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算得上三国第一谋士吗?

侯佳仪


其实三国谋士排名很大程度上都没有一个定性,有人说郭嘉,有人说贾诩,有人说诸葛亮等等,彼此之间他们也没有怎么样交过手,因此战略战术上其实很难分的清。

然而无论是诸葛亮或者是郭嘉等人在有一点上远远比不上贾诩,那就是贾诩明哲保身的能力,贾诩为了自保往往会不顾一切,而他的奇策总能帮助其主公化险为夷,然而他的毒计往往也会祸乱天下,这也是他最被人诟病的一点

贾诩毒计乱长安

公元192年,王允利用反间计杀死了董卓,西凉军刹那间就进入土崩瓦解之势,而王允则趁机掌握了朝中大权。

然而王允在掌握大权后便不再像其诛杀董卓之时的那般睿智,对于董卓帐下西凉家采取的是一种不管不顾,不杀不赦的态度,以致于董卓的西凉军人心惶惶。

董卓帐下大将李傕郭汜二人在这时候慌了神,他们欲图逃回西凉,然而这时候贾诩为了自保找到了他们,向他们诉说回西凉必死无疑,而返回长安则尚有一线生机。

李郭二人则如醍醐灌顶一般,不久董卓原先的西凉旧部规模以达十余万,他们在李傕郭汜二人的指挥下率军杀向长安,而董卓死后的长安又一次陷入了恐惧之中,李郭二人在长安倒行逆施,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和贾诩是不无关系的。

贾诩奇策败曹操

李郭二人终究只会是三国之中的沧海一粟,如同他们的老上司董卓一样,没有远略终究不能在乱世站稳脚跟,而贾诩本人也看出此二人不值得辅佐,因而不久他就脱身离开了长安,在张绣帐下任事。

公元197年,曹操亲征张绣,其时张绣帐下不过万余人,又怎么能够抵挡曹操呢?最终张绣投降曹操,然而曹操因为其毛病导致张绣不久后降而复判,不单单如此他还杀死了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等。

公元198年,曹操再一次亲征张绣,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瓤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

曹操撤退后张绣想要追击,贾诩阻拦他,然而张绣不听贾诩之言,以致于大败,大败之后,张绣再一次出奇策,即迅速追击曹操,定能斩获良多。这回张绣的脑子很清楚,命令全军压上,果然曹操被张绣打的大败。

然而贾诩也看出张绣也是和李傕郭汜二人一般,在乱世之中是没什么宏远规划的,而之所以能够打败曹操只是侥幸而已,而且张绣对于曹操而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久贾诩就劝谏张绣加入曹操麾下,必可保平安,而曹操也的确展现了非一般的大度。

贾诩反间乱西凉

曹操自赤壁之战后其后方一直处于一个不安定状态,其中西凉马超韩遂二人便是其心腹大患,然而马超韩遂二人远在西凉,其帐下西凉军又极为骁勇,故曹操一直对他们处于安抚状态。

然而曹操的动作使得他们变本加厉,不久后马超韩遂二人兵发长安,而曹操则为了彻底消灭祸患便率军亲征。

西凉铁骑极为骁勇,“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是对西凉军最好的描述,故而就算是身经百战的曹操也被马韩二人杀的割须弃袍。

而就在此时,贾诩又出了一条毒计,正面赢刚不行就来阴的,即利用西凉联军内部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首脑离间马超韩遂二人,那么西凉联军必会不攻自破。

曹操这回则依据贾诩所言对计划进行实行,果然马超骁勇却对贾诩的阴谋诡计防不胜防,而贾诩又在此马韩二人已经破裂的关系上火上浇油,最终号称天下无敌的西凉铁骑则从内部被攻破。

三国谋士各有所长,而贾诩之所长就在于心计,他能够看破三国任何一个君主的心理,故而这是贾诩成功的地方,也是他能够始终活的这么自在的原因,然而他的毒计终究使得长安人民遭受灾难,不得不说是他的过失。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0111709825225589"} --}

小闵学历史


贾诩绝对算得上三国时代第一谋士,这里说的是历史上的贾诩,不是小说里的啊,小说里肯定是诸葛亮第一。

实际历史上诸葛亮并不以谋略见长,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以处理政事见长。

而贾诩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小说里都是一个纯正的战略规划师,是谋士中的极品。

三国时代能和贾诩有一拼的唯有郭嘉,司马懿都要稍逊二人一筹。

贾诩当年以三寸之舌挑动李傕郭汜祸乱天下,可以说三国乱世的形成贾诩多多少少都要负点责任。

后来又帮助张绣杀得曹操大败,宛城一战曹操儿子侄子以及爱将典韦全都战死。这是曹操军事生涯中最耻辱的一战。

贾诩的谋略在于他太洞悉人性,善于利用人性弱点进行谋划,所以三国时期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贾诩都有份参与其中,而且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贾诩归降曹操后力主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帮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胜利。

之后赤壁之战劝阻曹操先不要攻打东吴,应该先安抚治理好荆州士民。

结果曹操不听,坚持打了赤壁之战,结果曹操大败,已占领的荆州还被孙刘瓜分。

之后马超、韩遂凉州联军攻略关中,曹操都被马超打败,唯独贾诩看破了马超与韩遂的人性,建议曹操采用离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的关系,结果马超韩遂果然自相残杀最终被曹操击溃。

后来贾诩最重要的就是在辅佐曹丕成为继承人的问题上出了一把力,曹操在继承人问题上征询了贾诩意见,贾诩只说了一句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而已,这一句话就坚定了曹操决心不废长立幼,确立曹丕为继承人。

这件事说明了贾诩的睿智,以贾诩对人性洞悉之准,他早已看出曹操内心更偏向于曹丕,只是太爱曹植的才华,所以贾诩顺水推舟坚定了曹操确立曹丕接位的决心。

这样贾诩就卖了曹丕一个好,同时政治队伍又站对了,所以曹丕登基之后马上便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

贾诩一生用计非常毒辣,他十分洞悉人性,擅长利用人性弱点制定谋略规划,而且贾诩一生非常善于隐忍,归顺曹魏之后,贾诩为了避免曹操对自己的疑心和猜忌,主动谢门避客,不结交任何朝臣,曹操需要的时候就为曹操出谋划策,不需要的时候贾诩则就是闭门读书。所以说贾诩是知进退,明得失,洞悉人性,兼且洞察局势,能趁势而为,所以贾诩享年七十七岁,得享高寿,三国时期第一谋士贾诩当之无愧。


小岛知风


论计谋,一言搅动天下大乱,算无遗算,或许真的可以排第一。但作为谋士,比计谋更重要的是对主人的忠心,这方面,贾诩就值得商榷了,他是个利己主义者,关键时刻,恐怕会把老板卖了,职业道德有点问题。


先说计谋,论正史,贾诩的谋略恐怕真的可以横扫整个三国。贾诩最初在西凉军中,效力于董卓女婿牛辅。董卓被王允所杀,王允清算西凉军,李傕郭汜等人准备逃亡,是贾诩劝他们说王允会赶尽杀绝,与其逃走不如奋力一搏,于是李傕郭汜杀回长安,赶走吕布,屠戮大臣,以致满城血雨腥风。而贾诩则退居幕后,处处不居功,收揽人心,攒了个不错的名声。之后看出李傕等人将败,投靠段煨,有看出段煨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判断出只要自己离开,妻儿家人不会被段煨所害,于是改投张绣。对人性的剖析不可谓不深入。

之后更是神乎其神,先是在张绣与刘表夹击曹操,曹操撤退时算准追击必败,之后又劝张绣再追必胜,都一一应验。之后官渡之战前袁绍招揽张绣,贾诩又提出袁绍必败,劝他归顺曹操。而曹操也果然不计前嫌(张绣曾在宛城降而复叛,杀曹操长子曹昂、侄子安民、爱将典韦)厚待张绣,结成儿女亲家,封侯加官。那之后,贾诩成为曹操谋士。


在曹操身边,贾诩一样算无遗算,先是在官渡之战曹操兵粮已尽准备退兵时力劝不可,认定袁绍必败,给曹操打了一剂强心针,之后在赤壁之战前劝阻曹操不要南下,应该先巩固荆州。两次都证明了贾诩是对的。马超韩遂率十万余大军攻打曹操,贾诩建议离间分化马韩, 曹操照做,一举成功。最终还在曹丕与曹植夺嫡时帮助曹丕上位,押对了宝。曹丕即位后又劝他不要对吴蜀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徒劳无功。最后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封寿乡侯,子孙荣荫,荣耀无双。

从贾诩的一生来看,真的是非常成功。从他的谋略来看,可谓从无错算。《三国演义》夸大了诸葛亮、庞统的计谋,荀彧、荀攸等人又是偏重内政多过军事,郭嘉也没有小说中那种遗计定辽东,更兼英年早逝。从谋略上来说能胜贾诩的真的不多。但是,这样的人是否可以算第一谋士呢?恐怕不是。因为作为谋士,比谋略更重要的是忠诚。

当然,乱世之中,变换阵营很正常,但是把主人往火坑推并害了无数生灵,以及把主人当自己的投名状,就不太合适了。


贾诩第一次出著名的计谋,让原本放弃抵抗准备退回西凉的李傕郭汜等人杀回长安。这件事让贾诩名声大噪,但得利者除了他自己似乎没有别人。本来李傕郭汜逃回西凉,天下有望太平,但他们杀回来了,李傕郭汜自己最后也是死于非命,惨淡收场。他们如果回到西凉,或许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但西凉毕竟大本营,回去后保命不成问题。就是贾诩一句话,让他们发疯似的拼杀。这样的谋士能否算是个好谋士?更不要提为此无辜丧生的长安及天下百姓。


另一次就是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之前在宛城已经投降过一次,然后反叛了,还杀了曹操的长子、侄子和爱将。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还因此离开了曹操。这是能轻易化解的仇恨吗?的确,曹操当时为了专心对付袁绍,确实一度善待了张绣。但他是怎么死的?三国志记载张绣病死于征乌桓途中。而魏略记载的却是曹丕训斥张绣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曹昂,最后张绣在惊恐中自杀。曹丕当时还是少年,曹昂死时更是个小孩子。他为什么替曹昂出头?显然背后是曹操的授意,曹操对张绣起了杀心,又怕背过河拆桥的骂名才让儿子去办。(魏略作者为曹魏官员,比三国志更为可信)。试想,如归投奔袁绍,虽然会失败,但不至于死啊。所以,显然是贾诩把张绣当做了自己的投名状,从此,正式成为曹操的谋士,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好老板。

当贾诩成为太尉的消息传到东吴,孙权嘲笑曹魏居然让这种人做了三公,恐怕就是针对贾诩的职业道德问题。孙权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他身边有与贾诩相反的谋士,那就是鲁肃。赤壁之战前,群臣都想投降曹操 唯独鲁肃指出,众人皆可投降,唯独孙权不行。因为群臣投降后还可继续升官,位列三公九卿,而孙权作为主君,投降后再无希望。这才是真正为主人考略的谋士,而贾诩,更多是利己主义。这样的谋士,能力没问题,职业道德真的值得商榷了。


伊耆角木


贾诩算不得三国第一谋士。

贾诩在三国谋士中算个另类,其才能、谋略绝对是上上之选,有“良、平之奇”。在董卓死后,余党李催、郭汜等人想要散伙,各奔东西逃命,正是贾诩“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以收兵,以攻长安”正是贾诩一言,让本来在西凉军中层军官的李催、郭汜等人不仅避免了朝廷追杀,反而反客为主,执掌朝廷大权,只是可惜了长安百姓生灵涂炭;在张绣处,为张绣出谋划策,屡次击败曹操,特别是张绣降而复叛,杀死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即使如此大仇,贾诩把握当时形势,在曹操与袁绍即将决战之时,劝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张绣免于曹操报复,更得到曹操重用。而贾诩也摇身一变,成为曹操重要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特别是暗助曹丕成为世子。最后,贾诩以七十六岁高龄去世,谥号肃侯。



贾诩一生随李催、从张绣、降曹操,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可以称的上是智计无双,但是看贾诩不管是对李催、郭汜,还是张绣都没有战略层面为其提出战略规划,虽然在贾诩的建议下,李催、郭汜成功反攻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执掌东汉朝廷大权,但是李催、郭汜缺乏对全局的谋划,很快两人在争权夺利中互相灭亡。在辅佐张绣时,凭借准确的判断力,让张绣反败为胜,但改变不了张绣投降曹操的事实,虽然张绣在投降之初,为曹操所看重,曹操还让自己儿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但张绣却仍然因为杀死曹昂,被曹丕逼死。



与贾诩相比,诸葛亮一出山就为刘备献上”隆中对”,为乱世中东奔四走的刘备集团指明要占领益州、荆州夺取中原,划出天下鼎足而立格局;鲁肃见孙权的时候,也献上了鲁肃版的”隆中对”,劝孙权“鼎足江东”“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帝王以图天下”。与之相比,贾诩的格局似乎小了一些,虽然看事极其透彻,极其准确,但少了一些胸怀天下的格局,虽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与根本无关。


一壶清茗品春秋


三国谋杀当属诸葛亮,周瑜,周瑜还是文武双全,庞统姜维也不差。这个贾诩要差些了。


孤竹文史纵横


在三园演义中,贾诩算不上第一,但前三还是完全没问题的,特别是曹操征伐马超中,向曹操献了一个离间计,用涂抹了的书信送往马超营中,轻松离间了马超与韩遂关系,使其反目,真是绝了。


715457390177张建军


当然是贾诩。坏老板好老板都跟过,有识君之明。计出老板必用,用之必胜,何人能胜?伴君如伴虎,却得高官封侯,安享晚年得善终,郭嘉、苟彧、周瑜诸葛亮可比?


牛142908956


谋士不排名次,因为在聪明的人都会失误。如果要排名只能论,聪明才智。

三国中有很多英雄,有些聪明绝顶,有些英气逼人,有些侠肝义胆,贾诩也算是其中一个。


老掉牙大叔


在评价谋士论功行赏时曹操说过:“忠心正直,密谋谋划,安抚宁静内外大势的,是荀彧,仅次于他的是荀攸。”在曹操集团内部都算不上是第一,又哪来的三国天下第一?《贾诩传》所说,“天下谈论有智谋的能人都首归贾诩”中的“天下”,仅仅是局限于魏国而已,它包括不了东吴和蜀汉国。就整个三国来说,他比周瑜、诸葛亮等人差得远了,何况这两人除了谋略超群,人家还有治军统兵的才能呐!


流浪Feng


应该算不上第一,但至少顶尖。话说三国谋士谁能谁敢认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