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明朝稱之為南直隸,清朝稱之為江南省,康熙改為江蘇省,江蘇在古代是否舉足輕重?

用戶6093132260070


當然舉足輕重了,文化、政治領域跟現在差不多吧。

南直隸在清朝叫江南省,由江南布政使司管轄,經濟繁榮,賦稅居全國之冠,佔到全國三分之一,是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同時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數以上官員皆出自江南貢院;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如果一半官員出自一省,那這就威脅到皇帝的統治安全,因為容易產生聯合,對抗皇帝,同時,一省賦稅佔了全國三分之一,那這一省的話語權就最重了,一旦話語權重,就能跟皇帝分庭抗禮了。

最簡單而言,江南和江西由兩江總督管轄,兩江總督是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的人,到了曾國藩做兩江總督的時代,曾國藩就依靠湘軍對抗慈禧。

由於一省的權勢太重,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清廷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


中國通史視頻


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黃河流域孕育了華夏民族,從夏朝定都河南開始,中原和北方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常常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我認為江蘇在古代的政治地位並不是舉足輕重的。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

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早在100萬年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 ,35至60多萬年前就有猿人在江蘇地域生活,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發現最早的南京的人類生活遺蹟。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現江蘇地區就誕生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秦統一中國後,隨著鐵器農具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今江蘇地區的生產力也再逐步提高,但開發水平低於北方。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建業(282年改建鄴,今江蘇省會南京)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三國至南北朝時期,江蘇呈總體發展的歷史走向。

隋唐時期經濟重心南移,江蘇經濟地位提升。

北宋靖康之亂後,北方人民南遷以本階段人數最多,短短十餘年,“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

明初定都應天府(今南京),今江蘇範圍內先後稱為南京、京師,明成祖遷都北京後,複稱南京,大致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市,因相對於北直隸稱南直隸,南京是明朝陪都。

清初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 兩江總督署駐南京,江蘇巡撫衙門駐蘇州。這是江蘇建省之始,取江寧、蘇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蘇”。太平天國曾在咸豐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1864)間建都南京,稱天京,並曾在境內短暫地設置過天京省、天浦省和蘇福省。

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大體來講,主要仍是在中國北方。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


我國自古至今均舉足輕重的省份不多,江蘇省便是其中之一。

我國古代以宋朝為界,之前可稱之為北中國時代,經濟文化中心均在北方;之後可稱之為南中國時代,經濟文化中心均在南方。

1、江蘇省地跨南北,北部在北中國時代舉足輕重,而南部則在南中國時代舉足輕重。

以華夏九州而論,江蘇北部屬於徐州,南部屬於揚州;以春秋戰國而論,其北部屬於齊魯,南部屬於吳楚,後來北部也被楚國佔領。

蘇北的徐州是中原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彭城劉氏故里。

秦漢之際,劉邦是徐州人,項羽是宿遷人,韓信是淮陰人,楚漢之爭如果按今天的行政區劃就是蘇北人的“內鬥”。

所以,漢朝的形成,江蘇的蘇北人至關重要,而漢朝則是漢民族最強大的時期,從而形成了漢人、漢字、漢服、漢語······

2、經過三次華夏衣冠南渡,華夏文明的經濟文化中心轉移到了江南

狹義上的江南就是蘇南浙北的長三角,並特指蘇州,吳語的代表便是蘇州話。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宋朝以後的江南成為天下文人雅士的故鄉。《浮生六記》開篇即這樣寫到:

餘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

明清之時的江南可謂是天下最繁華,人文最盛之地。據統計,清朝近三百年中共產生了114位狀元,而江蘇便佔據了49名,天下無出其右。

3、江蘇位於中原、江淮、齊魯、江南文化交匯處

正是由於這一點,江蘇既佔據了華夏文明發源地的北方,也是江南水鄉的主要所在。

江蘇還擁有全國最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市、無錫市、宜興市、徐州市、蘇州市、常熟市、南通市、淮安市、揚州市、鎮江市、泰州市、高郵市、常州市,共13個。


心向青山


是舉足輕重的。明朝洪武除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江蘇省作為朱元璋的大本營江南中書省被改為直隸省,也就是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直轄市。後來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將都城遷到北京,將直隸省改為南直隸,南京留了一套朝廷的所有的班子,在明朝地位是非常高的。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時期以完成經濟重心的南移,江蘇省作為地處南北的交通要道,是京杭大運河和長江流域的十字路口。而在清朝地時候,江蘇省的政治地位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江浙地區作為政府的財稅重地,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所以說,無論是在明朝還是在清朝,江蘇省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乃至是戰略地位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舉足輕重的。




落魄文史君


江蘇在朱明朝為南直棣不錯,清朝把南直棣改為江南省。到清朝中期,把江南省分為兩個省——江蘇省和安徽省,而不是把江南省改為江蘇省。


安平144796971


江蘇地處長江,淮河下游,東臨黃海,北街山東,西臨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相連,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清朝時,江寧府和蘇州府兩大絲綢產地都在此,故雍正皇帝賜名為江蘇,省會城市為南京。

江蘇境內,土地肥沃,江河胡泊眾多,五大淡水湖獨佔2個,綿延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環保著這塊大地,這些都保證了江蘇境內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而且早期的海外貿易,瓷器,絲綢,茶葉的交易,江蘇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又是財政收入的一大來源,是歷任政府的納稅大省。

而且江蘇地處江南鍾靈毓秀之地,人傑地靈,出了很多的才子文豪,四大名著的作者,除了三國演義的之外,其他三部的作者都是江蘇人。

因此,江蘇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唐朝後期,中原文明南遷以後,江蘇得到了長遠的發展,江蘇自此以後,在全國的省份中一直都是納稅產糧大省。



陽春三月的牽牛花


別說過去的,就現在它也是中華的脊樑,現今社會是怎樣是發展向前社會,最好不要沉浸在五朝六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