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冬季來臨,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又到了很多人難熬的季節了,尤其是不少女性朋友得提前準備暖手寶、厚襪子、毛手套了……,為什麼呢?因為在天冷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手腳會很冷,只有把這些輔助裝備都上齊了,才能讓手腳變得暖和一些。不過,即使如此還有不少人的手腳還是冷的,尤其是在外面的時候,平常人搓搓手,走走路就能解決的問題,到了他們身上根本沒有效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手腳冰涼是疾病發生的前兆嗎?

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天冷手腳冰涼一般屬於正常現象

其實,手腳冰涼不一定是生病了,有時候這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保護措施,尤其是在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出現手腳冰涼這都是正常的。因為,當週圍環境改變,溫度下降的時候,人類的機體會自然而然的作出應對反應,為了保證身體的重要臟器,人體會自動進行調節,比如關閉皮膚上的毛細血管,保證血液向心髒、肺部等器官的流動,避免它們受寒冷的侵襲而發病,所以說,天冷手腳涼一般來講是一種正常現象。

不過,雖說冬天手腳冰涼大部分是正常現象,但凡事皆有例外,比如說如果保暖措施很好的情況下,手腳依然冰涼,或者說天氣不冷的情況下,手腳發涼,甚至出現手指、腳趾發白的情況,那就有可能真的出現問題了,應該及時診斷治療。

手腳冰涼出現問題,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寒冷、情緒引發的問題

很多青年女性在遇到寒冷刺激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引發的手指、腳趾出現極度蒼白或呈現藍色,甚至紫色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跟神經、內分泌以及遺傳相關,因為可能還伴有其他一系列的表現,被人稱為雷諾氏病。這種疾病,每年到了秋冬季節,在寒冷、情緒波動等因素的誘導下,部分女性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多發生於20-40歲的女性身上,剛開始只是出現輕度、短時間的發作,隨著病情的延續,其持續時間和嚴重性都會有所增加。

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2、末梢循環不良

當人體心臟功能較弱的時候,會出現血液無法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的現象,尤其是手指或者腳尖部分變白髮涼,這種“末梢循環不良”的病人要隨時提防血壓驟降帶來的風險。 

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3、血管或肌肉問題

多發在中年人身上的大動脈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也會造成人體下肢皮膚髮涼、發紫,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疼痛加重等現象。

4、心理因素

很多年輕人在精神壓力大、過度憂慮的時候,也會出現手腳發涼的情況,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調整心理狀態,防止出現其他心理問題。

手腳冰涼該如何應對?學會這些招數,冬天不再“冷冰冰”!

首先注意保暖

美麗“凍”人,可以說是很多年輕女性手腳冰涼的直接原因。從健康角度考慮,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腿部、腳部的保暖,因為下肢保暖做不好的話會影響到全身健康。另外,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防止涼氣、溼氣進入,防止患風溼類疾病。

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適當運動

運動是溫暖身體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它不僅能夠讓全身肌肉活動,防止全身僵硬導致畏寒,同時,還能夠調節人體溫度。每天保證適當的運動能夠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讓人體不容易發冷,同時,能維持人一整天的活力。

飲食多注意

我們都知道,進食之後手腳的溫度會增加,因此,日常飲食當中應該及時補充富含熱量的食物,以增加機體的產熱量。當然,也要適當補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擴張末梢血管的食物,比如芝麻、洋蔥、辣椒等食物。同時,適當多吃能夠擴張末梢血管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睡前用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能夠帶動全身的氣血更好的運行,不僅腳部變得熱乎,還會使全身都感到溫暖。尤其是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的人,睡覺前端一盆熱水泡腳,同時,採用腹式呼吸法,促使血液循環加快,改變手腳冰涼的狀況。

秋冬容易手腳冰涼,是病嗎?不用慌,五招讓你冬天不再“冷冰冰”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避免手腳冰涼,說到底是要從生活習慣上多加註意。每天按時按質進食三餐,保證人體一天的營養需求、滿足身體熱量的供應;及時補充水分,促進血液循環,尤其是血量少的人群,更要注意。另外,對於一些愛美的女士,一定要注意穿著保暖,同時儘量避免穿過緊的束身內衣,防止因為過度束縛妨礙人體的血液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