制定實施《落實水汙染綜合整治聯合行動實施方案》《貫徹落實中辦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等12份文件,科學謀劃遼河治理思路,統籌做好城市內源、工業點源、農村面源、飲用水源、修復生態、打擊違法六篇治水文章,構建系統化、長效化環境治理體系。

項目支撐,三源同治。我市以項目為支撐,全力推進水汙染治理工作。2018年以來,謀劃實施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三大類61個項目,預計投資48億元,目前已完工24個,完工率達到39.3%。我市積極推進城區“內源”汙染治理,完成四平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雙遼市等城市汙水處理廠升級擴建。南、北河截流乾管總長度約36公里,已完成任務量的88%。推進工業“點源”汙染治理。實施9個工業開發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累計建設汙水收集管網120.5公里。推進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禁養區內119戶養殖企業全部搬遷關閉,建成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710個,改廁1.3萬戶。

西湖溼地項目是我市重點民生工程項目,也是集溼地生態功能、防洪功能、城市景觀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治理工程,我市將圍繞此項民生工程,重點打造溼地淨化功能區、生態保育區、遊覽休閒區、管理服務區等。市南、北河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管理處負責人說,項目建成後將有效利用促進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城市再生水,充分發揮溼地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改善區域小氣候和小環境等生態功能,改善城市水生態與人居環境,打造出新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質和影響力。

源頭治理,修復生態。我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市區自備水源小區,已完成供水管網改造25個。拆除105家礦區生產設備,礦山復綠189.1公頃,解決了存在近50年的礦山無序開採亂象。拆除二龍山、下三臺、山門水庫水源地保護區違建53處,搬遷居民12戶,修復拆除違建後**地面達4.7萬平方米。我市進一步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全面落實河長制,設立河長843人,2018年以來,各級河長累計巡河27餘萬次,處理非法採砂案件73起,清理河道垃圾21.9萬立方米。

今年上半年,東遼河、招蘇臺河、條子河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指數同比下降68.17%,改善幅度位居全國第一。今年1-9月,重點流域東遼河四雙大橋斷面、招蘇臺河六家子斷面、條子河林家斷面水質均為四類,條子河林家斷面水質同比提升2個類別;招蘇臺河六家子斷面水質同比提升1個類別,全部達到國家考核要求;二龍山水庫、下三臺水庫、山門水庫3個飲用水水源水質穩定達到三類,水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接下來,我市相關部門將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紮實深入抓好整改落實,堅持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做好統籌協調,堅持補短板、還舊賬、增後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實現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